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学习中心理素质的作用

点赞:4163 浏览:130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较强的心理素质,有必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好规范的训练方法、环节、动作和速度,敢于面对失败、承认差异,增强学生表演时的愿望,并战胜心理障碍;演出前,练就娴熟的技术和适合的曲目,做好充足的准备;调节心理情绪.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必要性,是舞台艺术实践的需要,也是奠定演奏者成功的基础.

关 键 词:心理素质演奏学习训练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34-01

在我们日常学习中,普遍会看到这种现象:上课练习时,演奏水平不错的同学,一到考试或者比赛等人多或者隆重的场合,就会出现紧张、失常的演出状态、使成绩大打折扣.相反,通常没有非常优秀的学生,反而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存在这两种千差万别的现象是心理素质和自我控制实力产生分歧的效果.在演奏教学或学习中,我们比较重视演奏的各种技能技巧,而忽视心理素质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演奏和学习的心理素质始终影响和控制着演奏技巧和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

1心理素质在器乐演奏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英国基尔大学心理学系约翰阿斯罗伯达他既是音乐理论家、钢琴家又是认知心理学家,他的《音乐心理学――音乐认知心理学》一书中不仅具有一般认知的心理学特点,强调主体心理结构在认知过程中的相似度检测作用,强调认知因素在音乐学习、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认知过程中结构、模式的把握能力,它还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与鲜明的文化学色彩.

在演奏与教学中和很多的表演场所,演奏者有着紧张的心理,主要原因是由执行者所造成的心理障碍.不少的较有经验的表演者能很快地调解这种临场存在的情绪及心理转变,取得表演的成功,然而也有很许多没有这些经验的人,就没有办法应对这类的情绪转变.因此,也就导致演出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表演者临场心理状态和演奏技巧对演奏的进程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心理调节过程.它对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在音乐表演中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它是对心理和精神现象的学习和实践性的科学分析,是把握规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论文、论著也有很多,都对音乐表演中的投情、音乐表演中的想象力,直觉,心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详细的介绍.

娴熟的器乐演奏技巧和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是对演奏者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没有熟练的演奏技巧,甚至不懂得相关的音乐知识,就想演奏一部作品,那就体会不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音乐情感,体现不出作品的艺术价值,这样的演奏注定是失败的.出色的演出技巧和完善的艺术发挥在音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演出技术根本谈不上艺术体现,摆脱了艺术表现,表演技巧也将失去它本身的存在价值.音乐表演是综合性心理活动组成的各种心理因素,参与了每个认知,记忆,情绪,智力,想象力,直觉等,由于其性质的再创造,又使它具备有音乐创作和欣赏情绪很不相同的少许特征.因此,熟练演奏的作品,是对演奏者最低的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乐手,他不仅是一个娴熟的音乐家,而且还要成为一个集技能、音乐修养、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全面发展的音乐创作者.在平日的上课和学习中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演奏情绪状态,首先是意志和信念的培养,要有冷静、自制和磨练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去战胜情绪的干扰,增强艺术涵养,培养学习器乐的兴趣和爱好.


在演出中,作为一名演奏家就必须要上台表演发挥自己,而大部分演奏者在登台时都会产生舞台紧张情绪和不良的心理素质体现.如:怯场、腼腆、怕羞等等.随着现代器乐艺术的发展和器乐水平的提高,器乐比赛日趋激烈,尤其是在高水平的演奏者之间,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的胜负也往往取决于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当今器乐竞赛或考试,不光是演奏者艺术素质和技艺技巧的角逐,更心理素质的较量.

2在器乐演奏学习中从心理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1端正学习动机,正确认识演奏技巧的作用

心理学认为,人类在某种心理或生理状态的需要下,能产生一种内在的动机,它是具有一定目标,是可以实现对行动的出发点.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明确演奏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学生在学习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必须端正学习动机,认识到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技能技巧不仅仅是学习器乐演奏的目的,也是作为一种手段来表现作品的情感内容.

2.2对学生的培养从平时学习中训练做起

学生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练习作品时要用心,应自信、冷静,不要被技术方法吓倒,要相信方法并不难,要加倍努力学习,就能逐渐消除紧张心理,使你感到平静,良好的心态便自然建立起来,平时练习时,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尽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怀,可避免思想紧张而造成技术方面的失误,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

2.3培养自知意识,练习演奏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1)个别学生由于天生条件不错,或是演奏基础比一般同学要好,由此产生一种自大心理,主观上沾沾自喜,停滞不前;(2)部分学生的条件稍差些,觉得自己的任何方面都不如别人,产生自卑感,同时也直接影响课堂进展.针对这两种情况,可实行心理调节法、暗示法等方法来分别对待不同的问题.对自大的学生需要常常提醒,使其在学习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卑的学生,应积极地给予鼓励和帮助,必要时降低标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处于一种没有被教师放弃,反而是被信任的学习气氛中,良好的学习意识才是学习进步的保证.

器乐学习中心理素质的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素质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在演出实践中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1演出、考试前应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作品曲目

一个初学器乐者或是大师级的人,都要选择适合自己演奏水平的作品.根据自己的演奏水平情况去选择曲目.因此,表演和考试前,选取演奏作品要从本身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自己熟识和可以胜任的作品来完成考试或演出.尤其是在器乐大赛和重要演出中,盲目选择技巧性高、难度相对大的作品,会让自己心里没底,无形中就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演出时紧张、手脚冰冷,甚至身体僵硬、颤抖等不良反应.

3.2提供表演机会,加强舞台实践及适应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多加强舞台的实践活动,体会舞台感和驾驭作品的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多参与不同类型的演出,学习别人在不同场合的不同优点,积累舞台经验,从而使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演出中,要把注意力和情感投放到表演中,用音乐倾吐,把思维放到作品的感情上,表演时就可以处于可控的状态.

4结语

器乐演奏是一种非常精确的,微妙的,灵活的,需要创建超高性能的技术和技能的行为,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乐手的情绪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演奏艺术的表现与感染力也能得到全面的发挥.在音乐和表演技巧的情况下,心理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演奏水平发挥的好坏.

表演者不仅要具备全面的艺术涵养、娴熟的演奏技术和无瑕疵的表现力的同时,还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无疑给演奏者“锦上添花”,在良好的心理情绪状态下,演奏者将得到更加出色的跨越,那就是动人的表现力和深切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