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自由选择的轮回

点赞:5232 浏览:190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大学生找工作,从解放初期的自由选择,后来经过几十年国家分配、双向选择的历程,再轮回到了今天的自由选择.所不同的是,互联网已经成为找工作的必备武器.

深夜了,即将大四的小鱼还在电脑前面趴着,夜深人静,也只听见鼠标和键盘发出清脆、高频率的敲击声.她熟练地将应届生网、大学生就业网、清华和北大等高校的BBS论坛全部都收入“夹”中,仔细地阅读每一份求职经验贴,希望能获取一些对自己有用的资料.

虽然她要2010年才大学毕业,但亲眼目睹了师兄、师姐们找工作的困难后,她不得不提早做准备.她希望能够多浏览相关的网站和论坛,多汲取一些有用的经验,争取多点笔试、面试的机会,最终能多有几个offer供自己选择.

这几年,“毕业就失业”让莘莘学子们早已将“大学生就是天之娇子”的感觉通通地抛弃殆尽,并且一再降低自己的薪资期望.而很多年以前,大学生可是个香饽饽.考上大学意味着“跳进了龙门”,以后的事情都由国家包了,不用自己操心.

国家分配无需简历

小鱼的姐姐柴清刚刚研究生毕业,姐姐找工作的艰辛给她有很大的压力.而姐妹俩“找工作”的故事,她们在家乡的父亲和爷爷并没有这样的体会.对爷爷和父亲来说,就业是一件与自己并不相干的事,那是国家的事.

当年,姐妹俩的爷爷退伍后就直接分回了家乡,而她们的父亲从当年的天津财经学院毕业后,原本想去大城市,结果也未能如愿,回了家乡工作.上两代当年的经历一去不复返,只能在只言片语中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复旦大学教授、著名英美语文学教学家陆谷孙在《遥想当年毕业分配》一文中,写道,“(今天)‘选择的过剩’使我遥想起‘选择的贫乏’.当年我们大学毕业要找工作,不用个人煞费苦心,全由组织上大包大揽,名曰‘统一分配’.记得五年制学业结束的那个初夏,毕业班全蛰在宿舍等待.除了已先期被派往西藏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的6人,余下的约50个人分别在各自的寝室里玩纸牌,聊大天,不时吼上两嗓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那时,所谓的肥差好像莫过于留校,因为这意味着留在大上海,又说明你的业务能力出众,至于‘近亲繁殖’之类的讥诮,当时还闻所未闻.”

找工作:自由选择的轮回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许多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在看完陆谷孙的这篇文章后,顿生感慨.刚刚退休的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咨询中心主任任占忠也是如此.因为工作原因,任占忠对60年来国家的就业政策变化了如指掌.他介绍说,“建国后到50年代初的时候,还是自己找工作.”1949到1953年,那时还是以私有制经济为主的、公有制占比不大的过渡期.那时候,政府提出,“如果大学生愿意让政府安排工作,那么就政府安排.”


自1953年以后,国家这就正式开始了毕业分配,大学生是“按量生产、按需写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的是“哪来哪去”、统一调剂的就业政策,这类似于今天的定向生分配制度.而自1981年起,我国又开始实行统一的分配制度.

那个时候,学校推荐成为大学生找工作惟一的路子.每年,各个院系都会成立一个毕业生就业指导小组委员会,专门负责分配工作.评得上优秀的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兼备.并且,那时候,用人单位不允许点名要哪位学生,学生的档案和成绩表也是不对用人单位公开的.如果用人单位要看学生档案,需要带上单位的证明和有效的理由.针对那些用人大户,学校还会从性别比例、成绩优差等方面来制作出一份“搭配名单”.从1981年~1984年,北京高校共有70余名不服从分配的学生.1982年的毕业生有31万,四年共有100多万.

揣上简历选择自由之梦

从1987年开始,“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被频频提起.但一直到1993年,国家下发了“中期改革方案”.根据这个政策,大学生找工作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就业”.但是转变的速度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进度并不一致.既有计划又有市场,逐步推进、不搞一刀切成为这个时期的特点.

从此,大学生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熟悉的家乡、自由的经济特区、甚至全国各地都是可以选择的对象.从1992开始,各个经济特区深深地吸引着每年几十万的毕业生,稳定的工作不再受到青睐,血气方刚的大学生们更愿意去那些刚刚创立的企业或者自己创业.也是自那时候起,北漂一族开始大规模出现,各大城市也都出现了新的陌生人.

“找工作必备”的简历开始重出江湖.那时候的简历可能没有今天这么形式多样、也不能一份一份地打印出来,而需要一份一份地写.那时,谁的简历写得好,肯定是可以加分的.为了与众不同,隶书、楷书、行书等书法都也运用其中,甚至有人用草书写简历.

人才交流市场也应运而生.各大企业不知道去哪里,大学生想突破成规,找到一份满意、喜欢的工作.全国各地哪里有人才交流会,都会涌现出各地的毕业生.

在90年代,扫街找工作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当然,大部分人还是等着用人单位上门要人才.1995年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的华虹获得了两次推荐机会.在那一年的4月份,她通过学校推荐、面试和试讲获得了株州教育学院的工作.就在和株洲教育学院“草签”合同的时候,北京市崇文区教育局又来学校“要人”了,品学兼优的她得到了学校的再次推荐机会,经过华虹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后,她最终选择了北京.

在计划与市场的纠缠间,如何把握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那时候,有的大学生是学校分配,有的是自主择业.这一切纠结要到2002年才总算完结.这年,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规定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多样求职难以选择

在2000年左右,跑人才交流市场、参加各种招聘会、看报纸找工作是大学生找工作的3种主要方式.但这一切在遇见互联网之后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简历可以用电脑来编辑,但打印一份简历很贵,大学生们都不太舍得,大部分还是使用手写的简历.后来,打印出来的简历很干净、整洁,这一优点让大学生们咬着牙狠下血本.

当互联网出现的时候,最爱尝新的大学生开始用网络来找工作.面对完全变动的美丽新世界,一切互联网的新应用都成为了找工作的手段,发邮件带上电子版的简历,往BBS、群里面发求职信息、使用求职博客等等.

“听网友说最近‘求职博客’很火,我早就跃跃欲试了.别人开博客是为了消遣、娱乐、打发时光,我知道我的时间是有限的,现在工作不好找了,我的最大任务就是找到份好工作.希望大家看完我的博客以后对我有所了解.”2007年,一篇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求职博客――大学生找工作的新工具》)中写道.

互联网广泛普及后,许多公司开始通过自己的网站或者与人才网站进行合作.有了各种招聘网站,有了各种人才相似度检测公司,大学生毕业能够更快更及时地获取更多的信息,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和用人单位都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同时,在网络招聘之外,各个公司、政府部门、各大高校举办的不同类型招聘会也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主要方式.但是,越来越多的招聘会上的公司要求大学生进行网申.找了大半年工作的柴清说,许多大学生并不愿意去招聘会现场,“人太多”、“没有太多的针对性”、“他们根本不看简历”.但,去招聘会的人越来越多,“只想博得那万分之一的可能的机会”.

虽然,招聘信息越来越透明,华清却并没有感觉到“更多选择的机会”,她花了大半年时间,经历了海投网申、笔试、一轮面试、二轮面试,三轮面试后,最终找到了一份工作.“现在找工作真是太不容易了.”她感叹不已.

200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114万,突破百万大关.自那以后,每年疯长的大学生人数不仅让大学生心烦意乱,也给大学生的含金量打了个很大的折扣.2009年的610万大学毕业生并不是都找着了工作.

以前,国家保证每个大学生都会有工作,而现在,可能是一个学生有好几个offer,而有的大学生就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痛苦.

四大政策促就业

2009年1月1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四大政策.

一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通知提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怎么写作岗位就业补贴、学费和助学贷款补偿、选聘招录优惠,以及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等四项政策.

二是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就业形式,国家取消了落户限制,还规定,“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应的就业扶持政策.”例如,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规定比例,可享受高至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

三是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主要是针对那些有技术专长的优秀毕业生,旨在提高骨干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和科研项目质量.

四是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职业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最大程度地帮助大学生就业.

现在,找工作时如果不上互联网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求职市场中人山人海的场景,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互联网上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