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师知识结构

点赞:10164 浏览:436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建构主义的兴起和对知识的重新认识与界定,人们形成了新的知识观,而这种新的知识观又反映在有关中学数学的课程改革中.本文就在这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讨论了关于中学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并对“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

【关 键 词】新课程改革;知识观;知识结构;情感体验

1.引言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知识、教育知识等话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课程.在国内,只有以新的知识观为导向,重新审视教师知识结构,并建立起一套适合的教师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培养新教师,才能让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最基本最重要的乃是教师知识的发展.教师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状况,因此它是当代课程改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试图以新的知识观为理论基础审视中学数学教师实际所具有的知识,并建立起一套新的教师知识结构体系,从而为课程改革和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2.问题的提出

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专业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教师知识的发展.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专业化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知识成分相对完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能够随数学情境的变动而变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2].但在传统教学知识观的影响下,教师自身的知识似乎被忽视,传统的知识观所追求的知识是一套确定的、客观的、冰冷的概念体系,这种观念在教育中的表现集中体现在僵化、空洞的课程体系上.它把教师仅仅看作一种课程执行的工具,而把教师的知识看成课程的复写,忽视了教师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的价值[3].甚至不少教师自己也这么认为,认为教师的职责只不过就是原封不动的把现有知识结论传递给学生,至于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以及每个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和思考都可忽略不计.在这种知识观的支配下,许多人认为教师只要忠实地执行课程文本即可成为好老师.这种教师知识结构的理念必将阻碍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教师的成长.

随着建构主义的兴起,人们对知识重新认识与界定,形成了新的知识观,而这种新的知识观反映在中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整个中学数学教学是在进行初步的探究性、创造性教学活动.例如“课题学习”这一内容便是一个实验、探索、交流的过程,体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发展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仅是过程性的,没有亲自研究,体验的尝试,往往难以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思路和学生的问题,难以感受学生探究数学的体验.因此传统的知识结构观念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新教材的实施会起阻碍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学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以满足时怎么发表展的要求.

3.新课程标准对现代中学数学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基本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具备其他各种知识,因为数学教师不同于数学科研工作者,中学数学教师不是数学家,但他们应该是数学教育家.因为他们的责任是把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因而,中学数学教师不仅应拥有学术形态的数学知识,还应具备先进教育理念、数学史、数学方法论、数学实验、数学观、数学文化、数学应用等知识.中学数学教师的知识可分为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两部分.

中学数学教师知识结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学数学教师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所谓外显知识,也就是教师的理论性知识,通常可以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包括数学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法、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和一般文化等原理类知识.他通常停留在教师的头脑里和口头上,呈外显状态,可以为教师和专业理论者共享,是教师知识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是一个人要想成为中学数学教师的必要条件.

内隐知识,就是教师的数学观念以及由数学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技能等方法性知识,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知识,除了上述行业知识,还有情境知识、案例知识、策略知识、学习者的知识、自我的知识以及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解释和运用原则.它内涵于教师的外显知识的内部,它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的,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的理论,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动中,是外显知识的升华.

新课标在原有数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新内容,在处理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因而,我们要认识到,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师的数学科学知识提出了挑战,还要求教师具有数学史,数学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数学文化,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知识.另外,我们还看到,转变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标准倡导探究学习学习方式的采用,教师做教学设计要设计一个知识发生发展的可信过程.如果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仅是过程性的,没有研究数学的尝试,那么设计出来的课堂学习往往令人怀疑它是真探究还是检测探究.如果教师自身没有研究数学的体验,探索发现的体会,往往难以敏锐地察觉学生的思路和学生的问题,难以感受学生探究数学的体验.因而,新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不仅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还要有研究数学的经历.另外,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的宽广视野,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一般文化科学知识,并且突出强调教师的教育科学知识.

4.总结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智力开发者,一名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既要善于把数学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又要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现代中学数学教师应具备以下知识:(1)必要的数学专业知识,包括扎实的中学数学知识、必要的现代数学知识以及数学史知识;(2)数学教学类知识,包括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实验的经历、数学应用知识、数学教育学知识、数学心理学知识、对数学情感体验的经历以及一般文化科学知识.大量实践证明,在教学活动中,只有教师的各种知识相互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学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活动,教学中存在着广泛的对话.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各种知识之间常常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难以做细致的区分.只有教师的各种知识相互融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在备课时,常常不花过多的精力去考虑学科知识本身,而是考虑如何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其实这反映了教师自身知识的融合性,即当教师对这一专业达到娴熟的状态时,教师的知识是自动的,他在教学过程不需要过多的思考.我们之所以对教师的知识进行分类,是为了能给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分析框架,通过这一框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