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归因

点赞:5276 浏览:141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首先,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不足,采用问卷调查法、毕业生、用人单位访谈调查,全面了解高校培养计算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现状并进行归因研究和人才市场对人才需求情况.最后,建议采取相应对策,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应对市场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归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9-4497-03

TheAttributionResearchofComputerStudents'professionalPracticalAbilityinCollege

LIHua-qun

(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GannanNormalUniversity,Ganzhou341000,China)

Abstract:Firstly,itanalyzeresearchsituationaboutputerspecializedstudents'practicalability.Then,aimingatthedeficiency,thispaperunserstoodthepresentsituation,attributionresearchadoptingthemethodofquestionnaire,asurveyofgraduates,employersinterviewsurvey.Finally,thispapersuggeststotak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soastoimprovethestudents'practicalability,tohedrawlessonromameaningtorespondtomarketchangesbringchallenges.

Keywords:puter;professionalpracticalability;attribution

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归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生产、科研、生活等领域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应用型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而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现象.针对“供需矛盾”,国内外学者对实践能力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在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研究却不多.文献研究较多,实证研究和个案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注重实践内容的改革和培养途径的考究,实践课授课方式往往以老师“教”入手,忽视了“学”的需求;没有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的教学地位,实践课重视不够,考核方式不科学.

2数据采集:问卷、访谈、观察

数据采集通过以下方法:

1)问卷调查,问卷的编制包括四个部分,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调查题目分为基础题6个,课程设置题6个,教学方式题8个,学习方式题10个和评价方式题6个共36个题目,组成问卷一《关于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问卷》,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最终得到结果.

2)用人单位访谈: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广东、上海、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江西省南昌、赣州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还访问了51job和job168等人力资源网站.主要的访谈的是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及其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3)个别访谈,主要采用个案和比较研究法进行个别访谈,以赛事的获奖者与未参赛者之间的差别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学习体会,找出个案中实践能力高低形成的原因.与这些实践能力强和弱学生进行近距离接触,与研究者产生“共情”,在访谈中尽量用“朋友”的身份,在融洽的气氛中一步一步地接近他们心路历程,在轻松的聊天中探究她们实践能力高低的原因.

3概念界定

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它是对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及方式上直接起稳定的调节控制作用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身心能量系统.这一系统中包含着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以实践能力的结构为依据4.

4研究结果

4.1企业访谈

对企业进行访谈,发现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人才成为人才市场上最活跃的群体.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通过对企业的访谈,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呈现以下特点:1)就业率稳中有降,就业质量明显下降.2)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岗位竞争也日趋激烈全国高校开设的与计算机相近的专业越来越多,相近专业间挤占就业岗位的现象更加突出.3)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针对性不强.

从调研情况看,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距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一是学校因素:1)计算机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影响人才培养质量.2)专业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3)目前我省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脱节.4)在教学方法方面有待更新.二是毕业生个体因素:1)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但就业准备却不充分.2)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相矛盾.

4.2问卷调查结果

就企业调查时反应的问题,及其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问卷调查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并进行归因研究,影响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因素有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即外在和内在因素.(根据某个理论)社会因素主要表现为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个人因素表现为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

1)外在因素――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

问卷反应出大部分的学生对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和课程的评价方式不满意,这些都是构成教学体系的关键因素,教学体系是影响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外在因素.

课程设置方面:第7题学生对课程设置合理的占20%,不合理的占21%,一般占50%.大部分学生对课程设置持一般的态度,不觉得很合理.其中不合理的主要原因第8题,第9题.第8题中,选择A、理论性的知识过多,实用性不强的占83%,选择D种类太广,学的不精的占10%.第9题中,你觉得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的实用性如何?选择A、不实用7%,B、一般的占81%.觉得自己学了的东西不知道怎么使用,理论性的东西太多,12题您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到较多的内容是?A、教学理论知识B、编程的思想两个选择的占82%,选择C、各种软件操作与使用方法D、实际编程的操作只有18%.这几个题目的调查,说明专业课的设置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强.


课程设置的现状是学校没能结合市场的需要,设置合理的、能吸引学生的课程.课程设置学生觉得实用性不强,合理性一般,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起来无趣,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没有帮助.因此,课程的设置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只有较好的结合企业的需求,制定课程计划,才能适应市场,提高就业.

教学方式方面:问卷调查从教学方法、教育实习、教材等方面设计了8个题目.14、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否满意?B、满意,总体上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20%C、一般,能够接受教学方法占61%D、不满意,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10%.“15.你认为现有的教学中最需要做的改进是(多选排序)().

A、选择浅显的教材;B、压缩教学内容;C、做更多的练习;D、延长学时,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这个问卷的分析中,有36%的学生认为现有教学中最需要的改进的是应该“延长学时,案例教学”,21%的学生是“做更多的练习”.对这个问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渴望做更多的练习,希望老师采用更好的教学方式,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18、19题对教育实习的看法,学生都希望比现在获得更多的教育实习的机会.

教学方式的现状是:因此,好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专业的学习.

评价方式方面:33题,期末纸质考试是对大家专业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你的看法有():A、较能反应自己的真实信息技术水平;B、比较片面,不能反应真实水平;C、比其他评价方式更客观公正;D、促进了我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选择B的,在32题中100%期待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价自己的学业成绩.如34题大部分学生都希望以下三种评价方式结合在一起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A教师评价学生B、学生评价学生C、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又如“36.合理的评价方式是否能激发你学习的动力?()A、总是B、经常C、一般D、不能”.

关于评价方式的调查中,发现合理的评价方式总是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内在因素――课程的自我学习

通过对问卷中有效数据进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个人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问卷调查从学生的学生学习习惯、学习目标、学习时间、自我效能等方面设计了10个题目.

“21.就难易程度来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你是一门()的课程”,其中的选项是“A、最难;B、较难;C、还行;D、较容易”.就收取的246份有效问卷来看,选A项的达181份,选B项的为42份,选C项的22份,选D项的仅1份.所以,认为计算机学科是“最难的课程之一”的占73.6%,认为“较难”的达17.1%,认为这门课程难易程度“还行”或“较容易”的学生不到10%.调查中发现计算机课程从初期的新奇感兴趣逐渐演变成“想学而怕学”的一门课程.

“24.自我控制能力如何?()”题中,选择一般的占69%,较差的18%,很好的10%.B答案一般的情况与26题的A\B答案对自己的学习是否有目标?()A、非常有目标B、一般有目标相关度高.B答案一般的情况和26题有目标与28.你认为你的编程能力如何?()A、较差B、一般C、较好D、很好选择一般的相关度较高.

在调查问卷里有“29.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你平时()”.选项为“A、定期复习与预习;B、偶尔复习与预习;C、从不复习或预习;D、仅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选择A的学生仅占总样本量的17.7%.“偶尔复习或预习”的学生占总样本量的51.2%,“从不复习或预习”的学生也占到10.6%之多,另外的一些学生“仅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这一问题的统计数据来看,对这门课程有着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少.

关于自我学习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参加过竞赛、学习目标明确、自控能力好、肯多花时间学习的同学掌握的知识和最后形成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更强.

4.3个别访谈结果主要是采用个案和比较研究法,设计了12个题目进行访谈.

访谈了我院2007届计算机毕业生黄同学,现就职于上海聚力传媒公司,年薪15万.这个同学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曾学数学专业后大二时候转专业学计算机,曾参加省电脑知识赛获得二等奖.他学习目标明确,课余花费了较多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在学习中,自我的成就感越来越强,根据“自我效能感”定义,这样的学生自我效能感强,对自己完成学习目标的能力的肯定的.

访谈了我院2010届计算机毕业生周同学,现在在北京某公司从事企业管理相关的工作,不从事专业工作.该同学回忆起他学习专业知识,觉得压力很大,专业特点是需要与时俱进,每次都很想学好,但是翻开书来看的时候看不进去,或者看了前几章又想做其他事情,看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从这个学生描述的情况可知,周同学做事没有恒心,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学习想法较多,但目标不明确.

通过与成功者和非成功者的访谈,发现学生的内在因素是影响实践能力的原因之一.自我效能感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一定的影响,该影响强于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学习目标时,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规划,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自我表现效能感对学生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5讨论和建议

综合上述的调查结果,初步得出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原因,建议采取相应对策,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构建多元化、多方向的课程体系就是,根据学生自身实际能力素质发展需要和企业的需要,构建包括“基础”+“方向”两个线程部分,学生可选多个角色进行学习.构建的新的课程体系根据CC2005规划的5类人才,以我院为蓝本,构建课程如下:包括:①公共基础培养安排在大一大二开设;②专业基础课:③师范生必修课程:④模块教学:计算机硬件方向、网页制作方向、游戏开发方向、软件工程等4个方向.

2)帮助学生培养好的自我学习习惯

改革学习方式是人类进步的内在要求.过去的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机械重复、简单训练、接受学习.现在主张在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有效地渗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实践学习,简而言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在学生入学之后,应该帮助学生制定好课程学习计划.另外,充分利用短信平台,用S(短信)、MMS(彩信)及时提醒学生面授课、网上教学活动、考试等时间安排,采取移动学习的形式,对专业实践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碎片化”讲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结合专业特点,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和线下学习活动,活跃学习气氛,帮助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增强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多元互动”.具体措施是,多组织网上计算机程序竞赛、网上计算机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