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域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

点赞:5122 浏览:153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通识教育是国内外普遍认可的教育理念,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终极目标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核心目的.通识教育无论其教育理念还是教育目的,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高度的契合点,本文通过两者结合的途径的建设,以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加强对通识教育的政治引导,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关 键 词通识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育人

1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19世纪,当时很多欧美学者认为现代大学学术分科太过狭窄、知识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成为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人.通识教育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论衡》中说:“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在我国近代,梅贻琦先生较为系统的提出通识教育思想,指出:大学教育应通专结合,以通识为根本.通识教育是教育理念,是培养大学生的教育模式,是高校办学思想的体现,对大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将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

通识教育视域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通识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分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思想政治是以“两课”、形势政策课和法律课等课程为主体,融合部分人文社科类选修课、限选课和一切思想教育课程资源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其特点是集中性、普及性、主流性、鲜明性,学生能系统准确地获得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但其外在性和强制性的特点而受到部分学生的抵触,教育效果产生疑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主动性、多样性,高校把教育思想意图通过非直接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它以校园文化、学生课外活动等形式出现,起到在无形中育人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受显性教育产生的逆反情绪.隐性思想教育具有教育意图隐性化、教育内容丰富化、教学方式多样化等特点,能有效促进显性教育目标的具体实施,是显性教育的有益补充,更为重要的是能满足当今学生价值观多样化和教育需求广泛性的特点.

3通识教育与隐性教育契合的可行性

(1)教育目的的相同性.两种教育模式的根本出发点是相同的,两种教育模所要达到的教育效果是一致的,都是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通识教育终极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体魄强健、专业技能强、知识渊博、优良品格、善于思考和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全面”的人,包括人的身体、技能和品德等一个有机整体,大学教育目的就是要使广大青年打好基础、有较强的学习力、广阔视野、敢于担当的责任感,更好地怎么写作社会、建设国家、实现自身价值,首先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补充,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完整”人.就其教育目的而言,它与通识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

(2)教育理念的互通性.两者教育理念都强调“以人为本,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的教育培养模式,最终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尽管素质教育提出多年,但现代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仍存在浓厚科学精神,淡薄人文主义气息的现状,更为看重的是知识作为工具的作用,忽略人生价值意义的追问与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远高于科技的进步.通识教育的倡导与实施者则注重对人的价值的培养,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进而实现人存在的深刻内涵.同时,随着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推进以及胡景涛同志在清华建校100周年的讲话,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高校“三生”教育的培养,注重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注重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引导,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是互通的.

(3)人文教育的凸显性.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文理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致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隐性思想教育强调的是在综合知识教育中,突出思想性、主动性、拓展性,突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提倡人文精神.两者都高度重视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的内涵性,人文教育理念凸显.

4通识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途径

(1)以统一的价值观为基础.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本质体现,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识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同样必须共同遵守统一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等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广大青年,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和谐的校园制度的构建是一项纷繁而复杂的工程,应以为前提、公平为准绳,以塑造人、激励人为目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理念的结合与实施必将要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从外部环境、教育环境、学生思想等方面出发,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制订和完善各种行为准则、校规校纪规章制度和建立诚信档案等约束机制,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刚性管理手段有机结合,在科学管理中体现人本,在刚性制度中体现人文,才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以丰富活动为有效载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通过社团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网络阵地等途径和丰富活动的开展,能使大学生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得以显著提升.以实践的方式广泛开展课外活动,通过不同观念的交流、碰撞,真实人生体验,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并引发他们的改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促使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下归向健康、崇高与完善.

(4)以校园文化为外化形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外化形式,寓教育于其中.以网络、广播、海报等途径为阵地、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为切入点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