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影响因素

点赞:16255 浏览:702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首先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包括就业市场变动、高职学生的职业上升曲线、院校所在区域物流状况、院校行业背景、物流技术进步、师资和实训条件的限制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三点建议.

关 键 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就业;职业上升曲线;物流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Firstsomefactorsthatinfluencethecoursesetingupoflogisticanagementmajorwereanalysed,includechangesinemploymentmarket、risingcurveofoccupationofvocationalcollegestudent、regionallogisticsstatus、industrybackgroundofschool、logisticstechnologyprogress、thelimitsofteachersconditionsandtrainingconditions,onthebasisofthatmakesprehensiveanalysisandthenthreeadviceswereputforward.

Keywords:logisticanagementmajor;coursesetingup;employment;risingcurveofoccupation;logisticstechnologyprogress

物流管理专业是新兴的热门专业,目前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不少,但限于开设时间短等诸多原因,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课程如何设置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从几个角度分析课程设置的影响因素及其中的不合理现象,并提出建议.

1影响因素之――与就业市场变动趋同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影响因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物流管理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和本科院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依靠就业来吸引生源,就业是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在就业以及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之下,高职院校必须要确保就业率.因此其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都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而言也概莫能外,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及时调整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当然不论如何调整核心课程都是要保留的,因为这些核心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是多数物流管理岗位都能够用到的.比如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热门就业方向与对应的专业方向如表1所示.

2影响因素二――职业上升曲线

由于自身素质及学习基础等原因,一般来说高职学生工作后的起点较低,职业上升曲线比本科生更平缓,图1能够说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有不同的职业上升曲线.

由图1中能够看出,总体来看高职生由于职业上升曲线的限制,对战略规划与决策管理以及较为复杂的管理层次的知识能力需求较少,主要还是初级操作和简单管理知识,因此课程设置中此类“实务操作”性质的课程较多,而在本科课程中常见的规划类(如物流系统规划、交通规划)和数学及数据类(运筹学、数据库原理)的课程内容在高职层次课程中一般没有.同时,尽管有些课程名称高职和本科的相同,但是其讲授深度和内容相差很大.当然也会有少数的高职生其职业上升曲线也能达到甚至超过本科生的平均水平,但是课程设置针对的是大多数高职生,因此这少数优秀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学习需求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得满足.

3影响因素三――院校所在区域物流状况

不同区域的物流发展阶段和侧重点不同,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当中本地(或就近)生源以及毕业后留在本地(或就近)就业的学生比例一般较高,所以物流管理方向设置应考虑与区域物流发展形态及用人需求相衔接.以下通过表2来说明这一点.

4影响因素四――院校的行业背景

很多高职院校曾经附属于某个大型企业或者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因此相比本科院校其行业背景特征更加明显.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背景,这样能在就业、校企合作等方面占据优势(如表3所示).

5影响因素五――物流技术进步

从学科属性上看,物流管理属于应用性非常强的边缘叉学科,因此课程当中应该将最新的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技术涵盖进去,以帮助学生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并获得认可.尤其是对于高职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更是如此,因为高职毕业生工作单位多为民营企业,利润至上的观念和“跳槽”的高频率使得民营企业不希望招到“生手”,所以不能给毕业生像国企和事业单位一样长周期的“适应期”,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当中考虑实习课程和工作岗位的“接轨”.表4即说明课程内容应和物流技术进步保持同步.

6影响因素六――师资和实训条件的限制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课程(或某些课程内容)有开设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师资条件和实训设施设备的限制不具备开设条件.主要是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本身没有接触过实际的工作,仅凭临时的理论学习而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很难讲出来有用的知识,更不用说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能力;另一方面即便教师具备了讲授该课程的能力,但是该课程的实作性很强,不通过身临其境的实际工作环境的感知、实际设备和实际软件的使用难以掌握相应的能力.


7综合分析

综合上述影响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驱动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选择课程的最主要目的是就业;与本科课程差异化的因素是不同的职业上升曲线;选择课程的自身基础条件是院校所在区域物流状况及院校自身的行业背景;限制条件是师资和实训条件;同时课程内容要跟上物流技术变动的步伐.根据上述分析课程设置还应该考虑如下问题.第一,应注重物流教师师资的培训才能实现课程设置的初衷.上述分析提到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就业驱动”特征,需要根据就业市场调整课程结构,同时还要与新的物流技术保持同步,可见相比其他很多专业高职物流管理课程设置的变动性很突出,要求教师能够有充分的培训和再教育机会来保持与行业发展的同步.如果师资培训滞后,以上很多设想都难以实现.第二,逐步改进实训条件,增强实训基地建设.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相比,对实训条件和实训基地的要求更高.没有合格的实训条件,没有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实训基地,课程设置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当然相比校内实训条件的改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并充分利用好校外基地才是难点,这牵涉到政府的政策支持.第三,在一些共性问题上提供更多理论性的公共研究产品.对于物流管理专业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成长曲线以及物流管理领域的就业市场变动,本文只是做了定性说明而没有条件做数据调查统计和定量分析.但另一方面全国几百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真正需要此类研究成果,因此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