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示范建设中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改革的与

点赞:22391 浏览:973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和深入,人们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计算机知识是当代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示范建设中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考核方式、教师的继续教育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关 键 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6-0000-02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是全国所有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对基本常用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相关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的知识点众多、实践性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应用技术更新速度快.这种种因素导致了计算机课程教学缺乏理论创新性,学习与应用脱节,给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深化带来了阻力.目前本校正处于示范建设中,2012年是本校的教学质量年,本文针对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改革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无法联系实际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已经跟不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如何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如何在自己的专业中使用计算机等,无法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造成学生很大的困惑,觉得无法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学生对学习计算机丧失信心,更谈不上积极性.计算机教学演变成就事论事,仅仅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而没有重视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当然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诸多问题的强烈愿望.

高职院校示范建设中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改革的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基础应用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是在中小学普遍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多年的情况下开展的,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操作,但是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所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离高校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的目标相距甚远.大学新生入学水平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和学生基础差异.基础不好的学生每次都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上机练习,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上机练习后无所事事.另外,部分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大多局限于对网络的初步应用,例如聊天、玩网络游戏、看电影等.


(三)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无法结合

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情况,课堂授课理解和自己真正实际动手操作不能达到统一,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授的内容几乎都能听懂,但是当需要自己操作时就无所适从,或者学生认为上机实践操作就是只要能够把老师布置的作业简单完成就可以了.我们应该知道:计算机是一门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操作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操作是手段,应用才是最终的目的.

二、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改革措施

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教材、课堂构成的传统教学方法现在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色.我们认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应当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并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因此,高校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实现自我反馈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而到达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知识的重点、难点,然后教师对讨论的结果进行综合性总结.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处于示范建设中的高职院校更应该深化改革教学方法.例如:目前西方国家非常盛行的“PBL教学法”可以应用到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改革中,“PBL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特色主要表现在教会学生如何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作为激发学生思考的手段,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教学内容改革

首先,在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安排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建立起适应现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其次,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合理.我们应当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出发,科学地选择与更新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例如:我校目前正处于示范建设中,我校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计算机实践操作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示范特色、完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另外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我校结合示范建设开展了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专升本(计算机科目)培训等选修课程.第三,目前高职院校选用的计算机基础应用教材内容较陈旧、使用周期较长,我们应当在教材体系上对其改变.多引用一些能反映前沿知识和特色知识的教材,缩短教材的使用周期.

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通过一张期末试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大部分高职院校考核学生的主要办法,这样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对本课程的考核方法的改进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为了能够即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上机实验实训课中随时可以进行考核.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设计考核题目,比如利用Word软件制作就业自荐书,利用powerpoint制作演讲课件等,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解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应用领域的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新颖的考核题目可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兴趣,极大拓展学生发挥创造才能的空间,这样被动的应试将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时如果有创新,教师在期末总评的时候给予加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而且给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众所周知,计算机领域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

2.为了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我们在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上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检查学生的技能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我们可以不定期开展计算机技能比赛、计算机知识小论文比赛、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有奖问答比赛等.教师对参与者加权积分,用于作为期末考核总评的一部分.

3.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认为计算机教学完全是面向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应试教育,不能正确处理好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关系.等级考试可以高层次实现教考分离,为学生今后就业提供一定保障,但是我们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容和等级考试的内容不应该完全等同起来,学生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方向.另外,教育部门应注意每一次等级考试内容应该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更新,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等级考试紧密结合起来.

(四)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

计算机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其更新速度相当快.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自身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保证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目前,大部分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教学任务重,难以获得专门的时间和机会来进行知识更新.高职院校对教师应当加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知识更新,定期指派教师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高校领导层应当制定措施和政策鼓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自我提高,互相带动.

教师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目前我校借示范建设的东风,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来优化教学质量.作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就更要有时代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高效的主导作用,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在未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坚持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原则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示范建设中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只有与时俱进,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让学生更好地就业,教学改革才卓有成效.

;1]周军宏关于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思考,2007

[2]尹志军关于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3]刘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探索[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