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德育教育探究

点赞:11129 浏览:452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课程整合的脚步,同时也为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视角.传统的德育方式存在很多不足.由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新视角阐述了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德育教育.

关 键 词:信息技术;德育;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5-0184-02

1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德育教育形式问题

苏活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道德是对道德的追求,学校生活中的道德必须成为道德实践,这是把教学与教育统一起来的条件之一.约翰•,杜威不相信德育是可以和其它课分离教授的,他认为不应该把德育作为一个课程,成为无休止的说教,而应该使之与所有课程结合起来.而我国中小学当前的德育教育方式就是采用单独设立德育课程来进行的,即思想政治课.依上述两个学者的观点看,我国现行的德育教育方式,有失德育本身特点及合理性.

1.2德育教育方法问题

现在中小学德育最常采用的方法还是课堂讲授法,简单的说教,基本上是黑板板书,即使运用多媒体课件,也只是呈现德育内容的方式变得新颖了,实质内容并没有改变.将抽象的道德内容当作对象知识来教授、灌输,借助背诵、考试等其它方法进行强制性的学习,生硬地将大量的德育知识塞进学生的脑袋里.中学时期正值学生的青春期,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这种硬性方式势必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师方式采取不当,德育教育的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德育教育的优势

2.1改变知识的呈现形式,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结构相对来说较为零散,并且以文字、文本的形式居多,学习内容分散且不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以动态化、专题化的方式呈现思想品德学科的知识,以方便学生形象直观地记忆和理解,适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快地习得更丰富的知识.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重要教学步骤之一.兴趣并不是学生天生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来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而引起的.教师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作用.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德育教育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3增大教学信息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入到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3基于信息技术的德育模式构建

在中小学德育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建构信息技术与德育融合的新模式,要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体、直观地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笔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基于网络资源的讨论教学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基于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学模式.

3.1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

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德育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以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直观的表现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有关《寻求法律帮助》一课中,教师可以将《今日说法》栏目与该课主题相关的一期编制到教学内容中,上课播放给同学们看.这里既有案例过程,又有专家分析评议,还有判决结果,有声有色地展示给学生.

3.2基于网络资源的讨论教学模式和协作学习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小学基本建立了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专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学校可以专门建立一些专题网站,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资源进行德育教育.

这种方式不再是仅把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学习用作是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而是变为帮助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工具.德育教师不仅可以利用Inter上丰富的资源,同时还可按德育课程自行设计网络课件.这一教学模式主要出发点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协助学习为辅,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基于网络资源讨论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最重要的是要从“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设计”两方面设计教学内容.

(1)教学策略设计.①在中小学德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强调以阅读、谈论为主要学习方式,借助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②创设中小学德育教学情境,通过视听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③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及相关支持,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2)教学过程设计.德育教师根据中小学德育教材和教学大纲确定主体教学内容后,将德育课程信息发布于怎么写作器中,其中包括:①课程简介、要求、教学目标等相关信息,让学生上网学习前,对课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②教学计划安排,使学生大致了解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心理上的作预期准备;③制定教学结果评价指标.

学生开展自主学习:①按教学计划和安排由学生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此阶段只是学生自由地学习德育课程,没有教师的监督和帮助;②学生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自身需求确定学习的层次.

自觉性的组织网上论坛:德育课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因此,成功的德育课是要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并学会思考.通过网上讨论,更能体现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通过网上论坛可以给学生提供双向的、多重的交流,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自身的水平,而且讨论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境性、互动性(协作)和建构性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三大要素.因此,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十分必要,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和合作.当学生在共同探讨或研究某一个问题时,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网络在线交流、E-mail通信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和探讨.这样不仅拓宽了传统意义上的协作学习,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3.3基于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学模式

基于角色扮演的德育活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挖掘和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特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情感和兴趣需要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独立思考和选择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智慧,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自身品德的发展.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来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编写情境剧本,确保创设情境的条件性;②创设模拟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教师创设与生活原型相似的教学情境,作为推动学生进入情境的学习背景和教学条件;③分配角色任务,进入模拟情境.教师通过对学生性格的特点了解进行角色分配,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④角色活动开始,经历亲身体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学生在特定情境角色活动中内化角色的规范,习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顺利地进行角色扮演,切实领会角色扮演的深意;⑤教师组织讨论,概括学习成果.

基于角色扮演的活动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讨论,师生交流——教师总结的过程进行教学.创设活动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环境中,使学生的思维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然后通过学生扮演某一具体角色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既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生活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和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4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学资源

4.1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于德育教育中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最终需要通过德育教师实施到教学中,这就要求德育教师既要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又要懂得德育的教导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德育教师的信息意识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决定着信息技术课与德育教育的整合效果.然而有些德育课程的老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适应较慢,不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率的教学.这就要求学校提高德育教师的信息素养,以便顺利进行新式德育教学方式.

4.2学校应保证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

现在大部分的中小学因课程改革需要,新购置了不少硬件设备,但还是存在着如硬件设备不足、利用率低,软件资源开发和利用率不高,适合中小学德育课程使用的软件、课件偏少,有的只是片面应用,很难达到课程整合的条件.因此,要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德育教学,一定要有健全、完善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