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软件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

点赞:12274 浏览:48669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时代,现在大部分的学生已经不再面对能不能上大学的难题,而是需要面临上什么大学的选择.而我们的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出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正是针对普通本科院校的软件专业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讨论,制定适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从基础课、专业课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入手,提出合理的改革方法,以利于其更好的发展.

关 键 词 :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2

2013年7月1日,吉林省委省政府下发的2013第10号文件“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特色发展,加强学科专业建设.“985”、“211”高校彰显研究型特色,一般本科院校彰显应用型特色,高职高专院校彰显技术技能型特色[1].

目前我们的大学已经摒弃了精英教育的理念,进入大众教育时代,再也不会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了.197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70万人,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8%.199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8万人,录取人数160万人,录取率56%.201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15万人,录取人数685万人,录取率75%[2].

然而,除了各名牌大学和众多重点大学以外,相当多的普通本科面临的一个严峻形式就是所录取的学生起点较低,如果经过了四年的本科教育而没有一个质的飞跃,将无法和那些名牌重点大学的学生进行竞争,最终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因此,如何改革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素质,将他们培养成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改革研究势在必行.

一、毕业生学科水平现状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被戏称为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其中原因众多,高校的扩招,社会就业岗位的不足,造成了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毕业生本身的因素所影响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学科基础课程一塌糊涂,外语未过级,计算机等级证也未拿到,从而导致面对各种招聘基本没有底气,无法从容面对,就业时则“高不成低不就”.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首要任务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在“应用”上.因为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对而言起点较低,但又比专科、职业中专的学生层次要高一些,因此极易造成学生处于“高低难就”的尴尬境地,既无法与名牌重点大学的学生竞争高端的岗位,也不愿意放低姿态与高职技校学生一样去一线岗位就业.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应用型的观念,从思想上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和目标,认真对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重要性,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并在就业竞争中即可高成又可低就.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改革方案研究

(一)确定适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笔者曾多次参与制定本校软件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常见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常见的四年制培养方案,另一类是“3+1”模式的培养方案,由于学时、学分、周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这两种培养方案中,按照本科生培养计划的要求,其中有关专业方面的整个课程体系大约占68%,而其中大约32%是与专业无关的其它基础课程.从整体情况看课程体系分配并不合理,但是这符合本科培养的体系要求.那么如何在符合基本体系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专业课所占的比例,而其它基础课也不会减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方案[3].

(1)从减少其它类基础课所占比重入手

当然所采取的方法并不是删掉这些课程,只是稍微改变一下学习的方法,将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以大课集中选修的方式在晚间或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安排,以必修或选修的方式开设,最后以考试和修满相应的学分来衡量这些课程是否结业.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相应的压缩他们在整个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例,从而给专业课腾出一部分时间.另外,在集中设置大课时通过一些有吸引力的手段,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设置《哲学》课程的安排时,可以请一些政府或法律界的有识之士,他们即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成熟的社会经验,能够把课程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他们给学生讲讲在实际的社会生活工作中哲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和作用,从而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和理解能力.


(2)从提高相关专业课所占比重入手

由于前面我们已经压缩了其它基础课的比例,那么专业课自然也就提高了比例.在相应比例提高的前提下,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则将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的课程增加理论和实践的学时、学分,并制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来授课,而且设置期中考试,使学生不但从意识上还能从行动上重视这样的课程,从而对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并能在将来的工作中熟练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从提高实践环节的综合应用能力入手

在目前常用的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实践课都是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单独为这门课程所设置的,这样的设置虽然针对性强,但是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软件专业学生在某一学期同时学习了《Ja程序设计》与《SQLServer数据库开发》之后,可以将这两门课程结合起来综合开设一门实践课,时间大约3周~4周,前台使用Ja语言及相关框架,后台使用SQLServer做数据库,这样既完成了对这两门课程的结合应用,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各门课程的前后顺序及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来设置实践课程,从而从方向上确定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和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从学生入学抓起

因为我们的改革方案主要是针对普通本科学校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而并非是精英教育.因此让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就要有将来自己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前进的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它,从行动上去实践. 首先就要在入学教育环节高度重视,请专业培养方案执笔人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详尽地解释各门课程如何开设,什么时候开设,应如何学好这些课程以及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和应用等等.从而使学生对专业培养方案和目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确定了未来的学习方向,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次,邀请一些本校毕业后比较有成就的校友来现身说法,给同学们讲解如何在当前现实的环境下取得更好的成效,如何更好高效的学好专业课,如何将自己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如何在就业浪潮中迎头赶上,立于不败之地[4].从而使同学们对于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适应社会需求实时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通常情况下,某版人才培养方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不会被修改的,因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经过多次严格的论证的.而我们现在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习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是允许修改的.举例来说,软件专业四年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一个课程体系包括C、VC++和C#语言,如果学生在学习了C语言之后掌握的很好,则可以直接学习C#语言,将VC++语言面向对象的那一部分放进去讲即可,学时增加,完全可以不讲VC++语言,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更轻松的学习C#语言,而且能掌握的更加熟练,也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讲解.

(四)重视毕业设计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毕业设计是学生所经历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也是检验学生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学生的就业找工作也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通常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找工作或实习上,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是应付了事,根本没有设计出来一个符合要求的成果,更严重的是有的学生直接剽窃别人的设计论文.

普通本科软件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体现毕业设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首先明确毕业设计题目的性质,不能让学生选一些毫无意义的设计题目,必须是有针对性的,对自己以后工作有益的设计题目,或者是导师的实际项目及实验室建设项目等[5].其次是明确毕业设计各阶段的各项要求,由教师给出各阶段的成绩分数,最后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平时成绩部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监督作用,促使学生认真地去做设计.

只有真正地提高毕业设计的重要地位,重视毕业设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才能使学生在最后阶段有一个质的飞跃,在以后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总结

当前的社会人才辈出,竞争益发激烈,虽然普通本科学校的学生起点并不高,但是如果我们培养目标明确,对这类人才确定好培养模式,尽最大可能将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还是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够精益求精,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不忽视每一个环节,不放弃每一名学生,最终一定会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