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点赞:8097 浏览:328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是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制定根据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探索如何办出高职计算机专业的特色是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关 键 词]:高职;计算机;专业

ResearchOnVocationalCollegeComputerMajorEducationReform

LiRu-ping

(AnhuiBusinessVocationalCollege,DepartmentofElectronicandInformationHefeiAnhui231100)

Abstract:Thereisabiggapbetweentheputermajorgraduatesobtainemploymentandsocialneeds,whichisamonproblemofputermajoratpresent.Wecanexplorehowtoruntheputermajorfeaturesbymethodsaollows,suchastheconstructionofteachingcharacteristicsandgoal,reformoftheexistingcurriculum,Improvingteachingmethodsandassesentmethods.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puter;major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作出了重要贡献.计算机专业是高等职业院校中招生较多的专业,但由于信息技术变化日新月异,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习出现就业难现象,与此同时IT行业又出现一些岗位招不到需要的学生,面对学校在人才培养和企业在人才需求上的差距,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人才模式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当前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各高校发展的重点专业.目前,高职院校几乎都有计算机专业,统计的毕业生就业率很高,都是95%以上,但专业对口率却很不尽人意.这说明现在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非常尴尬,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从事的是与计算机专业不相关的职业.这与十多年前计算机专业毕业就业情况形成了强烈的的反差.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我们计算机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挑战,难道计算机专业学生已经供过于求了吗难道高职开设计算机专业不合适吗然而,通过对社会需求的调查,情况却截然相反.据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和新安人才网等招聘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排在热门招聘行业前列的依次为: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快速消费品、通信(设备/运营/增值怎么写作)、/医疗/保险/美容/卫生怎么写作、房地产开发/建筑与工程、贸易、电子技术、教育/培训/研发/院校、批发/零售.其中,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招聘岗位在整个2010年,一直居十大热门招聘岗位前列,招聘职位数量始终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许多公司为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而苦恼.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难以打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也要不断更新,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相对滞后,与企事业单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有较大程度脱节.目前高职学生在校实际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左右,一些学校又盲目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出现了在校学习时间减少的情况一课程没有相应减少,这就导致许多高职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基本操作不够熟练,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差距较大,进入工作单位后需进行较长时间的入职培训,要在工作岗位上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较长,高职院校本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与优势无法体现出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一是有部分院样校虽然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教学改革,但从本质上看仍然沿袭着中专或照搬其他本、专科学校的办学模式,没有自身的办学特色.二是高职学校的任课教师普遍缺少企业实践,还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在企业实践及新技术应用上不断变化的要求;三是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相对目前企业实际的技术应用情况,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过于陈旧,与市场需求有较大的脱节;四是计算机专业办学经费紧张,实习、实训条件较差,学生在校期间实习和实训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由于近年来高考生源有下降的趋势,面高校招生数量仍然在继续增长,同时学生高考后又有了许多其他的选择,高职院校招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生源质量总体偏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热情和刻苦钻研精神很难看到,面对新的技术、新的软件,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学习能力较弱,往往显得束手无策,这种情况会让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给用人单位留下了适应能力不强、后劲不足的印象.针对上面所述的一些问题,高职计算机专业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三、明确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培养面向怎么写作和管理、面向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目前计算机类岗位对人才的要、需求变化很快,我们需要对计算机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实时动态的研究.

计算机职业岗位群是指计算机行业和应用计算机作为工具的相关职业群组.由于计算机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性,且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计算机专业岗位分得越来越多,计算机职业岗位群范围越来越大,各职业岗位具体要求也越来越清晰.通过对部分用人单位及人才招聘会进行调研,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比较对口的专业岗位需要的从业人员包括以下以下几类:一是计算机操作人员,应掌握对计算机组成设备及机器的配置以及计算机的安装、维护及相关设备及软件的应用,计算机常用软件的环境配置、安装、卸载、应用,简单软件产品的开发等;二是网络管理员,应掌握网络的组建、管理及维护、以及简单网络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等;三是计算机设计人员,能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出适合社会和企业及个人需要的产品;四是电脑销售人员,具有对电脑销售、组装维护,网络安装、配置、搭建,软件的安装与维护等以及计算机产品的营销和怎么写作能力.

计算机专业岗位能力有些什么要求呢

职业岗位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素质是指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个体能力,如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社会能力等.根据计算机专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进行分析(如表l所示).上述岗位能力是对计算机专业实施教学改革的依据,因为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用人单位都期望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综合能力强、进入工作状态快,而且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并有较大培养空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因此,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上述岗位能力要求为最终目标.


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协作、职业道德、法律知识、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职业能力关键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工作能力

专业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应用、网络组建与管理、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

拓展能力网络营销、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队伍培养结合各校具体实际师资情况,可以采用创新四层“双师型”混编的培养模式,教师团队中80%以上的教师应具备“双师”资格,教学能力强、学识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过硬,能够适应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同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又快又好发展.在师资建设上采用以老带新,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相关岗位进行实践锻炼的方法,从而形成教学质量更高、素质更强的师资梯队.

创新四层“双师型”混编培养模式的师资队伍成四层阶梯状(图1),自下而上分别是基础理论课教师、专业知识课教师、校企共建校内科研团队和企业工程技术员,在师资构成上包括校内专任教师、校外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确保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基础理论课教师:主要讲授一些职业素质课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具备计算机专业的基本职业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知识课教师:讲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技术所必须掌握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后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并具备一定的职业岗位能力,

校企共建校内科研团队:计算机专业采用与企业全方位合作的教育模式,发挥企业在实践经验和技术手段上的优势,共同合作开展校内的校企科研团队,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和实际教学效果,实现“双赢”的合作模式.

企业工程技术员:三年的培养过程中定期邀请企业一线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介绍目前物联网应用技术最新发展,通过工程实践项目的讲授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树立自信,敢于挑战,对未来充满憧憬.

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实践性人才


针对高职计算机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设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新模式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如下:

1、校企合作: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院校16号文件中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每个计算机专业根据专业办学规模的需要,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个以上,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学校和企业根据企业目前技术应用情况,共同制定工学结合,符合现代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2、专业教学: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基本上讲授课上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授知识为主,并做适当的教学示范,上机课学生做布置好的实验,完成实验报告.根据计算机专业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计算机应用能力主要靠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强化,学生需要大量的操作才能达到掌握专业知识应用的能力.强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以做为主”的教学方法,将课程中的知识分解成不同的任务、案例和操作技巧融入教学内容,并且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使课程内容紧贴生产实践和技术前沿,如条件许可,可在校内建设仿真工厂或实验室,让学生参与项目模拟开发工作

3、顶岗实习: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要求较高,高职院校可安排学生在第三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加入企业的项目开发团队,学校也可派出指导老师加入到企业的项目团队,以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教学任务与目标,以项目开发人员、教师和学生为教学小组,以项目各阶段为学习单元,以工程项目各阶段的任务书、实施计划,实施方案,报告书、项目完成情况等为考核内容,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从而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项目开发能力.

4.职业技能培养

根据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项目的要求以及企事业单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快速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同时积极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提高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每学期在学校举行多种计算机职业技能方面的竞赛,通过校内的技能比赛,促进教师和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做好前期的人才选拔和准备工作.

六、对课程和教材进行改革与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造就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大力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将一些理论较多,而学生难以理解的课程逐渐减少,开设一些一些企业中广泛使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另外根据一些新的课程的变化情况,鼓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年青教师编写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法的新教材,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计算机专业工作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考试的要求,以及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学习顺序,科学合理地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一些具体模块并根据课程情况提出学生能达到技能水平以及相应的评估标准以及课程和课程模块的教学方案及评估标准.

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电子教案、学习指导、实验实训指导、项目应用案例、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习题库、试题库、技能测试库等资源建设,力争实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建设精品课程的力度,进而建设成为计算机专业网站和网络教学共享平台.计算机专业将从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入手,根据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要求,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年青教师进行教学项目开发,并将项目开发的过程融入到教学资源的建设中去.

课程质量标准建设

制定核心课程的质量标准,构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群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和考核的基本规范,为课程模块能力考核体系和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奠定基础.通过课程质量标准的建设,促进教师能及时学习计算机专业先进的技术知识,并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

七、积极主动做好产学研工作,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到计算机专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上来,积极申报院级、省级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并将科研活动与当前我国家在力发展的计算机怎么写作外包产业结合起来,同时形成稳定的产学研和社会怎么写作的工作体系.主要内容和具体计划如下:

1、积极申报院级、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努力做好科研工作

积极关注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我国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政策,申报院级、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跟上软件应用技术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进而进行一定的科研创新.组织年青教师要对专业知识不断追求,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从而促进专业的发展.

2、加强与企业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和社会怎么写作等工作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将目前计算机技术领域最新的知识学习回来,补充到教学环节中来,带动课堂的教学工作,从而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更好的参加到社会工作中去,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组织年轻教师到企业第一线去,参加企业实践工作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动手和实践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高教师、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怎么写作.


八、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了专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全面的质量监控管理,才能有力的促进和保证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立体化闭环控制质量监控体系.

立体化闭环控制质量监控体系结构体系主要从教学质量监控和人才培养方案两方面出发全面系统监控专业的培养质量.在教学质量上对教育教学中的师资力量、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标准建设、教材的选择、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性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考核方式试卷内容等进行监控.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课程合格率、各项技能大赛获奖率、具备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毕业率、就业率和就业层次进行综合监控,同时通过毕业生追踪调查和企业一线用人单位的评价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高质量和与时更新.

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上采用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教师教学能力检查,系部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运用教学督导监控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使用专项评估监控,通过校内新建专业评估、优秀课程评估、教材评估、实验室评估、试卷评估等,借助目标监控辅助过程监控,利用评估的诊断功能,促进有关方面提高工作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由学院、系部和教研室构成监控体系,各部门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学院的监督机构主要是学院督导办、教务处、专家委员会等机构,是监控执行的中心,起组织协调、分析反馈作用;系部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组织;教研室是最基层的教学单位,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最小单位,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

通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不断完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专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九、结语

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将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才为已任,高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计划、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进行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用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