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

点赞:18222 浏览:814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实践和各方面配套保证.综合平台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和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保障.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土建学科的人才培养来说,结合自身特点,依托各种基地,推进综合平台建设,则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关 键 词 :新建本科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综合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2-0056-04

收稿日期: 2012-12-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项目“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B IA0800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地方院校土建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CIA090109).

作者简介:徐孝昶(1971-),男,江苏徐州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徐州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行政管理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国际教育新理念,已经成为高校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探索,认为初步形成了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为代表的五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1]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徐州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了学校个性化教育工作特色和成效.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基本内涵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一个课题,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当前,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愈加重要.自1952年至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由57亿元增长到95206亿元,增长了1670倍;建筑业从业人数由1952年的99.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043万人,增长了40多倍[2].《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教育培训规划》指出,江苏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迈进步伐加快,市场环境将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工程质量安全需要达到更高的标准,懂管理、会经营、熟悉国际惯例的创新型人才更为奇缺.中国大规模的建设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且当代工程大多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具有施工环境复杂、影响因素多等特点,迫切需要建筑经营管理人员切实提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迫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补充、更新、拓展知识,增强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实现建筑业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密集型的转变,使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尤为迫切.

实质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具有更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其一,从国际范围看,这是继学术教育(“第一张教育通行证”)、职业教育(“第二张教育通行证”)之后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中指出,当前,学位等于工资这个公式不再成立,人们希望高校毕业生应成为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而不仅仅只是求职者[3].其二,从国家层面看,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创新型国家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必然呈现出一种全面创新与艰苦创业的过程.其三,从市场要求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提出则有着更为直接的原因.我国自2002年以后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日益增大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驱动着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

创新创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和技术职业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道德素养,更重要的就是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与积极开拓的能力,根本上要具备获得“第三张教育通行证”的能力[3].与应用型人才相比,创新创业人才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自身特点:第一,创新创业人才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以及较好的开拓技能.第二,创新创业人才具备极强的艰苦环境适应生存能力.第三,创新创业人才是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的创造者.第四,创新创业人才从个体上来讲,提倡独立思考、弘扬个性、营造创新型文化,允许失败、允许探索、允许试错、允许纠错.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带来的就业结构改变、传统的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的深入反思和改革,从而积极应对新挑战的集中体现.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障碍,诸如: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方面存在的误区,创新创业理念还需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备,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现实需要,“双师型”教师匮乏等等.但更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新建本科院校尚未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平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这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最基本、最现实的障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积极探索搭建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平台,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坚实的条件保证,则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综合平台建设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综合平台是指为了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统筹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统筹课堂教学与实训实践环节,统筹校内校外资源所构建的交叉、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徐州市政府依托徐州工程学院成立徐州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此举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同时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综合平台.在实际运行当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拥有创新创业综合平台的重要意义.

综合平台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综合平台对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教学的支撑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综合平台是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要的优质资源,在人、财、物三方面的投入大,特别是实训中心、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基地、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等平台,具有设施先进、工程实训作用明显、科研水平高、学术和实践氛围浓厚等显著特点.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良好的实践实训环境平台提高工程实训水平,如何实现全方位向学生开放,发挥平台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将成为高校管理工作重点研究的方向. 综合平台是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平台聚集、培养和锻炼的师资队伍已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平台承担的科研转化项目为创新创业教学提供了重要经费保障,更为重要的是,综合平台对于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综合平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进一步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利用综合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强化动手实践能力;三是利用综合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实训实践基地,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以及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综合平台是凝练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可依托综合平台搭建的良好环境,强化各类平台的自身管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水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创新创业型人才独有的禀赋和特色,增强人才的竞争实力.

总之,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对于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乃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尤其重要.

三、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逐渐形成了综合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即按照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校实际,突出抓好三个环节(教育、管理、怎么写作)、四个阶段(孵化阶段、培养阶段、实战阶段、深化阶段),推进综合平台建设,基本形成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取得了初步成效[4].

1. 依托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搭建“意识培养平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

“第三张教育通行证”提出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与成功的企业家的理念,标志着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种全新人才观、质量观、就业观的诞生,但是这种理念还未完全深入到新建高校教学、管理、怎么写作的各个环节,还未深入到大学生心中.为此,我们结合实际,针对土木行业的艰苦性特点,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走访“社区怎么写作教育基地”以及工程施工现场,与建筑工人、社区工作者、部队官兵等深入交流沟通,增强了学生对于就业难、创业更艰苦的认知,树立职业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亲身体验吃苦奉献、艰苦创业精神魅力,从而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在大学阶段努力学习.

2. 依托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构建“专业巩固平台”,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基础

拥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前提[5].依托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引导、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创新应用能力.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拓宽,是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拿到的“第一张教育通行证”,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必须迈过的“第一道门槛”.我们积极支持、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研活动和专业学科竞赛,强化学生在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二次创新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在专业设计、知识转化、团队合作、职业行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夯实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基础.

3.依托实习实训基地,构建“能力训练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水平

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仅能够就业,而且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这就需要有很强的能力水平作为支撑和保障.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建立人力资源共享基地甚为关键.我们积极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能力实训平台.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将能力实训平台划分为项目、课程实训平台.项目实训平台将项目管理过程全部纳入教学过程,实现了对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过程的全程介入.教师通过平台,进行个性化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实现了对案例教学过程的管理.

4.依托人文素质培养基地,构建“素质拓展平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只有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应对各种复杂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在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构建素质拓展体系,在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拓展工程”和“心理素质拓展工程”,将素质拓展要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对成人、成材、创新创业精神的涵育,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在第二课堂方面,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鼓励学生有计划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辅助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步提高.

5.依托产学研合作基地,构建“应用实战平台”,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的职业准备

新建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创业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具备实战应用能力,是创新创业人才重要而突出的特点,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特色,更是能否办好特色鲜明的地方院校的关键.我们鼓励专业教师挂职锻炼,提高自身工程能力,同时带领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安排学生进入施工现场、通过顶岗实训,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增长创业才干.

6. 依托科普示范和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构建 “特色强化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竞争优势

创新创业型人才直接面对的是市场需求,需要具有错位竞争的“特色”优势.在徐州市地震局、地震学会支持和指导下,我们成立了徐州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及防震减灾志愿者站,针对国家重点抗震设防城市需要,组织广大师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开展防震减灾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在省、市建设主管部门支持下,成立建设系统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学生毕业前经过上岗培训,获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证书,具备毕业即上岗要求,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肯定.特别是对本地建筑企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推动了建设行业的发展.

四、结论

综合平台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其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保障和措施支持,依赖于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平台的保障、评价体系健全和完善.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变教育观念、准确科学定位、积极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建立综合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就显得十分关键.第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鲜明的创新创业人才质量观.要坚持应用性和差异性原则,突破传统的“标准件”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鼓励和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成才之路[6] .第二,要科学、准确定位,突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办学的区域性特色,特别对于土木工程教育来说,更要突出行业性特色,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以更好地怎么写作于区域经济和土木行业领域.第三,要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综合平台建设,积极构建以激励为导向的保障体系,制定一系列平台管理制度等,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工程实践教学能力设置专项创新创业基金,大力推行个性化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创造条件,确保综合平台的有效运行.第四,要积极面对市场,把市场检验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的检验标准[7].

;122-123.

[5] 朱韶平.虚拟实验技术环境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6):131-133.

[6] 宋思运.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6):11-13.

[7] 殷惠光,等.与执业资格制度相适应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11(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