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6000米

点赞:4397 浏览:183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04年国内一著名军事刊物刊登了《猜想210――俄罗斯最新核潜艇揭秘》一文,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沉寂了长达10年之后,来自俄罗斯的一组泄密照片,则把这一型神秘莫测、若有若无的核潜艇再一次推到了前台,又一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这组照片,是在不同区域拍摄的一艘小型核潜艇,而这艘潜艇就是传说已久的210级多用途核潜艇,拥有超过6000米的下潜深度以及45节的水下高航速.

发展经过

上世纪80年始,苏联海军开始设计并建造新一代多用途攻击核潜艇,当时苏联海军希望有后续的型号来接替当时麻烦不断的“阿尔法”(Alfa)级.

从性能上看,“阿尔法”级是超群的――近900米的极限下潜深度,超过40节的水下最大航速.但高昂的造价(采用钛合金艇体,造价成倍增加),以及复杂异常的后勤保障(因为配备了大功率的液态金属冷却剂反应堆,为防止液态金属冷却剂的金属固化,在“阿尔法”级驻泊的西里察海军基地上建有一整套岸上设施供其使用.不仅有专门向艇上供蒸汽的锅炉房,还建有兵营,并驻泊有可以通过自己的锅炉供汽的驱逐舰.但岸上设施的可靠性较低,潜艇容易因为本身的热度变热),使得苏联海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但苏联海军对拥有类似“阿尔法”级这种超优异的攻击核潜艇充满了狂热的渴望.面对美国海军开始设计建造新一代“海狼”级攻击核潜艇,以及超级核航母“尼米兹”和它的后续舰,苏联海军也不能不作出回应,而且苏联海军认为,这个回应可以让美国佬吓得都不敢呼吸!

苏联海军计划该级攻击核潜艇的性能要远超“阿尔法”级,比如,下潜深度超过5000米,水下最大航速达到45节,静音性能最少要和当时美国刚服役的“洛杉矶”级相当,排水量则不超过“阿尔法”级(明确要求水下最大排水量不能超过2500吨).对后勤保养,则严格要求与“维克托”3(vⅢ)型相当.

1982年,苏联部长会议居然对这种科幻般的武器建造计划给予了正式批准.于是苏联海军用于代替“阿尔法”级的,新一代大潜深、高速度的多用途攻击核潜艇计划正式出炉.由于计划中的潜艇性能太先进,所以被列为苏联最高等级的军事机密,级别之高,甚至连苏联海军都没有几个人知道.

设计工作由孔雀石设计局负责,该局在俄罗斯国内被亲昵地称为“马拉谢特”(Malachite)潜艇设计局,其前身是位于列宁格勒的第143船舶设计局.第143船舶设计局的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3月,成立之初的人员主要是从其它舰船设计局抽调的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刚从大学毕业的优秀学员.总设计师为负责设计“阿尔法”级的罗明.由于有了“阿尔法”级的设计经验,而且整个设计团队的成员基本上是设计“阿尔法”级的“老师傅”了,所以进展神速.

1983年2月,方案设计已经全部完成.按照苏联的研制程序,方案设计阶段要制定完成艇的战术技术任务书,在图纸设计得到审核后,然后再开展技术设计.但这些都在第二年的6月全部完成,真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设计完成了,但建造却是另外一会事.虽然被列为最高等级的建造任务,负责建造的北德文斯克船厂调集了最有经验的建造工人与技工,并有苏联全国科研机构的支援,可还是进展缓慢.原因无它,就是因为性能太过超前,技术储备不足,许多技术还在试验中,不得不停下来等待.

首艇船厂代号为012lO,因此在单指该艇的情况下,苏联军方称为210项目(后文都将该级艇称为210级),属于苏联最高机密项目.该艇正式建造的时间为1988年,其实早在1985年就在北德文斯克船厂开工建造了.该艇的设计和施工过程高度保密,即使船厂高级管理人员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也不得进入建造该艇的42号车间,参与建造的相关工作人员及工程师需通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并被严密监管.

1991年苏联解体后资金匮乏,加上俄罗斯高层认为冷战结束,俄罗斯海军已经没有危险,所以该项目被终止.船厂曾试图吸引美国投资,将210艇建成纯救援型,但美国拒绝纯救援型方案.随后,在长达近10年的时间内,没有建成的艇体与大批待装的零部件和设备全部被封存.艇体被特别的蒙布遮盖,而且遮盖得特别严实.仓库与储存车间长期由俄罗斯海军与国防部特派的精锐特种部队联合驻守.驻守部队得到明确的书面命令:没有俄罗斯国防部长和俄罗斯海司令联合签发的特别通行证,任何人不得接近艇体与设备30米内,违者格杀勿论!


2000年普京上台后,在重整俄罗斯海军的口号下,210级潜艇被列为最高建造优先等级,另外得到这一殊荣的,只有视为国之支柱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这一突如其来的“大陷饼”使未完工的210项目得以恢复,俄最高层甚至一再要求加快进度.经过紧张地建造施工,210级首艇终于在2003年年底顺利下水.从建造时间来看,从1985年到2003年还没建成,除去苏联解体的1991年到2000年停滞的9年外,完成这型艇用了差不多近10年的时间.不超过3000吨的艇居然造了这么久,可见其工艺及施工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下水舾装之后,210首艇分别在白令海、巴伦支海、挪威及格陵兰海进行了长时间的各种相关测试,时间长达6年.2009年秋210级终于完成国家验收,2010年进入俄罗斯海军服役,艇名代号AS-12.北约迟至2011年2月才在卫星的帮助下,在俄罗斯一北极军港内,发现了系泊中的210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一直将其视作一级全新的常规潜艇,但最后得到确认,这就是传说中的210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

结构及性能

孔雀石设计局在设计210级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让其下潜深达6000米l就算采用钛合金艇体,最大的下潜深度从理论上讲也不过在1000~1200米左右,苏联的“共青团员”号核潜艇曾轻松达到过这样的潜深.至于更深的潜深,还没有攻击型核潜艇达到过.

如此大的下潜深度要求是空前的,这是因为苏联尝到了大潜深的好处.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潜艇专家坚持认为,下潜深度是攻击型核潜艇一项重要的战术技术要素.核潜艇加大潜深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可减少被反潜飞机上磁探仪发现的可能,而且钛合金又具有低磁性的优点,更适合建造潜艇:二是可利用水面舰艇声呐在深海的盲区,避开水面舰艇的搜索;三是可延缓螺旋桨空泡的出现,从而降低螺旋桨噪声:四是在遭敌深水炸弹攻击时,具有更长的机动时间,降低了潜艇被深水炸弹命中的可能;五是可以扩大潜艇坐沉海底的范围,以及通过反潜区的可能性.另外,用钛合金制造艇体,可以大大减轻艇的排水量.钛合金与特制钢相比,具有强度大、质量轻的优点,并且更耐海水的腐蚀.因此,苏联海军决定该级艇应该是钛合金核潜艇.经过反复计算及推演,最终孑L雀石设计局决定采用多球状耐压壳设计,双壳体的外层壳体仍为钛合金艇体,而内层壳体即耐压壳体的每个舱室设计成巨大的球体并将它们一一联接.所有的耐压壳均由钛合金制造,能独自承受巨大的深海压力,艇体外壳和球状耐压壳之间填充低可压缩性物体.

这是攻击型核潜艇第一次采用这样的结构,就目前俄罗斯海军使用的情况来看,总体还是符合其战术要求的,各项指标也达到计划书上的要求.

艇内的情况,目前俄罗斯海军没有公布.不过根据现在披露的情况来看,210级全艇一共分为六个舱室:艇首为武器舱,装有6具533毫米气动液压式多用途发射管,可以发射同一口径的鱼雷、水雷与火箭助推鱼雷.2舱为机电舱,布置了1台柴油发电机组和辅机.3舱为指挥控制舱,布置了所有的电子观测设备.4舱为反应堆舱,布置了1座155兆瓦的液态金属冷却剂反应堆.5舱为主机舱,布置了1台主汽轮机(功率为40000马力)和2台功率各为1500千瓦的汽轮发电机组.6舱为舵机和辅机舱,布置有单螺旋桨和2台功率各为100千瓦的辅助推进装置.

深藏6000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动化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其舱室的布置和“阿尔法”级基本一样,借鉴了“阿尔法”级的成熟经验.

210级首艇的早期半信息显示其工作潜深是2000米,但现在西方很多信息来源确认是6000米.目前其较权威数据为:艇长71米,艇宽约8米,吃水约10米;水面速度15节,水下最高速度达到45节(北约监测到为33节,但并不表示是其全速状态);标准排水量1390吨,满载排水量2000吨,艇员25人;在水下航速20节时其静音性能接近于海洋背景噪音,约为95分贝(和美国“海狼”级属于同一水平).

俄罗斯现在宣称210级只用来进行深海研究及救援.西方猜测其真正的用途可能有:1、攻击美国核航母:2、攻击美国战略核潜艇;3、进行情报搜集,连接海底电缆下载并传送信息;4、配合核潜艇行动,作为声学站干扰北约对本方潜艇的探测;5、在低航速下彻底无视并破坏北约水下监听系统(SOSUS)等.

武器系统

艇首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除管中6枚鱼雷外,还可携带12枚鱼雷备用.为提高装填速度,还配备一台多用途液压平衡式装置.配备的鱼雷型号包括新一代的UGST-80型重型潜用热动力鱼雷、UGST-90型重型热动力鱼雷以及TEST-90主被动声自导电动鱼雷.在执行布雷封锁任务时,不带鱼雷的情况下,可载24枚水雷.

210级采用了经过改进的,俄罗斯最新一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北德文斯克”级的作战指挥系统和自动化信息控制系统.作战系统主要用于武器控制.自动化信息控制系统则让210级实现了对导航、声呐、雷达、潜航深度测量、机械控制、电力等子系统的信息综合管理,同时也具有武器控制功能.其配备的综合信息显示系统可利用先进的作战系统来处理50个目标,跟踪其中的10个,一次可使用1~4枚鱼雷攻击其中1~2个目标,攻击准备时间小于3秒.而且该系统可通过参战潜艇的计算机联网,实现信息共享,以有效地攻击敌舰艇.

艇上配备了新一代综合声呐系统,有艇艏球型基阵低频主被动搜索和攻击声呐,能够在手动模式与主动模式间进行切换,具备同时分析、跟踪多个目标的能力.

该级艇还采用了改进的综合导航系统,并采用静电陀螺仪、卫星导航、I波段搜索雷达和电子对抗警戒雷达.另外还安装有测深仪、测冰仪、探雷和通信声呐等.

自动化设备

除自动化作战指挥系统外,潜艇操纵控制、动力系统、舰务系统都是全自动化的.艇上采用了先进的自动操舵系统,可自动保持艇的稳定航向和稳定深度.

艇的指挥舱内设有全艇状态控制台,控制台上的监视屏可以显示全艇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各舱室中的压力、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组成部分、绝缘电阻等众多信息,还可在控制台上发布命令.控制台上还设有电报式发文机构,用来下达命令和记录命令.全艇状态控制台内设置的文档系统还能够自动记录指挥部位的命令和来自战斗部位的报告.

动力系统

在与美国海军核潜艇部队的水下追逐中,苏联核潜艇部队深刻地感觉到,己方核潜艇的航速一定要高于对手.在无数次的水下演习与真实的追逐中,拥有较高航速一方对航速较慢一方有着非常大的优势.这一点在“阿尔法”级下水服役后,更为明显.

而美国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美国负责海军核潜艇发展的约翰福斯特在一次水下反潜对抗演习中,乘坐一艘“鲣鱼”级核潜艇对另外一艘扮作苏联核潜艇的同级艇,进行搜索与攻击.在整个演习过程中,约翰福斯特乘坐的核潜艇按演习方案,航速比“苏联核潜艇”低几节,结果艇长当着他的面,使出全身本事,无论如何努力,如何机动,都无法占据有效的攻击阵位.

这些真实的情况使得约翰福斯持下定决心,让正在讨论中的“洛杉矶”级核潜艇达到最少30节的高航速.要知道当时美国拥有30节航速的核潜艇真可谓屈指可数,当时最先进的“鲣鱼”级核潜艇拚了老命也不过刚刚到30节而已.

所以210级也被要求有和“阿尔法”一样的高航速,但考虑到实际情况,最大速度被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下40节(但是按45节来设计建造).为了让210级有如此高的航速,必须要用强劲的动力才行,而在可供选择的反应堆里,只有液态金属冷却剂(铅一铋合金)反应堆才能满足这样的需要.目前可以确定的是,210级采用了一座155兆瓦的液态金属冷堆.

该型反应堆是“阿尔法”级上采用的OK-550/BM-40A液态金属冷堆的大幅度改进型,也是半一体化反应堆,有3根蒸汽管路和3台主泵的一回路分流系统.由于铅一铋冷却剂极佳的传热性能和更低的中子吸收截面,其单位体积、重量输出功率要比压水堆高出许多,功率密度为普通反应堆的4倍,因而2lO级和“阿尔法”级一样具有极高的航速.

总述

在作战行动中,210级的深潜能力、非磁性艇体及艇体消音涂层的综合作用,可大大降低敌方反潜传感器的探测效率以及武器攻击能力.即使行踪被发现,210级的极限下潜深度也使西方反潜武器无计可施;就算遇到攻击,钛合金的艇体受到常规装药的鱼雷、深水炸弹直接命中或在附近爆炸时,生存能力也要远超过普通潜艇.

当时,没有一型反潜武器能攻击到潜深5000米以下的210级核潜艇,更没有一型核潜艇能达到同样潜深.而当210级用螺旋桨低速推进时,其噪声和当时现役其它核潜艇发出的噪声基本相同.这也为210级隐蔽无声攻击提供了前提条件.

有关210级的面纱,今天终于揭开了一角,更多的迷团还需要时间来解开,或者永远也不会解开.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