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视角的《一虎一席》节目评析

点赞:11590 浏览:460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凤凰卫视王牌节目《一虎一席谈》自从2006年开播以来,以其新颖的形式、精彩的选题和富有个人魅力的主持人收获好评如潮.2014年1月9日,有关部门为张艺谋超生开出了748万余元人民币的天价罚单,引来热烈讨论.同年1月18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趁热打铁,制作了《一虎一席谈:张艺谋该不该被罚748万》这期节目.笔者以这期节目为例,围绕《一虎一席谈》节目的节目形式、节目选题以及主持人这三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浅析节目受到追捧的原因.

新闻心理学视角的《一虎一席》节目评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逆反心理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关 键 词新闻;心理学;节目评析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33-0046-02

1节目形式

1.1辩论式节目形态营造多元意见空间,有效避免受众逆反心理的产生

逆反心理是受众在信息接受活动中,以固有思维定势对新闻信息进行认知,由此表现出的个体违背传播者意图的心理活动,是受众对媒介信息意义的反向认知,具有排他性、偏执性和情感的盲目性.[1]具体来说,有逆反心理的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偏向于接收与传播者意愿相反的反向信息.并且认知和理解一旦形成,就成为受众认知的重要方面,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一般而言,一档由团队精心打造的节目,总是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在传递着某种立场的态度和观点,而当受众对节目的立场不写账时,节目就会因此流失部分收视群体.然而,《一虎一席谈》的特殊之处在于,作为中国目前仅有的一档大型抗辩式思想性谈话节目,节目本身没有立场,所有的观点和态度均由到场嘉宾甚至是现场观众表达,主持人只是充当调停和时间、话语权的分配工作.并且,类似于辩论赛,每期的嘉宾也都分为“正反”两派,持有不同的(甚至是相对立)看法.《一虎一席谈》的这一特点,替它排除了受众逆反心理的干扰.正如节目的宣传语“这里不是一言堂,所有的意见都备受尊重”,无论是谁,无论你持有何种观点,都可以在节目中找到与自己同阵营的人.《一虎一席谈》颠覆了以往电视节目“传――受”的传播模式,拒绝了规定的宣讲内容,不仅让当事人有话可说,让多元思想针锋相对、火花四起,更赋予了现场观众随时插话,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从一定意义上构建起了媒体创造的公共话语空间.

舆论的一元空间是造成受众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营造多元的意见空间就成为克服受众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前提.该期节目中,法律学家、移民专家、人口学家等大家汇聚一堂,辨明思想,营造了一个多元的意见空间,使广大受众感受到了思想和言论的自由.

1.2观众的充分参与有助于推进传受双方的心理

互动

一般来说,传者与受者的互动是不及时或不共时的,也就是说,存在延缓性;传者与受者是不面识的,他们之间是通过新闻信息的传与反馈达到相互理解与沟通的,即存在间接性.这期节目中,现场观众人员组成丰富,有超生母亲也有奉行独生子女政策的父亲;有中国公民也有海外华侨;有赞成巨额罚款的也有持反对意见的.可以说,现场观众席是中国社会群众的一个小的缩影,从一定程度上是针对张艺谋超生事件的社会意见的微缩景观.在演播室内,主持人、嘉宾与观众的意见交锋,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互动.对于演播室外的观众而言,这种可见的互动将促成通过媒介和媒介内容与节目本身(传者)产生某种联系,甚至形成心灵的沟通.传者与受者形成的心灵沟通或共鸣,是传播的高层境界,也是传播产生的最佳效果,是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行为的前提.

2选题

对于谈话节目而言,选题可谓生命线.电视媒介的大众性、通俗性的特点决定了谈话节目的选题不能走小众化精英化的路线.因此,一般来说,电视谈话类节目的选题都有时效性、贴近性、丰富性和可评论性等特点.《一虎一席谈》的选题一般都为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焦点、热点,体现着社会变迁,反映着社会转型时期的种种迷茫和矛盾.好的选题能够抓住观众的味蕾,正是因为选题本身契合了受众心理需求.

2.1受众的求快心理

先睹为快,是受众对未知、应知、预知新闻的共同的需求心理.比别人早知道,便可以获得人际传播的主动权,品尝作为消息来源者(从传递角度看)的快感,并满足一定的自尊心的需要;比别人早知道,可以较快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变化.[2]

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件发生之间时间差的尽可能地短,是新闻时效性的体现.虽说事件的源头要追溯到2013年5月,但是对《一虎一席谈》这类的深度谈话类节目而言,2014年1月9日无锡市计生局发布声明(事件有定论之后),节目的制作才可以被提上日程.这期节目的播出时间为2014年1月18日,也就是说,在事发后仅一周的时间内,节目便已经出炉,充分体现了时效性.

2.2受众的求近心理

新闻想要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就应注意选准报道的切入点,抓住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击中受众心中绷得最紧的那些弦.

笔者认为“观众所熟知的事件”便可以认为是真实性在电视谈话节目选题中的体现.张艺谋超生事件从2013年5月开始,至2014年1月下旬节目播出,已经轰轰烈烈炒了近半年,可谓做足了铺垫.并且,2013年年底,张艺谋已就此事作出回复,承认自己与陈婷育有两子一女,此事的真实性毫无疑问.计划生育政策有无继续坚持的必要?张艺谋超生事件为何掩盖了12年?导演的三个小孩是怎么样上到户口的?每年计生部门收缴的巨额社会抚养费到底去了哪里?等张艺谋超生事件背后涉及到的计划生育政策、名人特权、社会抚养费去向等问题,都与受众息息相关,是当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3主持人

一个好的主持人之于一档节目的意义自不必多说,特别是对于谈话类节目而言,主持人更是灵魂般的存在.

3.1人人参与的“谈话空间”――移情心理,受众获得满足感

人不仅仅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而且能将自己置身于外界特定环境所形成的氛围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这种情绪,这就是移情.《一虎一席谈》的这期节目中,同往常类似,主持人胡一虎的左右两边的嘉宾持有相对立的意见.可以发现,在整场辩论中,胡一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自己的立场,每一方嘉宾发言时,胡一虎似乎都能暂时成为他们阵营中的人.对于持不同观点的观众们来说,主持人这种不持预设立场的状态,更有利于他们通过移情来获得情感上的认同和满足.

研究表明,对方对于自己的态度,往往是自己对对方态度的反馈.[3]因此,主持人还要做到真诚,不能让观众感觉到任何“作秀”的成分.没有出格的言论、夸饰的表情动作,胡一虎在节目中表现出的真诚是观众很容易感受得到的.

3.2个性化的主持风格――“魅力”的呈现

节目主持人的魅力是凝聚于主持人身上的美对观众的吸引力.这种“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相貌身材、举止谈吐、音质音色、语言功力、才华学识、驾驭节目的能力等.对于谈话节目主持人而言,沟通和引导的能力是很有魅力的素质.[4]在胡一虎身上,最显著的优点就是他的临场控制能力.他能够在倾听中寻找亮点,并用合适的表达技巧推进谈话,不一定是问话的形式,对于一些偏激的话,他常用否定句以激起对方的谈话欲.在嘉宾精神亢奋滔滔不绝时,他也能当机立断打断对话,以保证多元观点的平衡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