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点赞:5790 浏览:2028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新课标正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行为、教学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走进新课程、亲近新课程,在探究中求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新课题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15-01

1面向全体小学生,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小学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另外,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引起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全体语文教师的重视.“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人文方面的内容.这些目标,应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在听、说、读、写的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逐渐养成,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读、选学、选做的内容,教科书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化.与自然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因此,应专门为学生推荐、选择、提供一些适当的学习材料.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励学生与教师的创新精神,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3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习方式,由过去的传授式学习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方式的改革是重要手段,或者叫必经之路.因此,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式,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语文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让学生去阅览室或图书馆自修;允许学生自主选修课程,除必修课外的活动课、选修课,应让学生自主选修,即使是必修课,其部分内容也应允许学生自主选学;提倡自主思维、独立思考,具有个性特色的思维特别重要,因为这样的思维往往具有创造性成分:提倡一文多问,提倡求异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和质疑品质,培养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4重视小学语文实践教学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小学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情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更好贯彻实施语文新课程、新标准,我们必须不断审视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