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点赞:13179 浏览:569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相当部分的中学生个性偏执、意志力和毅力弱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对于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多重功效,要切实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层次,中学的体育教学当从教学主体、教学环境、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不断加以改革和完善.

关 键 词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TalkingaboutPhysicalEducationandMental


HealthofMiddleSchoolStudents

TANGuangyong

(GuangdongShaoguanTianjiabingMiddleSchool,Shaoguan,Guangdong512005)

AbstractThesurveyfoundthatmentalhealthproblemsofthecurrenthighschoolstudentsisworrying,mainlyasaconsiderablepartofthestudents'personalityparanoid,weakwillpowerandperseverance,mentalcapacityofpoor.Ontheotherhand,theformationofscientificandrationalsportsteachinghighschoolstudentsofhealthpsychologybutalsohaultipleeffects.Toeffectivelyimprovethementalhealthlevelofhighschoolstudents,secondaryschoolphysicaleducation,fromthesubjectofteaching,teachingenvironment,teachingcontent,teachingmethodsandotheraspectstoreformandimprove.

Keywordsphysicaleducation,middleschoolstudents,mentalhealth

1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社会、家庭及中学生本身都将重心放到了学习成绩上.各种名目的业余班、提高班、补习班的盛行即为明证.在这种情形之下,家庭、学校、社会自然而然就忽略了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普及,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从而造成了相当部分的中学生个性偏执,意志力和毅力弱,缺乏起码的心理承受能力,遇挫即泄.同时,现阶段独身子女群体、留守儿童群体、放任儿童群体的持续扩大,家长的过分溺爱也使中学生的童年期缺乏必要的意识锻炼.

调查发现,当前中学生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除了上文提到的意识力和毅力薄弱方面外.还表现为,相当部分的中学生自私狭隘,好与他人盲目攀比,虚荣性强.他(她)们常常不顾自身家庭状况,好与同学、朋友、熟人比吃比穿比用.家庭条件好的中学生将自己拥有的一切看作与人炫耀的资本,而家庭状况一般或较差的中学生又常常生活在父母无能及社会的不公之中.一些学生学习上、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自己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挖苦,背后打击.对于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斤斤计较,甚至还怀有欲报复而后快的心理.有的中学生,从小过惯了“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很差,脾气坏,情商低,常常要求别人来适应自己,而从不主动去调整自我,从而导致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难以和谐,不仅缺乏朋友,甚至连起码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都很难维系.这也许也是部分中学生遭遇突如其来的一点打击就神经失常或轻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功效

2.1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设置目标,并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鲜明的个性特征,其内涵包括果断性、坚韧性、自觉性和自控性等方面.意志品质既是为完成目标,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该过程培养起来的.体育活动一般都是由一系列动作按一定的程序组合起来的,通常具有激烈、紧张、艰苦、疲劳、竞争等特点.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自然有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显然,这对于培养中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不惧困难、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2.2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的本质就在于其社会性,而社会性最重要的一面就在于人际交往.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智力、经济基础等固然是重要因素,但与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小也不无重要之关联.甚至有人认为,一个人成功的15%靠的是专业,而85%靠的是人际交往(参见刘子仲的《沟通的魔力》相关论述).笔者以为,这种观点虽有夸大之嫌疑,但却不无重要道理.至少它道出了人际交往之于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体育运动能把人们聚在一起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练习和比赛,在此过程中,他们的交往工具除了语言,更有肢体及各种器材.在自觉与不自觉间,几个简单的动作还可以承载许多用语言难以表达的信息.旗语、手势等其优势就在于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民更好地交流心声、沟通信息,从而有利于良好友善的人际关系的确立,而这对于一个人心情的舒畅、振奋,对于社会的和谐都是大有裨益的.

2.3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中学生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

略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学生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于人的需要和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健康、稳定、淡定的情绪能使一个人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坦然面对一切现实的心.所谓的“胜不骄,败不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多变性与吸引力,不仅能诱发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更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培养人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既能迅速地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保持乐观、健康的情感,又能控制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情绪状态是度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①

由上文的论述,我们可知,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形不容乐观,而体育锻炼之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又具有不可替代的多重功效.因此,我们必须运用好体育这个载体,从多个维度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使广大中学生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选择.

3从体育教学的视角,切实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层次

3.1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是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层次的重要前提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句话本意是针对军事斗争方面,但笔者以为,它对于当今班级授课制模式下的体育教师教育学生,也不无重要的启迪意义.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因而,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现在相当部分的中学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甚至令人忧虑.一项数据显示,中学青年体育教师自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占45.8%,认为自执与敏感的占34.2%,认为与同事关系欠佳的占25.9%.由此可见,全面提高中学体育教师,尤其是提高广大青年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3.2改善体育教学环境是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层次的物质文化保障

体育教学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一方面,各中学要加强体育场、馆、室建设,根据中学生体育课程标准配备好相应的体育器材.另一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为中学生的成长提供相匹配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学校还要为中学生提供优良的学风、教风、班风、校风.家庭要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家风,毕竟父母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第一要素.同样,社会还要为中学生营造出一种重视和鼓励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携起手,为中学生体育教学营造出最佳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是提高总学生心理健康层次的物质文化保障.

3.3因材施教,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层次的根本

中学体育教育主阵地在课堂,因此,要切实地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层次,其根本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科学开展.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体育项目专长,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运动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状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对于一些家庭状况和身体素质较差,生性又胆小怯生的学生,尤其要以朋友的身份多加鼓励和鞭策,切忌粗暴处之.对于其在体育课堂或课外实践中的一些不佳运动表现,要多开导和关心,给以科学的引导,要有针对性地疏导他们的不良心理情绪,以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和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优异但不爱好体育运动的学生,要多途径多方式地向其讲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使他们懂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朴实话语的深刻内涵,并将其作为自己言行的座右铭和检验标尺.

注释

①刘立兴.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教学与管理,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