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实践与

点赞:29966 浏览:1343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现状分析,计算机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并进行课程改的实践与探讨,引入IC3模块化教学方式,采用全球标准测评平台训练学生的做法,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 键 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IC3

1.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主要内容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相对应,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知识.

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实践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从案例中进行“做中学”和“学中做”,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过程考核,计算机理论知识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模拟考试软件上机测试20%,上机操作分为Word操作30%,Excel操作20%,PowerPoint操作10%,汉字输入10%,平时成绩10%.

Word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采用学生上交作品评定成绩,其中Word作品上交电子稿和打印稿,PowerPoint作品上交电子稿.

汉字输入成绩也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模拟软件测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输入的文字为打字通过,获总成绩的10%.打字不通过,总成绩不得评为优秀和良好.

今年5月,我院组织学生参加了首届全国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大赛.通过比赛,老师和学生看到了差距,激发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决心.

参赛学生对比赛感受是:

第一,知识面广,题量大,软件类型多,所以无论在什么软件中都要使用快捷键,从而在比赛中赢得宝贵的时间;第二,软件的关联性,无论什么软件只要有相应的关联就要去熟悉它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环境,如此一来在比赛中就不容易乱分寸;第三,实战操作,加强练习,提高熟练程度.

2.思路

本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考证,但现在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没有统一认证,学生自愿报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针对上述现象,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考核(IC3)可以在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进行置换.

IC3是一套国际通用的计算机标准,是全球第一个计算机综合能力认证.主要包括三大领域,分别是计算机基础概论(ComputingFundamentals)、计算机关键操作(Keyapplications)和在线应用(Livingonline).

3.实践与探讨

3.1制订课程标准

课程总学时为56课时,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常用应用软件;模块二,计算机基本原理;模块三,网络应用与安全.

3.2考核评价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常用应用软件、计算机基本原理、网络应用与安全,每个模块满分1000分,合计3000分.采用上机考试,边学边考,考上机测试80%,汉字输入10%,平时成绩10%.

汉字输入成绩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软件测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输入的文字为打字通过,获总成绩的10%.打字不通过,总成绩不得评为优秀和良好.

S:总成绩;

Scf:计算机基础模块成绩;

Ska:常用软件模块成绩;

SlO:网络与安全模块成绩

P:平时成绩;

D:汉字输入成绩.

3.3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保证理论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本课程要求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机房上课.学生一人一台电脑供上机操作实践练习.

采用中国铁道出版社:天勤在线数字化教育平台,地址:https://certprep.省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在线练习.

4.建议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是一个课题,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融入以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全球标准认证为平台,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改革.

IC3国际认证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职业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相关专业课程结构的改革提供了思路,使之更加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需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是一个趋势,建议如下:

第一,课程结构将职业工作流程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和单元模块进行分析.

第二,将IC3的课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三,全球标准测评平台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需加强实践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