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的读代讲探析

点赞:30742 浏览:1437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自古以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穿插着朗读.但是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才是重头戏,朗读只是配角,并没有看到朗读的重要性.因此笔者将在这篇文章中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 键 词朗读文言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ofReplacementofTalkingbyReadinginClassicalTeaching

――Take"DrunkardPilion"asanexample

FUChuan

(CultureandMediaInstitute,Chongqing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Chongqing402160)

AbstractReadingaloudisoneoftheimportantteachingmethodsoflanguageteaching,sinceancienttimes,thestudentsinthelearningprocessworestuckreading.Butthetraditionallanguageteachingteacherstoexplainisthehighlight,readonlyasupportingrole,anddidnotseetheimportanceofreadingaloud.Sotheauthorwilltalkaboutreadinginlanguageteachinginthisarticle.

Keywordsreading;classicalteaching;use

1以读落实基础知识

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基础部分总是由教师讲解,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地位,基础知识大多是以灌输的方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心理学上有一个超限逆反,说的就是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将基础知识灌输给学生,很可能就会让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于是笔者就大胆设想让朗读回归,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文言文的每个字每句话的韵味和用法,比如《醉翁亭记》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翼然”两字是词类活用,将名词作动词的用法,是“像翅膀一样”,按照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就是由教师把课文中的这类用法都归纳讲解出来.但是笔者通过学生朗读去感受“翼然”,想象醉翁亭周围的环境,它是怎样立在群山泉水之上的画面,感受这个词的形象性,通过感性的体会逐步分析出作者为什么会用“翼然”来表达,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再如“环滁皆山也”中的“环”是名词作动词,“环绕着”的意思,传统教学教师就会直接讲解出来,这样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个字用法的精妙.而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就可以想象滁州城被群山包围的景象.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类活用、实词、虚词我们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感也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能力.

2以读替代串讲分析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是很重要的,需要经常练习.认识论中认为认识有两次飞跃,第一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朗读是学生感文章的一种形式,只有先接触文章,才能进行理性思考.因此,学生不读课文就无法接触文章,更不用说分析、理解课文了,所以阅读教学一定要建立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之上.用标准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属于阅读教学,都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新课标也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笔者在文言文的教学设计中将会用各种形式的朗读锻炼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能力,着重学生多读老师少讲,以读代替口译分析,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入境入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并有所感悟,从而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水平,锻炼语感.

新课标指出:朗读的练习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朗读.文言文本身语言古朴,富有韵味,并且基于古语言和现代语言的差别,学生在理解上也有很大的难度,文言文的朗读应该得到重视.因此笔者着重采用不同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并让其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提高朗读能力.

朗读不仅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时,必须要注意语句的停顿、感情、轻重音、语调、语气,必要时还要加上手势、表情,这些使得朗读富有表演性质,使学生更容易对课文产生兴趣.第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悟.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必然会接触有意义的语句,韩愈早在唐代就提出文章要“不平则鸣”,白居易也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一篇文章必然含有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会通过朗读了解作者的遭遇,并体会作者的心情,这些情感往往会打动学生,使其积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仿佛穿越到那个年代和作者交谈.第三,朗读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学生在朗读时,往往会随着语句的朗读想文中的画面,入情入境地体会作者的心境,并结合自己的经验产生感悟,最后这些感悟就会呼之欲出,使学生想像、分析、口语表达的能力有所提高.以往的文言文教学,教师总是在读了一遍文章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进入翻译环节,在翻译时也是教师为主,学生就做笔记,这样做虽然可以让学生养成上课做笔记的习惯,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准确的翻译,但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就会下降.因此笔者大胆设想以读代译,让朗读代替教师的讲解,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文章.例如《醉翁亭记》的传统教学对文章的理解是由教师翻译或者由学生根据注释翻译,这种做法可以培养学生直译的习惯,但是教师容易把自己主观的观念植入学生的思想,学生就不能形成独立的见解.因此笔者在《醉翁亭记》的教学设计时,主张让朗读来代替教师串讲.主要教学步骤:赏读,即听朗诵家的配乐朗诵;评读,即畅谈对朗诵家朗诵的评价和反思.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和即时对比效果理解文章的意思.3以读品味精妙意蕴

文言文教学中的读代讲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阅读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设计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知、情、意”.其中“知”是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对文言文的朗读体会字词的用法,把握文章的意思,弄清文章的层次,理清思路;在基本理解文章内容和理清思路之后才能更好地升华到“情、意”部分,只有将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一个新高度.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设计中采用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逐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采用的方法有:首先通过朗读使学生掌握文言文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使学生初步理解内容;再通过朗读和思考相结合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第三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清文章的层次,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引导体会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有感情地朗读,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提出系列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点拨学生通过文字和细节去感受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感情.学生从文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只要言之有据都应加以肯定.例如《醉翁亭记》中对“乐”的理解,就可以通过朗读来品味.文章中有三个“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太守之乐.山水之乐通过滁州的环境和山间景色四时变化和朝暮变化来表现,学生可以朗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去感受景物的变化和“野芳”、“佳木”的灵气,感受欧阳修身处这些景物时心无外物的乐趣.宴酣之乐则可以通过朗读去感受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在醉翁亭周围饮酒、尝美食、吟诗、游戏时的欢乐.太守之乐则是全文的主旨,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去体会欧阳修他真正的乐趣不在山水,不在游乐,而是在于人们的欢乐,是一种旷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