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的策划

点赞:6149 浏览:209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把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看作一个过程,并对这个过程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基于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过程策划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改进措施,对于改进本科人才培养过程、提高培养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本科人才培养 过程 策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27-04

[作者简介]李燕,乔志杰,延安大学管理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是指将合适的、具备高中水平的人及相关资源输入高校这个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各种培养工作将其转化为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再输出到社会的活动.过程决定结果.把对结果的管理,转化为对过程的管理,是管理从片面性、单一性走向全面性、科学性的必经之路.把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看作一个过程,并对这个过程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培养工作的效率.过程管理的第一步是过程策划.过程策划致力于制定过程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程序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过程目标.本科人才培养工作过程策划,就是对培养工作的输入要素、运行程序及输出结果的策划.

一、普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策划的现状

(一)输入要素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我国普通高校目前的状况犹如一个人才加工厂.其输入要素除了作为加工对象的原材料(学生)外,还包括加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为叙述方便,笔者把前者称为原料要素,把后者称为资源要素.

1.原料要素输入策划的现状.普通高校的原料要素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招收学生,二是申报各类科研课题,三是争取特殊教育培养项目.

学生招录是高校最基本、最重要的周期性人才培养过程的要素输入.学生是高校存在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过程最主要的教培对象.学生招录是通过学生、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三方的共同策划、协作完成的,即高校申报各专业招生计划,教育主管部门审定和批准招生计划,生源地学生根据本地招生计划自愿报考.按照这种方式,各校基本都能保证招生数量,但被录取学生的志愿可能有差异.如有些学校第一志愿可能录不完,而有的学校却很难录到第一志愿的考生.而被录学生的质量则由考生成绩、学校的规模和所在招生批次决定.可见,高校自身除了根据既定的规模和专业结构拟定招生计划外,在学生招录这一输入要素的策划方面没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来说,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对研究型大学来说它是中心工作,对教学型大学来说它仅是促进教学效果的手段.在科研工作方面,普通高校除了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外,在项目的数量、大小(经费多少)等要素输入的策划方面也难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学校的既定类型和科研条件决定了这一要素的输入.

争取特殊的教培项目对高校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一要素输入几乎无须策划,完全由社会偶然因素或政府特殊政策引发.信息灵通的高校也许会有主动争取的机会,而信息闭塞的高校只能听天由命.

2.资源要素输入策划的现状.普通高校的资源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队伍、教师队伍、专业设置、研究生培养点、基础设施条件、事业性拨款和信息资源等等.这类要素的输入策划主要表现为政府及高校主管部门的用人计划和事业性拨款计划.高校自身的能动性作用很小.在教育产业化的影响下,各高校以独立法人资格,依靠银行贷款,在校园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扩大招生规模等方面迈出了较大步子,但也由此导致了部分高校债务负担过重而不能正常运转的被动局面,政府不得不出面化解债务,并叫停教育产业化.

高校资源要素的策划目前仍紧紧依赖于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的最高管理层,尤其是主要领导,基本是由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决定人选,甚至是全区域统筹选拔干部,行政干部到高校任职并不鲜见;高校教师招聘的具体事务由高校自行安排,但招聘的人数则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编制成了高校人力资源要素输入及其策划的主要制约要素.

其他资源要素的输入及策划情况与此基本类似:本文重点考虑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对于这个过程得以开展的体系.即高校自身的整体状况,因涉及管理机制、体制、办学宗旨等重大问题,则检测定是既定的,在这里不做展开说明.

(二)转换活动

转换活动是指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其策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人才培养工作所需要开展的活动及诸多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转换活动及其程序如图1所示.其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方面部分地反映了转化活动的策划结果,而其他方面,如身体心理、思想道德、创新能力等,虽在目标要求方面有所反映,但对实现目标所要求的活动及程序并没有做系统的整体策划.即涉及教学的活动较规范,教学之外的活动则不够规范.


(三)输出结果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输出的结果主要是本科人才.输出结果策划的主要任务就是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或者说高校所培养的本科人才应达到的标准.

本科人才输出结果的策划目前主要是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基本要求”的内容.确定这些策划内容的主要人员是各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的教师;策划这些内容的主要输入信息是学校给定的模板.包括有关课时数的硬性指标及相关院校培养方案的参考;方案最终由学校审批并使用.因此,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是不一样的,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也不完全一样.由此可见,各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的输出结果并无统一标准.

二、培养过程策划的问题

(一)输入要素策划的问题

1.原材料要素.非重点第二批次录取学生的高校在招录学生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实际录取学生的数量、质量与理想的数量、质量之间有一定差距.首先是第二批次招录学生的高考成绩明显偏低,这与普通二本高校自身的整体素质较低(与一本高校相比)高度相关.虽然高考分数不能完全反映招录学生的质量,但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是第一志愿录取率高低的问题.这个问题与招录学校所在的城市、自然环境条件及学校在考生心目中的印象、地位等诸多因素有关. 2.科研项目申报.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力争申报并获得较多、较大的科研项目,认真完成好项目研究,做出成果,对高校、教师个人来说都是名利双收的好事.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为争取各类科研项目已不遗余力.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普通二本院校的定位多为教学型,教学是最中心的工作,过多强调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研究,会分散教师的精力,甚至影响教师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投入,从而对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特殊教培项目的争取与此类似.

(二)转换活动策划的问题

转换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最关键、最复杂、最艰苦的工作.我国高校在总结人才培养经验,借鉴海外做法的基础上,确定了众多的人才培养活动内容,并对这些活动之间的关系、开展这些活动的顺序等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能有效维持人才培养有序开展的程式.这个程式就是各高校分专业制定的培养方案,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贡献巨大.但这个程式的策划仍然是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问题最多的方面.

1.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作用不够.在高校,这个程式现在叫专业培养方案,而过去叫专业教学计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原来的专业教学计划改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名称是对新目标的反映,当然需要新的培养转换活动及程序予以保证.但新方案中所策划的转换活动及程序并无大的变化,教学计划痕迹明显,无法保证新目标的实现.如方案除了能较好地保证专业知识教学效果及对这个效果的考核、测量外,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身体心理健康水平、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没有给予充分的活动保证,也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和方法.

2.转换活动重形式、轻实效.转换活动是具体的加工活动,加工的对象不是作为物的原材料,而是具有能动作用的培养对象――学生,每一项转换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学生既是这些活动的所有者(参与者),也是这些活动的顾客(受益者),学生对该项活动的要求、愿望是该项活动策划时就应予以重视的输入,学生通过活动得到的进步是该项活动策划和考核评价该活动效果时应追求的输出.现实中,有些转换活动学生不愿参与或逃避,有些活动学生虽参与了却没有发挥主体作用,收益不大.而学校却更多地是从秩序的稳定、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考虑问题,对学生的需求重视不够,导致人才培养活动形式多、对学生成才影响的实效少.

3.转换活动缺乏科学性.如哪些专业课教学完成后需要见习,见习后应开设哪些专业课,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顺序是否应该形成文件,都应讲清道理并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换等,但这些尚未做出明确规定.实习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各活动之间应是自然衔接,但现实中似乎许多活动均可独立开展,不知其前做了什么,也不知其后还应做什么,甚至这个部门搞了,那个部门还要重复再搞,缺乏策划的科学性.

4.个别重要转换活动实施效果较差.如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本是学生进校的第一项重要活动,但对这个活动的输出目标、输入要求、开展方式,所需资源、技术、人员等要素配置,活动的监督、检查、控制,效果的考核、评价等均无策划.正因为这样,一些校院在这项活动上走过场、搞形式,没有对学生成才产生积极作用.

5.对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活动疏于策划.这主要表现在学生考研、就业等方面.学校对这些活动没有统一策划和组织,基本上是学生在自主进行.因此,既冷了学生,也扰乱了教学秩序.其中对教学秩序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的就业活动.遇到大型人才招聘会,学生几乎全体参加,教学计划安排的教学活动却无人问津.

(三)输出结果策划的问题

本科人才培养过程输出结果策划问题,实际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策划问题.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策划依据不充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涉及的是本科人才标准问题,这个标准的策划依据涉及到学生、经济社会发展、专业技术、用人单位等诸多方面的各种要求.这些要求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调研,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科学调整人才标准.但高校对实际目标的策划仅靠少数人闭门造车,缺乏科学依据.

2.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策划与人才培养转换过程策划缺乏联系.培养目标决定培养过程,目标策划指导培养过程策划,培养过程策划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二者如果脱节,必然导致目标要求的形式化、虚拟化.

3.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策划定性多、定量少,难以定量测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是最终检验本科毕业生是否合格的标准,由于这个标准策划时定性多、定量少,也没有策划检验合格与否的方法手段,导致本科人才培养合格与否难以把握.

三、改进建议

(一)各类资源输入的策划

1.资源管理.对教师人才引进、专业增设、研究生培养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事业性拨款、各类科研项目等工作,要逐项做好准备工作策划(包括规划制定、计划的上报协调)、实施工作策划(包括组织分工、外部协调、争取主管部门支持等)和跟踪改进策划,保证策划的资源输入项目得到落实.为此,应考虑建设便捷通畅的资源项目信息渠道、亲密和顺的上下级对话交流渠道、敢打能拼吃苦顽强的资源筹措工作队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源管理是高校最高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只有不断提高高校自身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质量,才能创造更好的获取各类资源的基础条件.

2.积极开发关系资源.关系可以理解为相互关联的维系.高校与外部许多方面是有关联的,但如果不重视这些关联的维系,便会脱离关系.关联的基础是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基础是沟通与交流.认真策划好对外交流的点、线、面,形成有效的外部关系资源网,是利用好外部关系资源,获取其他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的有效方式.

3.策划好招生宣传活动.要在录取工作开始前适度开展学校宣传工作,让更多的考生了解高校的客观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报志愿,争取更多优质生源,增加高校招生的选择性. (二)转换活动的策划

1.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专业教学计划仅是为了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专业知识水平目标.对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目标,如道德素质、身体心理健康、创新能力水平等,要分别策划转换活动,明确这些活动的相互关系,并安排好它们的开展顺序.好的转换活动策划的结果可以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但这个方案应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所有活动的策划设计和实施安排,而不仅是教学活动.所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能仅仅依靠教学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门、科研、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部门都应参与其中,使人才培养方案成为指导全校各方面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样做并不会冲淡高校教学的中心地位,只会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所有活动更加规范化.

2.以培养对象为主体.学生应该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活动,圆满完成培养方案所确定的各项任务,但现实中的本科人才培养活动参差不齐,有些活动颇受学生欢迎,有些活动学生却坚决不愿意参与.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活动的策划对学生的要求考虑不周,没有从学生成才要求的多元性、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出发策划转换活动,导致学生的受益大不相同.因此,认真总结每一项转换活动的成败得失,广泛听取学生对转换活动的意见要求,坚持把学生的合理诉求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持续改进转换活动策划,才能体现学生在转换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3.合理策划转换活动顺序.人才培养过程是个大过程,其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小过程、子过程.这些小过程、子过程都是具体的转换活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如前一个活动的输出,往往是后一项活动的输入;又如一些活动之间相互独立,可以同时进行.正是这些相互作用决定了活动的顺序.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顺序形成了活动链和活动体系,活动链或体系中某项活动的不合理策划可能导致整条活动链或整个活动体系的紊乱,从而影响活动效果.因此,策划之前要把众多的转换活动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区分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无作用等关系,从而确定活动开展的顺序.

4.重要活动要单独进行策划.一些重要的转换活动若失效,会对后续活动甚至整个转换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某些重要的转换活动要单独策划输入、转换和输出环节.

5.增强对学生考研、就业等活动的策划.严格地讲,考不上研究生、公务员,找不到工作的学生不一定是不合格的本科人才,但合格的本科人才并非高质量的本科人才.考研、就业既是大学生们的自我诉求,又是将本科人才转化为专门人才的主要路径.因此,高校应对学生的这些活动给予支持.一是针对考研、考公务员的学生策划增设分类(或分学科)公选课教学活动.如针对学生考研分文理科或分学科(一级学科)报考,策划开设英语、政治、数学等公选课,对报考公务员的学生开设相关公选课,将这些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与专业课教学统筹安排.具体教学活动应单独策划,从师资、教材、教学地点与时间等方面出发,充分满足学生要求,并保证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学生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效果.二是策划建设学校猎职组织.猎职组织可以现存就业指导中心为基础进行建设,但其功能的设定不能仅限于就业指导,应更多地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怎么写作.该组织应掌握本校每一位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就业意向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理,选择相互匹配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并为双方牵线搭桥,促成用人协议的签订.高校的猎职组织不同于社会的猎职公司,应是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学校策划建设时应考虑其开展工作所必须的经费投入.既不收取用人单位的费用,也不收取求职学生的费用,才能保证该组织作为第三方的公正性和信誉.

普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的策划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才培养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输出结果的策划

本科人才培养输出结果的策划实际是本科人才标准的策划.策划这个标准的主体不同、依据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标准.本文所议的主要是以政府为办学主体,学校和政府共同策划的培养目标,要兼顾社会、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等各方面对本科人才的要求.笔者建议策划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定向培养学生的高校或自主培养学生的用人单位例外),分专业策划不同的培养目标.一是以市场对本科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策划人才培养标准.对于应用性强的专业可将符合国际惯例的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所制定的专业人才标准视为培养目标,并积极申请专业认证.其他一些专业也应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策划培养目标,并逐步向专业认证过渡.二是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目标策划对人才培养转换过程的决定性作用,以其作为高校“瘦身”改革的基点,革除高校存在的诸多与培养目标无关紧要的活动及相应的机构.三是培养目标的策划要尽可能定量化.积极策划高校毕业生合格与否的鉴定流程、方法、依据和定量指标,并尽可能地依托独立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第三方组织开展鉴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