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在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

点赞:4635 浏览:118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我国“体教结合”内涵、政策沿革、类型

(一)“体教结合”内涵

有专家认为“教”指教育事业,“体”指体育事业,“体教结合”指体育依靠教育、依托教育来培养优秀运动员,实现竞技体育向教育回归;有专家认为“教”指教育系统,或者说各级各类学校、“体”指教育系统或竞技体育商业化时代的职业队,或者说竞技体育,“体教结合”指为实现“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运动人才,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以共同的目标为导向,通过整合两个系统的资源优势,提高效能,形成合力,共同培育竞技体育人才;有专家认为“教”指文化课学习,“体”指运动训练,“体教结合”是针对运动员个体而言的,即运动员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首先应该接受文化教育,然后才是运动训练.如虞重干、张军献提出体教结合是通过整合体育与教育两个系统的资源,提高效能,形成合力共同培育体育后备人才.

笔者认为,“体教结合”指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竞技人才.它既要求分工合作,又要求资源共享,在结构上相互依存,在形式上灵活多样,在广泛开展社区、群众性体育竞赛的基础上开展竞技体育,实现以体育和教育两家为主体,社会各界齐参与的培养体系.“体教结合”不仅重视竞技水平的提高,更重视个体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体教结合”下培养出的体育竞技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他们不仅是体育界的精英,还具有金融、法律或其他学科背景.“体教结合”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类型

“体教结合”有四种基本类型:(1)高校直接引进退役运动员(2)校体联合模式(3)高校直接招收现役运动员(4)一条龙模式.

二、美国“体教结合”

(一)美国“体教结合”培养模式

我们以美国篮球竞技人才培养来窥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貌.美国篮球竞技人才培养是以学校为依托,依靠小学、中学、大学业余训练培养出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美国的这种培养模式和中国一条龙模式相似.提到美国篮球竞技人才培养,大家一定耳熟能详NCAA.它是NBA的篮球运动员后备基地.美国从小学开始鼓励学生发展特长,重点中学要求学生必须有一项以上特长.这种政策使部分小学生喜欢篮球,进入中学,便加入篮球协会进行专项训练,高中阶段篮球水平达到相当高的水准.NCAA奉行学术水平等同性原则.不会因为你的篮球竞技水平高而放宽学术水平的要求.经过小学――中学――大学阶段的业余训练,很多学生运动员进入NBA成为出色的篮球运动员.美国篮球竞技人才培养是以教育为主的单一培养模式.

(二)美国“体教结合”的典范――NCAA

1、NCAA概况

NCAA美国大体育总会,1906年创设,历史超过100年,建立的初衷是保护学生运动员权利,重视运动员的学术能力与体育技能,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都在遵循协会原则的基础上自己创设规则,负责各自人事、业余体育、运动员招录、运动训练比赛季、经济援助等.

中美两国在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竞技体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NCAA与“体教结合”

NCAA是“体教结合”的支持者.NCAA的认为学生运动员首先是学生,重视学生的教育,而且NCAA麾下的学生运动员学习成绩往往优于他的同学.NCAA的一系列数据说明了美国在“体教结合”方面是领先.根据最近成功毕业率数据,一级别中82%的2004年入校获得新生奖学金的学生运动员获得学位.二级别中2004年入校的获得新生运动员奖学金中有73%获得学位.NCAA有组数据:男子篮球学生运动员1995年成功毕业率(GSR)为56%,2003年提升到66%,2004年提升到68%.NCAA“体教结合”措施:(1)重视运动员学术能力的培养,学术成绩不合格不能参加比赛(2)各个学校、各个联盟之间的监督与制衡第1条的实施(3)为吸引成绩优异篮球技术卓越的学生运动员,各个学校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减免交通费、住宿费等.美国学校非常重视校级运动队的建设,重视校际间的比赛,这些比赛可为学校争得荣誉,扩大学校知名度.


3、NCAA章程

(1)招生

NCAA资格委员会要求准高水平运动员必须满足:高中毕业;高中期间必须修完一定数量的必修课程与核心课程且成绩合格;SAT考试或ACT考试成绩必须达到最低分数线.经过资格审查的高水平运动员可根据NCAA发布的成员高校的招生人数每年的毕业率情况与高校接触,签订意向书.招生程序有四个阶段,段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甚至对学生运动员访问成员高校的次数也作了严格规定.严格的程序保障了学生在中学阶段正常学习.

(2)参赛资格

NCAA禁止把运动员当做获胜的工具,必须保证运动员的学业,并且对学生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和学籍管理均有严格的规定.大学生运动员最多只能代表一所大学参加四年的比赛.联合会要求成员高校为运动员学习成绩建立成绩档案,违背有关规定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NCAA用参赛资格促使学生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学术水准的发展.学生运动员必须满足规定的学习量,学习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否则不能参赛.在训练的时间上每训练时间不得多于20小时.只有业余大学生运动员才有资格参加某一特定运动员项目的校际体育竞赛.NCAA禁止学生与职业队接触、禁止学生参加推广活动,保持了学生业余运动员身份,保证了学生运动员的正常文化学习.

(3)奖励机制

成员高校对学习成绩和运动成绩都很好的学生运动员给予资助.资助以学年为单位,不合格者下一年度不享受此待遇.美国学费高昂,相当学生运动员要获得学校经济援助方能完成学业.严格控制奖励数额,防止学生运动员忽视学业.

(4)学校重视学生运动员学习成绩

成为NCAA一级运动员或在大学一年级享有运动员奖学金,学生运动员必须在八个学期完成16门核心课程:四年英语课程;三年数学课程(代数1或高数);两年的自然或物理科学(如果高中有要求含一年的实验室科学);额外一年的英语、数学或自然科学;两年的社会科学;四年额外的核心课程(从以上课程中选或外语、非学理的宗教或哲学);达到核心课程的平均绩点;SAT或ACT分数要达到平均水平.(5)资金保障与公益性

美国学校篮球队建设资金来源有多方面:门票收入、校友资助、学校拨款、联盟利润等.学校通过出版竞技体育书籍、画报、纪念品等获得经费.通过企业冠名获得不菲收入.NCAA的商业化运作,为学校发展运动队提供了经费保障.它收入的96%直接分配于第一级的成员或支持竞赛或用于有利于学生运动员的项目.它的收入有81%是电视转播权费用.高额的电视转播权费用揭示了NCAA商业化运作的成熟.

三、中国竞技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

(一)现状

我国竞技人才培养模式以业余体校――省队――国家队“训练网”为载体,以“三集中(食宿、训练、文化教育)”式业余训练――专业训练为主要特征的内向型、专业型培养方式.“训练网”模式产生二次就业一系列问题,中国竞技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向“体教结合”靠拢.

(二)弊端

“训练网”模式下培养的体育竞技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在综合文化素质水平方面欠佳,运动员有很强的体育竞技水平,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写作水平、外语水平等方面无法与高校毕业学生竞争.在体育竞技比赛中,需要运用各种能力,比如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策略思维.如果能提升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势必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由于综合素质比较低,运动员退役后面临二次就业.

(三)原因

其一、学训矛盾.课业压力重,很多中小学生要参加很多补习班,训练时间无法保障.小学、中学都是应试教育,家长老师重视学生的数理化成绩,而忽视对运动兴趣爱好培养与训练.

其二、经费短缺.在中国,财政划拨是学校运动队发展的资金来源.国家对教育系统的竞技体育投入不足.高校还有部分的体育维持费来发展运动队,而多数中小学缺乏经费,无力组建运动队.中小学场地、设施都不乏年久失修.

其三、生源渠道狭窄.由于我国传统实行“训练网”模式,有天赋的运动员很早被选入业余体校训练,流入小学、中学的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运动员很少.重点中学也只能从体校招“体育特长生”来提高体育运动水平.

其四、文化课程单一.业余体校在文化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水平普遍低于同等级别学校.

四、美国“体教结合”对中国竞技人才培养的启发

“训练网”培养模式是一种纯粹的体育竞技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忽略了个人的发展,运动员是为金牌而生的.笔者觉得应当改变这种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应当给运动员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他们有更多的个性发展,受到更多的文化教育.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小建议:

其一、转变观念.长期以来,我们坚持金牌第一,从而忽视了运动员综合文化素质培养.为了夺金,运动员每天坚持训练,纯粹的接受“训练网”模式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运动员除了体育竞技技能之外,在文化、社交等方面接受的培养是很有限的.当他们从体坛退役,当他们更多要接触这个社会时,他们是很难融入这个社会的.二次就业难的问题也将显现.

其二、竞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1.采用“一条龙”的培养模式.2.建立多元化的中小学评价体系.3.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国家教委应当在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中承接重任,我们的管理者要同等重视教育与体育,把学术考核和竞技水平考核同等对待.

其三、NCAA是全美规模最大的体育社会团体,有完备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透明的财政体系、学生运动员以教育为主、严格的监督体系、严格的参赛资格等皆是我国应当学习的.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应当被赋予更多自主经营权,赋予大学生体育协会更多的商业化运作,建立透明的财政监管制度,树立为学生怎么写作的宗旨,重视学生运动员的教育,在学习前人经验的过程中改进.

其四、加强中国体育运动文化建设.我们注重发掘孩子的体育天赋,让孩子发至内心的喜欢体育运动,建立我国特色的体育文化.

其五、在专业体育院校中加大文化素质教育的力度.专业体育院校衡量指标很多和体育竞技成绩相关,他们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投入更多,忽视文化素质培养的投入.管理层应当加大体育专业院校的师资投入,均衡各科目师资人才配备比例,使学生运动员能接受到更好的科学文化教育.

综上所述,中国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要注重“体教结合”,结合中国的国情与借鉴美国的经验,笔者支持“一条龙”培养模式,同时,考虑到中国国情,我们应当加大专业体育院校的教育投入力度,从而在整体上推进我国“体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