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探究

点赞:17414 浏览:804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本节课的实施过程中,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与前所学的化学知识产生互动和对话.在教学后,对本节课的实施过程和达到的效果进行思考,以便逐步形成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最有效的过程与途径.

关 键 词化学教学结构模型化学学习

1课程实施过程

在高一下学期有机物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安排了一节有关分子结构模型组装的实践课.

第一环节,把上课班级的42名学生根据座位分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在规定的10分钟中合作组装成能想到的分子的模型,时间结束之后,每个小组的代表把他们组装的所有成果的结构简式写到黑板上,写出的数量最多的一组获胜.并由每个分子模型的对应组装者上讲台讲解组装的原理和展示组装好的模型.

第二环节,把课前准备好的一些物质的结构简式(除去刚才在小组合作成中已经组装出来的)写一个到黑板上,然后通过班级里的抽签系统,随机抽取两名同学,上台进行组装,用时少的一方获胜,依此类推.随后,又加深了模型组装的难度,这回给出的是分子式,而不是结构简式,对学生们的能力要求又提高了一大截,这就需要学生们熟悉掌握原子的成键规则,这样才能组装出符合原子成键规律的物质结构模型.在这个时候,亮点出现了,原来给出结构简式的时候,学生们无论快慢组装出来的都是同一种物质,可是在给出分子式的时候,两位同学居然组装出来的物质不同,具有不同的结构,而且完全符合成键规则.在惊讶过后,学生们突然醒悟,同一个分子式,不同的结构,这就是之前所学过的同分异构体的概念.通过实例的验证,学生们更能体会到这个概念的关键点了,那就是相同的分子式,却可以有着不同的结构.

第三环节,也是随机抽取两名同学,由第一次抽到的学生写出一种物质,由第二次抽到的学生根据这个物质组装出对应的结构模型.若第一名同学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一个前面未出现的物质或写出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则输掉这局比赛.若第一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来了,第二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组装出符合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则赢得比赛,若是没有组装出对应的物质或者组装出来的是错误的物质结构,则输掉比赛.前者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努力思索出复杂的物质,以难倒后者,后者也不示弱,快速提取每个原子的成键规则,争取最快、最准确地组装出对应的物质.

2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2.1合作与竞争并存

在第一个环节中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在有限的时间里聚集整个小组的智慧成果.在合作过程中集思广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在合作的过程中增强合作精神、团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不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在第二个和最后一个环节中,采用竞赛的模式,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争取到优良的成绩,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通过营造适度紧张的气氛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获得胜利和获得知识的喜悦.在这种氛围下产生各种问题意识,充分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快速寻求问题所指向的答案,并能准确分辨出正误.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是学生把思考和发现体验当作一种快乐,而不是强制施加,被动接受.学生要学会生存,就必须要适应社会,具备一定的竞争意识,感觉到危机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知识.但要注意,这种竞赛的模式不能频繁使用,如果组织得不好,不仅会失去其激励作用,更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适得其反.

2.2真知源于实践

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法是从做中学,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学生通过对分子模型的组装,联想到其中所包含的化学原理和化学规律,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将物质模型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型,把它纳入到已有的方法体系和认知结构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听过的很快会忘记,看过的有一些印象,做过的才能理解掌握.”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通过上课过程中教师对模型的展示、组装,或者通过多媒体展示的三维动画来认识物质的结构,而没有具体接触到,这样对知识的掌握是表面的,往往是昙花一现.看过了也就忘记了,而通过学生亲手制作的过程,就会把对应的知识渗透进去,深深地印入到脑海中,更易被学生吸纳.

2.3多元互动

在本节课上采取多元互动的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和谐的互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来引领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充分的互动、独立的思考和适时的自我调控改变原来被动的接受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有效地激发自身的潜能.从互动过程中积累知识,而不是上课的时候热热闹闹,等到下课后学生什么都不知道了.要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2.4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因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要让知识活起来和动起来.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让学生习得内在的原理和方法,并让学习内化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的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自主建构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应该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活动的促进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很好地发挥组织者和“导向”的作用.

中学化学教学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在此次实践课程教学之后,通过学生以后几节课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上发现,学生对于分子结构的理解更为透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样使学生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其在原有的知识范围和认知水平上自主建构知识,做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