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①

点赞:5153 浏览:167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管理哲学,正确的对其运用将对我国现代企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当今企业的竞争,关键是管理的竞争、文化的竞争,积极地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管理思想并结合企业本土的管理文化将会对丰富企业文化、进一步的推进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与企业的竞争力发挥巨大作用.

关 键 词:传统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现代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192-02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积淀而成的,它不仅渗透着行政、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也贯穿于我国的管理实践.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活力逐步增强的当今,从我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优秀的思想并正确的运用,对促进我国现代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传统文化与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含义

要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我们应该先要理解一下何谓文化.对于文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在现代意义上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爱德华·泰勒提出的“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在我国“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之中,易经中记载:“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国《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是:“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②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相对于中国近、现代文化而言的,主要是指辛亥革命以前的两千多年中,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道德为核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③.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物质体现,它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凝结在企业的产品、怎么写作以及环境中的、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企业物质环境等,这里我们所指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生产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三个方面④.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为目的而制定的、具有本企业文化特色的一系列政策法则、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总和⑤.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⑥.

2和谐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物质文化管理

追求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一思想对于企业如何处理好其自身的物质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首先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佛教、儒家的“天人合一”,“天地人,万物之本.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道家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无不都告诉着我们,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都有着其本身运行的发展规律,我们必须遵照客观规律,以自然为法.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想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要认识并遵守自然的规律,而不能把企业与个人的意志强加给自然界.此外,还需要把企业的环境、各个部门、人员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企业只有谋求了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才能拥有更好的生产环境与工作环境.

我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再次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和谐.企业不只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社会环境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企业在实现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同时,还要实现与社会、合作伙伴、员工的和谐发展.孔子主张“仁”、“爱人”,企业作为一个主体也应怀有“仁爱”之心,即:有社会责任感.儒家在“义”、“利”的问题上主张“先义后利”、“以义求利”,企业在获取高额的利润及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意识到社会对企业的帮助与支持,能懂得回报社会,把国家、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实现自身、社会的协调发展.企业与社会的和谐是创造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前提与基础.

3以人为本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文化管理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当今我国的现代企业在借鉴西方管理方式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制度的建设,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制度文化的有效着力点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注重人的生命与价值,将人置于至尊至重的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与创造,只有在为了人的时候才具有意义⑦.据查,“以人为本”最早是在《管子·霸言》中提出来的,“夫霸王之所使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⑧,儒家认为“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孟子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见我国自古就对人有着高度的重视,尊重人的价值.对于当今我国的企业,只有把关心人、尊重人真正的放在首位,以员工为本,才能更好的凝结团队的力量,使员工领悟企业的精神,自觉的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更好的发挥制度的作用,进而建设更好的制度文化.

“以员工为本”是指企业要关心、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的价值与意义.首先要在生活上关爱员工,不断满足和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为员工解决实际的困难问题,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其次,要使得每位员工从事着与其能力与兴趣相符的岗位,对于人才,企业要做到任人唯贤,充分的发挥员工们的才能与特长.再次,要尊重、信任员工,对员工适当的授权,为员工创造能自由展现的平台,充分的信任他们,这对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

4诚信、创新、自强不息与我国现代企业精神文化管理

诚信是企业能否经营成功的关键.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同时也是一个企业得以存在并发展的前提,是企业能否经营成功的关键.企业需要对合作伙伴诚信,需要对员工诚信,需要对顾客诚信.一个企业的良好信誉,不仅能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营绩效,而且为企业增添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正确的人才观是企业竞争力的保障.兵家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的竞争最终将要归于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人才这一强大的利器做后盾,这个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而,企业在为人才提供发展舞台的同时,还要做到为人才怎么写作,满足人才的需求,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力,进而增进企业的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前进的动力.庄子言:“人皆知有用之用,确不知无用之用也”,对于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不仅要看到事情有用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其无用的一面,不能因循守旧,而应创新求变,力求发展.易学中的“革”,法家的“事异则治变”,佛家的“诸行无常”,都主张变革、创新的思想.世间的事情总是处在变化之中,企业只有不断的变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在变革中有着创新的思想才能始终走在行业的最尖端.一个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思维、观念的创新,那么这个企业才能持久不懈的向前发展.

5结语

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发挥着不可质疑的作用,但是由于文化是不同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在关注其优点的同时也需看到其本身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特点,正确的运用,使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J].当代经济,2007(6):46~47.

[5]吕宛青,赵书虹,罗江波.旅游企业跨文化管理[M].天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6]华益梅,陈跃.构建“以人为本”的旅游企业文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39~40.

[7]黎敏.论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4):97~98.

[8]肖峰.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2).

[9]张廷伟.国学中的管理智慧[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4).

[10]谭力文.文化建设[M].北京:与建设出版社,2001(7).

[11]曾中,李晓涛.(美)约翰·科特,(美)詹姆斯·赫斯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

[12]李宝山,于秀慧.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继承和发扬[J].软科学,2006(3):125~128.

[13]郭太祥.论传统文化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4~36.

注释

①泰勒,蔡江浓.原始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2):1.

②杨刚,陈国生,王志章.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9:2.

③郑质光,林宏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及影响[J]·现代财经,1996(5):22~25.

④杨刚,陈国生,王志章.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9:82.

⑤杨刚,陈国生,王志章.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9:84.

⑥杨刚,陈国生,王志章.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9:89.

传统文化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企业文化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⑦⑧华益梅,陈跃.构建“以人为本”的旅游企业文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