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点赞:12041 浏览:481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进程,一直关系着学校与企业的发展,该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出发,通过校企合作前景的分析,结合制约发展的矛盾,提出了校企合作在教学改革中的突破与创新.

关 键 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1-2674-02

Abstract:Theprocessofcooperationbetweencollegesandvocationalcollegeshasbeenthedevelopment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choolandenterprise,thisarticleembarkromtheputerapplicationtechnologyprofessional,throughtheanalysisoftheprospectorcooperationbetweencolleges,biningwithrestrictingthedevelopmentofthecontradiction,putforwardtheuniversity-enterprisecooperationbreakthroughandinnovationinthereformofteaching.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collegeteachingreformuniversity-enterprisecooperationinputerapplicationtechnology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校企合作是当前众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共同发展模式,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保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近年来都在推行项目化教学,与计算机公司合作共同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将成为日后发展的趋势.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互相协作、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模式,最终达到双方共赢的局面.

1校企合作模式前景分析

1.1校企双方迫切需要提升学生应用技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行业的专业从业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公司希望毕业生一参加工作就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从而省去员工二次培训所带来的高额成本,这样,如何保证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所需接轨将成为目前所有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方向[1].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仍沿用以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形式单一,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转变不能与企业需求与职业发展充分对接,跟不上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这些无疑削弱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了用人企业二次培养人才的成本.

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时必须与市场充分接轨,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的的合作关系.

1.2校企合作的发展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通过充分调研行业企业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创新,提高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进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一是与一些企业进行“订单班”培养,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二是实现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合作模式,促进校企双方资源双向流动,实现场地、设备、人才共享.通过实习、实训、实践等教学环节的设计,为在校生打造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结合项目化教学特点,在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引导学生完成学中做、做中学的培养模式[2].

2校企合作实际运行存在的矛盾与制约

2.1专业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实行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时候,往往由企业包办了整个合作过程,尤其是制定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教学实施方案等方面,这一点在某些“订单班”的培养上最为突出.这些情况放映了高职院校对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缺乏整体规划,造成了过分强调低水平的重复现象,也就是缺少顶层设计.另外校企合作所配套的各项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合作双方缺少紧密的过程控制,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合作中陆续完善.

2.2企业缺少主动参与教学的热情

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几乎都是各自为政,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发展情况对这一工作提供不同的支持.从国家层面来讲,尚未建立一套整体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同时也缺乏对应的配套政策及相关制度.这些造成了企业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参与热情不高,既不愿意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实习岗位,也不愿意派出技术骨干到学校中教学[3].因此各级政府必须积极探索校企深度融合机制,从政策的制定上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相关的帮助与扶持.例如减免税费、提供经济援助参与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学校与企业利益的协调,最终实现校企合作落地有声.

2.3合作教学缺乏长效机制

总管高职院校,大多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目前还很单一,合作的层次与水平也不高,参与教学教改的企业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仍需加强.这样造成了一方面计算机相关公司缺乏人才,一方面广大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此,必须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发展机制,例如优势互补机制、互惠互利机制、供需结合机制、动态更新机制等.只有这样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


3校企合作在教学改革中的突破与创新

3.1加强了教学能力与职业能力的融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根据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通过职业技能、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推动下,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例如学院先后与南方数码、东软、燕软等多家软件企业合作,推行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素质提高为主线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把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推广搬进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大学生学习与项目实际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双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教学与实训环节全面监控,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4].这些既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又为企业培养了合格的技能人才.

3.2课程开发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要求企业全程参与,并根据企业的动态发展及时修订.这种深度融合的方式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更有利于构建与实施“理论为基础、技能为核心、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分段培养、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生的学中做、做中学来实现应用技能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提升.例如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近年强调课程开发与企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先后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Ja方向、.方向的校本教材,通过教学计划的共同制定,明确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根据信息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时增加新的知识,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3.3提升合作双方的社会竞争力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让学校与企业在平等、互惠互利、共担风险上实现共赢.学校安排骨干教师下厂实践,安排学生集中赴企业实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教师具体指导相关教学工作,从而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水平能力.企业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员工技能培训,邀请学校骨干教师参与新产品研发、技术更新等工作,不但降低了企业成本,也为日后人才引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学校与企业只有互相依托、密切联系、深度融合才能共同发展,从而提高各自的社会竞争力[5].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发展的路依然漫长,在摸索中前进,在摸索中求发展、在摸索中求突破,相信随着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的加强,学校与企业都将迎来更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