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励志教育必要性探究

点赞:18042 浏览:818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感恩励志教育兼有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的要素,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解决当前的一些教育问题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关 键 词 感恩教育 励志教育 必要性

1感恩励志教育涵义解读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名言.而所谓的感恩,就是指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个体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①感恩是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为人处事最起码的修养.如果人们缺乏感恩之心、感恩之情、感恩之行,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甚至出现社会危机.然而,感恩作为一项道德内容,并非人人生而知之,而是需要通过感恩教育塑造个体具有感恩的品行.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②通过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方能使个体形成感恩意识,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感恩的态度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个体的行为习惯,成为个性品格的组成部分.感恩教育要教会学生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在力所能及和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做到“知恩图报”,也要教给学生“施恩不图报”的思想,而不能因为别人的冷漠而失去感恩的心.然而,感恩教育是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宗旨,培养学生具有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爱心和善意,能够给他人以帮助,给社会以回报,而并不是要求他们一味地感恩.

感恩励志教育必要性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励志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励志,《辞海》中的解释是“激励心志,集中心力干某种事业”.也就是奋发志气,振作精神,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远大目标.励志与心理学讲的激励有相同之处,也有所不同.心理学中的激励是通过各种强化刺激,激发学习动机.励志则强调的是树立目标与志向,并为之不懈努力.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全面地培养成功的品质,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通俗地讲,就是勉励学生树立志向,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的教育.③

感恩教育与励志教育是密切联系的.感恩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识恩、知恩、感恩,还要能够报恩、施恩.一个人懂得感恩,内含着要将感恩之心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感恩不是简单的感激,而是一种责任、自尊、自立,也是一种追求美好人生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学会感恩、努力报恩也是励志的一个重要途径与组成部分,因感恩于他人,感恩于世界而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奋斗,会更持久,更有利于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实现.因此,感恩教育与励志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此外,感恩教育可以弥补单纯进行励志教育容易走向功利主义的不足,励志教育可以完善单纯的感恩教育因其向他性而实效性不强的弊端.感恩励志教育作为二者的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所谓感恩励志教育,就是教育者兼顾地进行感恩教育与励志教育,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自主意识,以更好的成人、成才.感恩励志教育可以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比如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的形式,也可以成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

2实行感恩励志教育的必要性

2.1感恩教育需要加强

当前社会中,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缺乏感恩之心的现象十分普遍.目前我国家庭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重很大,家长们尤其是爷爷奶奶大多十分溺爱孩子,凡事替孩子包办,无条件地给予孩子太多的东西,并且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养成了孩子对现有的条件不知道珍惜的态度,只顾一味索取,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把他人的给予和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习以为常,也就不会去想回报的问题,怎么会具有感恩之心呢?再加上应试教育之下,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学生只会埋头读书,不懂得关心他人,不晓得尊敬父母、感恩师长;只知被爱,不思责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健康成长.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青少年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体系中,感恩教育被边缘化了.家长无原则地溺爱孩子,学校教育往往以文化课为主要导向,而对德育不够重视,学校德育又往往是“空、大、远”的说理灌输,这些都不利于感恩意识在学生情感世界中的发展.学生没有形成感恩情感,甚至存在感恩认知障碍,感恩行为的缺乏也就在所难免了.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因此,感恩教育必须得到加强.

2.2励志教育不可缺失

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享乐主义盛行,贪图安逸、不愿劳动、不愿奋斗以及厌学逃学,生活无所追求,人生没有目标,精神空虚,无所事事,缺乏责任感等等现象的出现.这些严重扭曲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发展、人的生活和发展,压迫、限制了人的旺盛精力和创造的精神与能力.④现实中,有不少学生因贪玩或丧失学习兴趣,而出现厌学、辍学,有的流浪街头,有的沉迷网络或游戏.此外,现代生产与生活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给人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青少年学生因此而产生心理问题的情况也层出不穷.现代教育,包括德育,教人学会生存、消费、享受,其中就内在地包含着教人奋斗,奋斗是享受的前提,也是享受和发展的内容和途径.⑤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祖国的未来在年轻一代,我们的教育也必须努力培养能够担当起历史使命,胸怀大志,努力奋斗,报效祖国的新一代.这些都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

2.3感恩教育与励志教育相互补充,应协同起来进行感恩励志教育

前面已经讨论过,感恩教育与励志教育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要想收到更好的效果,需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并且,现行的感恩教育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学生在学校中,感恩的情感被唤起,然而一旦离开校园,容易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学生在权衡利他还是利己时,本能地倾向于选择功利主义,而不容易树立起感恩的信念.第二,学校中培养的具有感恩意识的学生大多过于理想化,过于脆弱,一旦踏入社会,开始工作,面对残酷竞争的社会现实往往不能很好的适应.要弥补感恩教育的这些不足,需要结合进行励志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自强自立.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说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恩之情.”所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不仅可以防止励志教育过于功利化,其本身也可以成为励志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和组成部分.


教育一方面要教人成人,培养德性,另一方面要育人成才,获得成功.综上所述,将感恩教育与励志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感恩励志教育,更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

注释

① 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

② 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

③ 厉佳旭,崔国久.中学励志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12).

④⑤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