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抉择

点赞:28034 浏览:1311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正视法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对促进法学教育良性发展和推动依法治国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 键 词:现状挑战抉择

法学被认为是正义的化身,作为研究权利的学问,法学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法学教育,作为培养法律人才的高等学校,采用何种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则是法律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高等教育取得丰硕成果.据相关统计,目前我国有600多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100多个法律硕士点,平均年招生在十一万人左右,在校生七十余万人;2008年招收法学硕士13192人,法律硕士8705人;2009年招收法学博士一千人左右,在校博士约有三千人,从招生规模上比2005年翻了将近一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发展速度快、规模大的法学教育大国之一.

法学教育属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是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了普及教育阶段,而法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这些问题,法学高等教育中应当包含精英教育,并且要站在一个高质量、高水平、高规格的层面来考虑人才培养问题,应该由量的积累转变为对质的追求.人才培养的模式可以是多元化的、各具特色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

二、我国法学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原有的教育模式已经暴露出许多不足,表现在专业设置方向窄,学科存在交叉等,这就使得,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对素质、意识、能力的培养.原有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因为欠缺适应性所以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原有教育模式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知识经济的要求.知识经济指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一种经济.法律是社会科学的凝结,一个法律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新社会新动向,随着一些新型学科的出现,要求在法律人才培养方面,不但要注重观察力和敏锐感的提升,而且要积累理论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育理念更新的要求.为了较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广泛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个人素质等基础要件.而作为法律人才培养除了具备上述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更加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法学教育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的同时,还要不断挖掘自身潜在的特色,让两者有机的结合,达到高层次教育的目的.

三、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抉择

(一)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法学教育是多方面综合知识的体现.要想培养出应用型法律人才,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核心,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较好的方法之一.目前一些高校,大多数教师属于知识型,非应用型.因为教师的来源多数是从高校毕业的博士中进行挑选的,实践经验少.要形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就必须要求教师要进行司法实践,可以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请进来”就是可以优先考虑既有博士学位、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担任教师,还可以从实习单位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找一些专家作.“走出去”就是要求教师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同时可以律师、仲裁员、人民陪审员等职务,来保持学术的敏感度.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抉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法学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的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大多数法学院不具备法律诊所的教育条件.结合自身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法条为轴心、案例为素材,运用学、练、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授课,所举案例要与法条密切结合具有针对性.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完相关知识后,通过练习、课堂提问的环节,加强理解与记忆,老师要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这样能够使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

(三)渗入道德养成教育

道德养成教育是通过多方位多渠道来进行教育和引导的一种方法,它把道德规范中体现出来的道德感情和信念,上升为一种行动习惯.在一个人的幼儿时期,就要进行道德教育,让这些道德感情和信念成为他的思想与品性.大学教育更要重视道德教育,让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更要严格要求.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学专业中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部分,涉及到法官、律师和当事人等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些,需要为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场所,来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这种体验式的职业道德培养方法,是通过有组织的参加实际案例中道德取舍问题的评论,同优秀专业人士交谈以及提供咨询怎么写作等活动来逐步实现的.对于法律人才的培养,光靠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该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定期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机关等部门去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真实的处于法律职业人员的地位与当事人、律师、实习单位的人员等进行交流,这将有利于法律职业道德意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