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党支部建制模式新探

点赞:25809 浏览:1195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伴随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带来了研究生党员比例的提高,加之研究生党员群体的特点和研究生培养的改革,都为研究生党组织建制提出了新问题.建制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教育、管理以及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党支部为例,试图通过对现行研究生支部建制模式构成特点的分析,探析研究生支部建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建制创新实践.

关 键 词研究生党支部建制模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整体数量逐年增加,研究生党员比例也有了较大提高.在普通高校中,研究生党员的比例一般在3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60%.研究生党员群体一般具有思想独立性、构成复杂性、活动分散性等特点,加之近年来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设置不断细化,新成立的独立研究院、中心繁多,就为研究生党建工作提出许多新问题、新思考.作为研究生党建的重要组成方面,研究生党组织建制模式对研究生党支部支部凝聚力、创造力的建设,支部日常活动的开展和特色活动的影响力和实效性,研究生党员积极性、主体性的发挥都会产生深刻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1现行研究生党支部建制模式构成特点及不足

在高校现行的研究生建制模式有:研究生、教工党员合并成立党支部;以年级为单位建立研究生党支部;以实验室为单位建立研究生党支部;以班级、社团、学生宿舍为单位建立研究生党支部.而考察北师大各研究生培养院系发现,目前采用的建制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按年级横向建制(166个支部采用)和跨年级纵向建制(38个支部采用).

1.1按年级横向建制模式

研究生支部独立设置,有利于研究生根据自身群体特点开展支部建设工作.以同一年级相近专业合并建立党支部,确保了合理的支部人数,又不至于割裂学院内不同专业研究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有利于研究生之间的学科交流.

尽管该模式被普遍采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1)支部数量多,规模大,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如笔者所在学校的教育学部,2010级硕士支部就有6个之多,支部人数超过30人的支部有5个之多.而文学院09级一个硕士支部,涵盖5个专业,党员30多人,众多的支部数量和庞大的支部规模影响支部活动的实效.(2)支部成员专业差异带来交流程度低.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除公共课外,研究生基本都呆在实验室或者自主学习,不同专业间的研究生交集少,相互之间并不熟悉,研究生党建工作较难开展,尤其是研究生新党员发展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较难进行深入的考察.(3)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选聘难.与单一专业党员构成的支部书记比,复合支部书记的能力要求将更高,需要他克服专业不同,人数众多带来的工作难题,打造活力、团结的支部氛围.(4)研究生专业教育与德育工作“两张皮”现象严重.由于研究生班级、党支部工作统一由学院党委负责指导,导师只负责自己的研究生业务指导,而对研究生德育工作介入较少,有的甚至泼冷水,导致研究生育人环节的脱节.

在横向建制中,还有部分支部建制与研究生班级的建制相结合,这样便形成了支部建在班上的类型.以北师大为例,有27%的支部建在班上.但是由于研究生班级是涵盖多专业的“大班”,上述问题依然存在.

1.2跨年级纵向建制模式

这种模式一方面为解决研究生德育工作与业务培养“两张皮”的问题提供了重要体制保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同一研究所研究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

但是部分研究所规模比较大,年级跨度带来了年龄跨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部的凝聚力.另外支部党员流动性大、不利于学生党员骨干的培养和研究生党员的发展培养.

此外,该模式中还有一类师生合并建立党支部,就是以研究团队(实验室)为载体来设置党支部.该党支部的书记由专业学术梯队中的党员教师担任,其他支委成员通过选举在研究生党员中产生.该模式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研究生导师由于科研、教学任务繁重,只能保证党员发展等常规工作的介入,并不能起到全过程的育人作用.


2研究生党支部建制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研究生群体特点因素

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他们属于高等教育的较高层次,整体上呈现出专业素养扎实、思想成熟,价值观较为稳定等特点,但也由于不同年级、专业、学科背景,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1)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影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具有专业性更强的特点,不同学科、专业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思维方法方面差异性大,对于研究生党支部的建制选择产生影响.一般而论,如有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学科梯队、充足的科研项目、丰富的试验项目和相对固定的实验场所的学科,则会选择纵向建制;实验性质较弱的学科则会选择横向建制.在横向模式中,专业的影响性更多地体现为将相近专业合并建设一个党支部.(2)不同年级的影响.研究生由于生理、心理都迈入更加成熟的一个阶段,受到的现实压力也更为多元,尤其在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方面,会有更多针对性的准备.由此,在有限的研究生求学生涯中,每一年都会被赋予特定阶段任务.“第一年忙学习,第二年找实习,第三年论文工作两手抓”可谓是他们真实写照.因此,同一个年级的学生由于拥有相同的关注重点,同步的学习和思想层次而更容易聚集.

2.2基于支部建设的因素

对于研究生党支部来说,它的功能应该定位于发挥同辈人的引领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广大的研究生群体不断追求先进.所以,在支部建制时,就必须考虑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具体应考虑以下两方面:

(1)党支部规模.一个党支部的规模大小直接影响着支部建设的方方面面.如果人数过少,虽然可以保证支部党员活动的参与度,但是活动难以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党支部的示范引领功能不能充分体现;反之,人数过多,支部规模过于庞大,也容易带来支部松散缺乏凝聚力等弊端.根据笔者就“适合开展支部活动的人数”这一问题在北师大进行实际调研后发现,选择10~20人的占41.8%;选择20~30人的占40.3%,大家都倾向于一种中等规模的支部类型.所以支部建制之初,对于各个支部人数的控制和平衡应予以关注,考虑到研究生阶段党员发展数量,一般在10人左右,因此支部初始人数为20人较为适宜.(2)支部活力.支部活力,属于一个定性因子,为了使其能有更为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在北师大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支部党员熟知度、活动出勤率、交流度、支书(支委)更换频率、积极分子培养等维度进行了定量考察.在问及“支部党员的熟悉度”时,有59.4%的党员选择了中等偏下的熟悉度,而其中所属支部建制类型为横向的占多数;有18%的党员认为熟悉度很好,几乎全部属于纵向建制支部.这说明了支部纵向较横向建制更利于支部成员的熟悉、了解,如果从支部成员间的熟悉度着眼,应该选择纵向支部建制.

在支部党员活动出勤率这一问题中,基本情况良好;在提到部分同学出勤率较低的原因时,有50%以上的党员提到“支部成员熟悉度弱”.这一问题同样反映在“党支部成员的交流程度”上,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交流一般.

在积极分子培养及党员发展问题中,突出的问题是党员发展名额分配以及党员培养考察.认为分配差异大,党员人数多的专业或年级优势明显占12%,选择存在这一问题的同学多属于横向建制的支部中.而从党员培养问题选择情况来看,如果联系人与发展对象属于同一专业,则培养效果较好,他们“见面的机会很多,上课、实验室、宿舍、生活中基本都在联系,”而如果是相近专业或者不同专业,则只能“与积极分子是定期约定见面或只在支部活动的时候了解情况”.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建制模式会导致积极分子培养及党员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所以在建制方式的选择中如何避免或者改善相关情况也应重点考虑.

2.3研究生培养管理带来的影响

由于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学习方式的特殊性,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方面也会呈现出相应的特点,由此也会对党支部建制产生影响.

(1)研究生管理方式.一般而言,研究管理方式是高校管理者实施研究生管理的手段,内容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日常管理.研究生培养作为大学教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学术性作为其鲜明特点.因此,研究生管理涉及的三个方面,均围绕提升学生学术能力和素养为旨归,但又各有侧重.教学管理以课程设置为核心,依据培养计划以年级横向进行组织;科研管理又由导师进行纵向跨年级组织;而日常管理因涉及层面多、内容杂,由班级和宿舍管理双向进行组织.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也是为研究生成长成才提供重要保障.因此党支部的建制也要充分考虑研究生管理方式的特点.(2)研究生德育.研究生德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是目前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工作方法传统、效果不显著,与教学、科研未能形成联动育人局面,尤其是研究生导师的育人功能以及班级、宿舍等环境育人的功效未能充分体现.而研究生党支部在研究生育人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具体实践者,理应在党支部建制时,通过建制方式的灵活选择,发现育人工作中的盲点,实现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高校生党支部建制模式新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工作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研究生党支部建制模式创新实践

针对现行研究生党支部建制模式出现的问题,结合研究生党支部建制模式的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以下研究生党支部建制补充模式.

3.1一年级支部按年级横向建制

根据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处于一年级的研究生在学习、思想层次上拥有更多的同步性,因此便可能拥有一个共同性的政治发展空间.基于此,一年级的支部按年级进行横向建制便能有效利用这种同步性,充分发展共同的政治发展空间,彰显党支部的引领功能.但在横向建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支部规模过大、容纳专业方向过多等问题,因此需要考虑专业相近、支部人数均衡等因素.

3.2二三年级支部按专业纵向建制

处于二三年级的研究生,根据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出现选择性分流现象,即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结合未来职业定位,分别进行有选择性的职前准备.由此便打破了一年级研究生拥有的同步性,出现了多元差异性.据此,二三年级的研究生支部,可以选择按专业纵向建制.一方面,由于属于同一专业,使支部内成员拥有一定的共性基础,有利于党支部凝聚力的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实现支部内高低年级的“传帮带”,有利于党支部优良作风的传承.但在纵向建制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党支部书记的选择和配备,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避免支部领导班子的更迭带来支部稳定性减弱的问题.

3.3研究生公寓(社区)党支部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寓宿舍在研究生日常管理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发挥研究生党员在公寓宿舍阵地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而将党支部建在公寓则是化解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北京科技大学积极探索实践的“以学院为条,以公寓为块,条块有机结合”的学生公寓党建新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将支部建立在宿舍里,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公寓文化建设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拓展,实现环境育人的功效.

3.4临时党支部

在新形势下,研究生执行临时任务的情况频有发生,应该据情况成立相应的临时党支部.如笔者所在学校,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成立奥运志愿者临时党支部,每年在新生军训团成立新生临时党支部等.此外,每年的应届毕业生中,均存在部分暂缓派遣的党员同学,由于工作单位未及时落实而成为流动党员.由此出现未按时交纳党费、未定期参加组织生活、甚至不能按期转正等问题.按照国家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学校可以保留其应届生身份一年,并可以托管其档案二年.据此,笔者建议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牵头,成立应届生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便可顺应形势妥善应对上述出现的问题.

本文为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学生工作科研课题“研究生党组织建制模式研究”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