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与

点赞:4245 浏览:128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家庭教育作为三大教育合力之一,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又有独自特点.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重要性的探讨,发现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能力,促进农村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 键 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ki.kjdkz.2015.02.090

FamilyEducationProblemsofRuralPrimary

SchoolStudentsandCountermeasures

WANGLili,ZHANGYue


(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637009)

AbstractFamilyeducationasoneofthethreeeducation,togetherwithschooleducation,socialeducationhecharacteristicsalonebutalsolinksclosely.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andimportanceoffamilyeducationinruralprimaryschoolstudents,theimportanceofthestatusquo,familyeducation,ruralpupiloundmanyproblems,andproposeappropriateresponsestothemajorissuesinordertoimprovetheabilityofruralpupils'familyeducation,andpromotephysicalandmentalhealthofruralpupils.

Keywordsrural,pupils,familyeducation

1概述

1.1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一个家庭的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期待、父母的教育方式、价值观念、教育内容等等这些因素成就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最适合孩子,从古代先贤到现代的学者众说纷纭.随着时代的发展,近些年来,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学科被学者们进行系统的研究.一个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接受各方面的教育,归纳起来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三者密不可分,可以说缺少了哪一项都不是完整的教育,都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其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家庭在儿童的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2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的先导性、感染性、针对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弥补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足,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方式的一些特点:一是先导性.家庭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成功的起点和基地,家长是儿女以后人生的导师和助手,教育孩子生活的常识、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二是感染性.一个人的情感,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体验.由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天然感情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情感的感染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针对性.针对性指的是根据不同的人和事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即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针对性的前提条件是充分了解教育对象,而父母由于血缘关系和长期的共同生活,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和教育孩子.四是连续性.有人计算过,一个人从嗷嗷待哺的婴儿长大成人,几乎有一大半的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之中,接受着父母的教导,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时不刻不在彰显着父母给予其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着人的一生.五是权威性.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体现在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对于物质生活和道德的需求,以及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上.孩子很容易就服从于父母的教导,父母若能有效地掌握这一特点,合理使用父母的权威性,对于促进子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是得益良多的.

1.3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已得到很大的改善,农村教育也有了相当的规模.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出农村,眼界的开阔以及个人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知识是改变孩子命运的一条出路.但是,普遍的农村家长由于受地域、文化程度、传统观念的限制,致使其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尤其是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这些限制的负面影响就更加凸显.①广大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的科学性认识不全面,他们认为教育在于学校、在于老师并把教育的责任全部委派给老师,而他们只要保证孩子的经济条件即可,不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的甚至违背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望子成龙成风心理过甚,以至于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我们应该认识到农村家庭教育的种种缺陷,采取措施,协调好社会各方的教育力量,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2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儿童才能健康成长,只有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相互渗透、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对孩子实施全方位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成人成才,拥有一个灿烂的未来.不过当前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家长教育观念认知的缺乏、家长的教育能力较低、家长的方式不当,以及亲情的缺失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等等.2.1对家庭教育认知的缺乏

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当前我国农村家庭的父母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认知方面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忽视,未能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农民为子女大多提供的只是物质条件,许多家长认为它们只要保证孩子经济条件让孩子饿不着冻不着就行了,他们只负责挣钱,而教育的责任则全推给了学校的老师,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忙于生计,无法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但深层次原因还是由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不足、不深,甚至忽视家庭教育,缺乏主动性.②还有一些父母一切向钱看,认为学习无用,对孩子上学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不合理的观念势必会给子女的学业带来不好的影响.另外隔代教育的现象在当今的我国也是比比皆是,这对子女的健康成长也有着许多负面的影响.

2.2农村家庭教育能力较低

农村家庭教育能力较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中家长自身家庭教育能力不足.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制约着家庭教育所能达到的效果.农村家庭在当前是一个弱势文化群体,他们由于代代生活在比较闭塞的农村,弱势文化也传给了子孙后辈,使得相当部分的农民的综合素质没有与现写作技巧念的家庭教育接轨.③二是农村家庭教育经费投入不够.虽然先当今我国农村的经济得到发展,但在教育上的投资还是不够的.由于资金的匮乏,农村家庭教育培训的专项经费不足,使当前我们现有的各种家教组织有名无实,而且教育的网络平台也没有真正的为农村的学生所利用.而且广大农村也较为缺乏一定规模的、影响力较大的少年儿童活动场所等,许多农村小学生业余时间没有充分有效的利用起来,这无疑为孩子向社会其他渠道寻求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留下很大的无法控制的时间和空间.

2.3农村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农村家庭的家长所受的教育普遍较少、文化底蕴差,无法对子女进行科学的教育和指导,农村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缺乏文化教育氛围.现在很多农村家长不懂得如何教育子女,有些家长不是不管孩子,而是管得过多,时时事事都管,不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不给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也使孩子的独立意识、独立人格、自尊心和上进心受到伤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还有一些家长金钱观念至上,一味的忙于挣钱,不懂得知识改变命运,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缺乏对孩子相关方面的教育,只知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不关心孩子的学业情况、心理健康状况,还有一些在家庭中非打即骂,致使家庭温馨局面荡然无存,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2.4农村家庭教育亲情缺失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来自于父母的给予有利于个体早期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而这些又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健全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有学者认为,无论何种亲情都无法替代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没有父母的爱的是教育一种不完整的教育.然而近年来,为了寻求更好的机会,改变家庭的经济条件,许多农村家长纷纷外出务工,留孩子在家接受学校教育,这一现象给这些留守儿童带来的是家庭教育的空白或残缺.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村小学生其父母在外打工,他们或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由他人代为照管.④儿童是最具有可塑性的,在这一时期,孩子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人生目标、学习态度等等都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指导,残缺的家庭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3解决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通过以上的阐述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不单单是个别家庭的问题,它是整个社会都需要去深思的问题,它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的系统工程,是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多方力量的协调与合作的.针对我国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3.1提高农村家庭关于家庭教育的认知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通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生活的技巧,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农村家庭里的父母应该与时俱进,放远目光,通过书籍各种媒体等改变固有的落后的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大方向,积极创设、和谐、家庭氛围,让孩子在一个温馨的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快乐成长.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光辉的形象,让孩子以父母为傲.不要溺爱孩子让孩子成为温室的花朵,家长要培养孩子自主自立、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现代意识.同时学校也应加大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开设家长大会,向广大农村家长普及教育知识,通过网络、多媒体等方式来向家长们传达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其的思想觉悟,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子女人生道路的重要性.

3.2提高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能力

提高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能力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提高农村小学生家长的思想、文化素质.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适时举办家长培训班.政府相关部门要将提高农村家庭家长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积极走访乡村、了解农村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根据家长的时间情况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制定出一整套系统的培训计划.切忌使其流于形式,加强宣传力度,利用村支书在村里邻间的影响力,定期组织家长进行培训,开拓其眼界,提高其教育能力.同时,也需要学校的积极配合,提供人力物力帮助,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应增加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划出对农村教育培训的专项经费,使网络各种教育媒体等在农村家庭中的教育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另外,政府应深入农村因地制宜地去挖掘农村的教育资源,利用其乡村特色为孩子创设富有教育性意义的各种娱乐和学习场所,为农村家庭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3.3改善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

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信任是与生俱来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落在孩子的眼里,都会给孩子带来潜在的影响,因此,父母在家庭中要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教育也要讲究方法,不要辜负孩子的信任.在教育技巧上父母应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⑤模仿是孩子最初的学习动力,而其父母又是其身边最近的人,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通过榜样的示范能力去教育孩子,潜在的去影响孩子.另外家长应学会与孩子沟通,要尊重理解子女,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尊重孩子选择,帮助其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坚决摒弃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和谐相处.家长一定不要一味的溺爱孩子,否则会使孩子养成任性、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的性格,这对孩子将来步入社会会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因此,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做错事的时候,要启发诱导他懂得什么是对,什么不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道理.

3.4强化农村家庭教育中的亲情观念

就国家和政府而言,一方面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和引导,优先发展县级城市的第三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大军,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让多数农民可以在当地就能找到工作不用和孩子分隔两地.另一方面,国家和政府要优化周边环境,充分认识到儿童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对农村小学生的成长危害,政府、媒体和社会公益组织可以综合发力,在加大报道、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同时,免费开设一些家长教育培训班,既扩大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又提高农村小学生父母教育子女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所带来的消极影响.⑥就农村小学生的父母而言,要更加注重在精神层面的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无论贫穷或富有,都以一颗平等的心来对待孩子,无论是忙绿还是闲暇,多注重跟孩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急孩子之所急,想孩子之所想,在思想上为孩子答疑解惑,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形成一种既是长辈又是朋友的亲子关系.在外务工的父母,每个星期都与子女联系,不仅仅谈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在交流方式上要多样化,可以与孩子面对面的谈孩子的学习情况、交友情况,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通过书信等方式,总之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疼爱.

注释

①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24-30.

②李伯玲.新农村建设中的家庭教育问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51-52.

③李连英.农村家庭教育中家长素质的研究[J].成人教育,2008(5):71-72.

④梅明玉,梅子行.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隐患[J].基础教育研究,2003(12):16-17.

⑤余建林.关于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J].南平师专学报,1999(1):78-81.

⑥孟育群,李强.建设少年儿童良好亲子关系的要素[J].教育科学,2001(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