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综述

点赞:25832 浏览:1189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回顾与梳理了国内关于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的研究现状,对照国外关于本科专业设置管理的相关研究,评述国内本科专业设置研究,并对未来本科专业设置管理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动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关 键 词 : 高校 本科专业设置 研究综述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关系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关系教育质量与效益.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得到了充分扩大.在当前形势下,保障与推动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有效运行,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学者们瞩目的焦点.本文分析国内外本科专业设置研究状况,将理论界对本科专业设置问题已经开展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提出下一步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

一、国内研究现状概括

我国关于专业设置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专业设置历史、专业设置问题及对策等方面,从制度层面研究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管理机制的较少;对“政府放权”必要性的论述较多;对“政府放权后”有效运行机制的研究较少.主要研究概括如下.

1.专业设置理论研究.

(1)专业设置的定义研究.研究者对于“专业设置”有不同的解释,赵婷婷等(2005年)认为专业设置主要指学校在学科专业内容和制度方面的建设,包括专业名称、内涵、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1].阳荣威(2006年)认为专业设置指高等学校专业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业门类的一种存在状态[2].

(2)专业设置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龚怡祖(2001年)提出专业设置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专业设置口径、方向、时间、空间四个维度进行了阐述[3];汤智(2003年)认为专业设置的实质是选择一定领域的知识组成一定知识体系从而培养人才[4].樊平军(2011年)从知识视野出发,认为专业设置实质上是知识的选择与控制过程[5].

2.专业设置历史与现状研究.

(1)专业设置历史研究.多以专业设置发展历程为主线,分析不同时期本科专业设置特点,如汪晓村等(2006年)分析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历史特点,提出新时期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重构政府、大学和市场三者关系,重视市场导向功能,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功能[6];刘少雪(2009年)对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制度的变迁过程及历史轨迹进行系统梳理[7].

(2)专业设置问题研究.研究者普遍认为,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存在重复设置、专业结构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根源是“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不足”.如周光礼(2009年)指出现行高校专业设置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到底是政府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管理[8];怡炜(2012年)建议政府留更多空间给高校,实施“有限政府”管理方式[9].

(3)专业设置管理问题研究.谭正航(2012年)从法学角度指出由于在设定政府与高校的权利与义务时,政府权力的开放性和义务的模糊性、高校权利的限定性和义务的不确定性,妨害了高校自主权落实[10];也有学者(兰利琼[11],2011年;线教平[12],2013年)从管理学角度指出必须构建政府、高校、市场专业设置制衡机制,相似度检测评价机构是保证教育主管部分更有效进行宏观管理、高校更有效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相应比较成熟的社会评估与相似度检测机构的监督,高校盲目设置专业在所难免;还有学者从组织形态和文化传统角度指出一些高校习惯于依据行政指令办事,集权化、官僚化管理倾向严重,对待权力的态度比较消极[13].这些多角度、多学科归因分析,为系统深入地研究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有效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借鉴.

3.专业设置比较研究.

(1)发达国家专业设置管理策略研究.基于我国本科专业设置的问题,有些研究者提出研究与借鉴国外高校在专业设置管理方面比较成功的经验,由此,出现一些介绍国外专业设置管理策略研究,如卢晓东[14](2001年)、纪宝成[15](2006年)等学者对英美等国家自主灵活设置学科专业进行深入研究;汪晓村(2008年)提出我国政府应借鉴国外经验,利用政策、法规、经济、信息等手段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高校应形成内部管理机制[16].

(2)发达国家专业设置管理模式研究.总结和介绍欧美国家专业设置管理模式的研究比较多.美国偏向市场模式,“美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主要在院系层面,院系教师集体拥有专业设置权力”[17].“州政府通过多种管理手段规范大学的专业设置行为,尤其通过设立高等教育委员会对大学专业设置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18].英国偏向学术权威模式,“大学自治和教授治校的学术管理思想在英国高教体制中根深蒂固地传承下来,不同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给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业课程”[19].德国偏向政府和学术权威混合模式,“在过去,德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和开设课程及晋升教授都必须经过州政府批准.现经过改革,将原来由州教育部批准设置学科和专业改为由专家评定设置,由专家组决定某个大学是否可以设立某个学科专业”[20].日本偏向于学术权威和市场混合模式,“传统日本学科专业设置特征是政府从宏观上发挥高校专业设置的主导作用,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自主权比较少.从20世纪90年始,日本政府主导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也在逐步调整之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是开始慢慢强化高校的办学自主权”[21].虽然国情不同,但国外本科专业设置权运行模式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具有一定启发作用,这些国家专业设置管理的具体程序、各责任主体的权力划分均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国外研究进展

1.专业设置历史与功能研究.

国外学者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早,且成果数量甚多.在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涌现出大批专业问题著作,如都塞(P.L.Dressel)及里查(D.J.Richard)的《大学专业的回顾与展望》(1970年)、麦亨利等(D.E.McHenry & Associates)的《大学专业的问题、变异与选择》(1977年)、法锐赛(W.H.Faricy)的《专业组合》、波而顿(C.K.Bolton)及波耶尔(R.K.Boyer)的《大学专业的组织发展》等.这些文献对高等教育发展变革、专业形成演变及专业设置的历史及功能的研讨较多,或者针对单所高校设置的专业或单个专业种类进行研究.实际上,早期很少有学者把专业建设与管理作为一个单独问题研究,通常把这个问题作为高等教育或大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研究. 2.专业设置管理问题与现状研究.


从最新趋势看,过去强调政府权力主导的德国和日本更倾向于进一步扩大高校权力,如日本希望改变一切皆由文部省官员主导的传统,强化第三方评价;但是美国学者对高校自由设置专业和课程表示了极大忧虑,如高等教育学习联盟主席罗伯特詹姆斯基(Zemsky, Robert)和国家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中心副主席琼妮芬尼(Joni Finney)(2012年)认为,由于美国高校在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的开设上“几乎什么都可以”,给予学生选择并变换专业极大的自由度,甚至可以自主组合、创造专业或方向,多数学生在海量专业和课程面前常常一筹莫展,带来“专业课程碎片化”,学生对本专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问题;走出困境,有必要对专业设置和管理进行改革,限制老师和学生在专业和课程上的选择余地[22].

3.市场介入高校专业设置研究.

美国学者对现有专业评估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如林赛伯克(Burke, Lindsey M)与斯图亚特巴特勒(Stuart M.Butler)(2012年)认为,评估和认证制度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应建立专业的雇主认可机制,认证机构声誉应由市场决定,而不是政府[23];席琳法黑(Fahey, Shireen J)(2013年)指出,高等教育应面向社会和未来设置专业,对专业和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持续评估和修正,而不是终结性论证[24].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国内外关于本科专业设置的研究存在较大差别,在研究重点上,国外研究关注于专业设置功能、专业设置的管控、市场介入等,国内研究关注于专业设置的历史与现状、专业设置的问题与自主权、专业设置的中外比较等;在研究动态方面,国外研究呈现出加强专业设置宏观控制的趋势,而国内研究正处于推进专业设置权力下放的层面;在研究视角上,国外研究较多地从课程、市场等角度切入,国内研究则基于政府放权的研究视角.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研究存在以宏观研究为主、微观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相关理论的系统研究等问题,国内外研究在内容、动态、视角上的差异,实质反映了国内外高校专业设置的社会环境差异,包括市场经济成熟度和影响程度的差异.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我们认为未来需要加强以下研究.

1.推动高校建立专业审查制度和市场适应机制的研究.

从国内研究状况看,大部分研究者认为“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不足”是关键制约因素,很多研究者提出政府应转变职能,扩大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随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的颁布,高校拥有更多专业设置权,关键制约因素不再是政府管得过多、过死,而在于高校没有建立起面向市场办学的适应性机制.高校作为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体,被赋予更多专业设置自主权,如何用好专业设置自主权成为关键,因此,下一步本科专业设置研究的重要方向是推动高校加强自律,建立严格的专业审查制度,同时,加强市场调研与市场反馈,建立市场适应机制.

2.推进市场介入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监督途径与管理机制的研究.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放权后,市场和社会的介入制衡有助于推动高校发展,从而更有效地为市场输送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怎么写作,最终形成良性互动.在国内目前研究中,有些研究者指出高校专业设置应面向市场需求,建立市场制衡机制,但往往点到即止,对于市场如何介入、其途径与机制如何构建等问题没有进一步论述,这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空间.市场介入高校专业设置是国外研究的重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内研究可以从借鉴国外高校市场监督机制入手,深入研究发达国家如何引入市场监督机制、如何保证委托机构或市民社会及公众媒体能够公平、公正、有效地监督高校专业设置,从而推进中国特色高校专业设置市场监督运行机制的研究.

3.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研究.

从趋势上看,扩大和落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反映,符合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求,是高校面向市场依法办学、增强办学活力的必然选择,放权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必然.按照伯顿R的国家权力、市场和学术权威的三角协调理论,高校既需要一定的自治权,又倚赖于所在国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介入.权力下放不是对高校放任自流,扩大高校自主权、减少审批的同时,政府应建立起必要的监督机制,这既是国际经验又是现实要求.因此,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研究应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4.进一步深入明确本科专业设置责任体系研究.

目前,部分学者已明确指出影响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政府与高校的权利与义务不确定性.在政府放权背景下,明确本科专业设置责任体系应成为专业设置管理中需重点探讨的方面.在此方面需深入研究政府、市场、高校在专业设置中的责任范围、履责程序和工作平台,明确政府、市场和高校各自的责任形式.特别是如何构建教育部、高校主管部门、高校三个层次在专业设置、调整与退出中的管理范围、管理内容、监督形式、审核方式与内容等各方面的权力划分、在不同程序上的权力边界,市场介入模式、程度、性质和组织方式及市场社会的参与形式与策略,专业设置管理信息公开与利用策略,只有明确这些内容,才能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设置管理的可操作性方案.

7(3):148.

[20]袁东,郭德红.德国大学改革新趋向[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1):88.

[21]贾汇亮.日本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改革的目标、策略及启示[J].教育导刊,2012(9):31.

[22]Zemsky,R.and J.Finney.“Changing the subject:Costs,graduation rat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rethinking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A].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Journalistic and Policy Perspectives from National Crosstalk[C].Ed.by W.H.Trombley and T.Sallo.San Jose,Cal.:The National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 and Higher Education,2012.

[23]Burke,L.M.and S.M.Butler.Accreditation:Removing the barrier to Higher Education reform[J].Backgrounder,No.2728(September 21,2012),pp.1-19.

[24]Fahey,S.J..Curriculum change and climate change:Inside outside pressures in hig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012,44(5):703-722.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我国本科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研究”(编号:2014SCGO87),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权力制衡视角下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