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结构其培养

点赞:16721 浏览:710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就业市场和企业环境的变化对职业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学生可就业能力成为职业型本科院校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文献整理及调查界定了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结构的内涵,针对企业高管、高校教师及高校学生三个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得出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的重要度排序,并对受访学生个体特质与可就业能力认知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职业型本科人才就业能力培养提出对策.

[关 键 词 ]职业型本科可就业能力重要性认知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缪悦(1972-),女,湖南长沙人,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物业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管理、高等职业教育.(湖南长沙41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可就业能力的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项目编号:XJK011CGD013)、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物业怎么写作补救及其与业主后续行为意向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0C0431)、长沙学院2009年校级重点教改课题“实践教学视角下的物业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9Z006)和长沙学院2009年校级教改课题“职业化物业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与绩效衡量”(项目编号:09Y0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88-03

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改革步伐,从1999年开始,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急剧扩张,每年涌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随之增加,给就业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企业雇佣员工的机会日渐减少,员工职业发展演化为一种跨行 业、跨企业的动态自我发展,使得人们逐渐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竞争力和连续性.如何培养学生专业技 能,提高学生的可就业及终生就业能力,为地方及企业输送急需的实用人才成为职业型本科院校的重要课题.

一、可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结构其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际交往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可就业能力的概念界定.可就业能力的含义随着历史时期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20世纪初,人们把可就业能力简单地等同于是否具备就业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提出可就业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包含获得工作的可能性、工作可能持续的时间及工作可能获得的薪金,这将就业的质量与就业的机会同时涵盖于可就业能力之中.目前,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可就业能力是指某一段特定的时期,在劳动力市场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一组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特征,包括工作机会识别能力、职业获得能力、职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对工作环境的适应及自我调整等.可就业能力体现在动态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贯穿于职业的定位、发展及转换中.

2.可就业能力的具体内涵及构成.可就业能力是一系列与工作能力相关的能力集,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对从业者的可就业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目前,可就业能力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模式:英澳模式和美国模式.英澳模式涉及相对狭窄的能力集合,包括基本技能和工作技能.美国模式则将个人特质和价值观也囊括其中.这两种模式以澳大利亚的MKC(Mayer Key Compentencies)及美国的SCANS(Secretary’s 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为代表.MKC包括信息收集与分析、沟通、计划和组织、团队合作、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技术应用七种关键能力.SCANS基本技能包括基础技能、思考技能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强调诚实正直、适应性,工作技能包括资源、人际交往、信息、系统和技术,强调个人特质及个人价值观在可就业能力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3.可就业能力培养研究.SCANS倡导将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整合到大学教育的所有核心课程体系中.Smith和Comyn建议学校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应传授学生相应的面试技能、创造跟工作环境类似的实景场合,关注学生交际和沟通能力的提高,并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以提高他们对企业的感性认知,敦促其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及早规划.Fallows和Steven认为大学教育应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中,并注重对教师的评估.Zinser强调对教师的培训,认为教师是否接受职业与技术教育与其学生的可就业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教师参与相关培训能使他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附加更多的职业与可就业能力的内容.

二、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的实证研究

1.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结构由学生拥有的多种相互联系的可就业能力成分构成,且各项能力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本研究在上述文献整理及分析后,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交往能力、个人特质、发展能力五个层面出发,经过前期的问卷预测,筛选出17种可就业能力的子能力.基本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解决问题能力;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沟通与协调、团队合作;个人特质:勤奋、诚信、自制力、抗挫折力;发展能力:责任心、执行力、职业规划、创新能力.

学习能力是可就业能力的基础,具备良好的基本学习技能,有助于自觉更新知识结构和提升技能水平.作为职业型人才,技术应用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必不可少,丰富实用的专业知识、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方法及娴熟的计算机操控技能,构成了职业型人才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发现,“智慧”“专业技能”及“经验”只占成功的25%,其余75%来自于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人际交往及团队合作,可见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个人特质对于个人职业发展也非常重要,通过企业问卷的发放与分析整理发现,企业对于个人在勤奋、诚信、自制力及抗挫折能力上的重视超过了对于求职者专业技能的关注.职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想保持可就业能力,发展能力的获得及提升值得强调.

2.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的重要度排序.在确定了17项子能力内容后,我们形成了半结构化问卷,进行职业型本科院校学生可就业能力的重要性研究以及受访学生性别、年级、专业等认知差异比较.对于可就业能力结构重要性研究,根据前期问卷的发放,我们了解到不同受访群体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有意识地进行分类调查及分析,对湖南省长沙市企业高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以长沙学院、湖南商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等职业型本科院校为对象,向高校教师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份,向高校学生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回收254份.本次问卷所有问题均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备选答案采用Likert7分量表,1表示不重要,7表示很重要,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检验.为检验受访者回答的信度,在选项中有意设置反项问题,由此剔除部分无效问卷,得出结论之一见表1(仅罗列前三项子能力).

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层与高校师生对于职业型本科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中的各项子能力的重要程度排序不尽相同.企业强调责任心及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高校教师普遍强调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一观点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对其可就业能力的认知.高校学生关注与知识有关的内容,对于企业普遍看重的交往技能及发展能力的重视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上17项子能力得分均在5分以上,反映了前期预测筛选的结果.17项选择综合得分差距不大,说明5大技能对于即将进入职场的学生而言不可或缺.

3.受访学生个体特质与可就业能力认知的差异分析.为进一步了解不同个体特质学生对于其可就业能力认知的差异,我们针对高校学生群体发放并有效回收的254份问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得出结果如表2.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同学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及交往能力上的认知没有明显差异,但对于个人特质及发展能力的认知有所不同.其中,女生认为个人特质在可就业能力结构中的作用较大,而男生更加关注发展能力的提升;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重视专业技能对于就业能力提升的比重,而东部沿海地区的学生更具职业前瞻性,乐意在管理岗位挖掘自己的才能;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对于可就业能力结构中的5大技能重要性评价基本一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大四的学生对于发展能力非常重视,可能是因为他们经历了3~6个月实习的原因,考虑问题的角度与选择更贴近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可就业能力结构的倚重有所不同,我们将受访学生分为文科、理科、工科及经管四大类,理工科的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偏重明显,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普遍满意,而文科及经管类的学生有些迷茫,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似乎没有太多的含金量,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并认为提高交际技能对于提高可就业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有实习或实践经验的学生同样看重基本技能及专业技能的作用,经过社会的历练,能够更加全面、务实地考虑交往能力、个人特质及发展能力的提升.

三、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职业型本科人才可就业能力的培养

1.构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对于职业型人才,不仅要求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具备学科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既要重视专业理论课程,也要强化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并不断优化.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设置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能力和针对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专业方向课程适用于不同专业方向,专业方向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专业方向模块课程采用必修和自修(非选修)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力,也是对课程知识有益的补充和延伸.

2.倡导以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应遵循“加强基础、注重实践、突出创新、面向应用”的思路,引入实践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一,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适时调整教学课程与内容,优化核心课程体系.第二,注重可就业能力的培养.将可就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每一门课程、每一次课堂的教学中,在课堂上不仅注重理论基础的夯实,更有意识地将课堂演化为可就业能力培养的舞台,具体体现为在课堂上应着重培养:基本技能,教师采取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提高知识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任务小组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需求,通过学习分工、协调与合作,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及团队合作意愿;高层次技能,教师采用项目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以工作任务形式出现的实际的或虚拟的项目,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创新意识.

3.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应转变观念,主动走出校门,在人才提供、技术支持、科研转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怎么写作,增强企业的合作积极性.高校通过聘请企业专家为学生作相关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使学生及时了解、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同时,与相关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探索“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教学及企业实际,合理安排行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的时间段并相应延长毕业实习时间,以实习促就业,以就业带动新的实习基地建设.另外,要争取从教学源头上实现专业定位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4.创设有效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建立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可考虑制订两类质量标准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一类是建立校级标准考核体系,学校根据每个专业的技能要求制订技能模块等级考核方案,学生通过考试后由学校颁发相关技能模块考核合格证书;另一类是行业标准的考核体系,以专业模块为导向,引导学生根据专业方向选考相关专业证书.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学校通过引入第三方评级或社会评价系统,加强过程管理,采取任务策划、角色模拟、行业实践、调研报告等考评方式,植入教师考评、实习基地考评、行业证书置换考评、职业技能竞赛考评等多种考评主体.

[参考文献]

[1]汤美娟.澳大利亚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3).

[2]刘小平,杨淑薇.可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培养研究[J].软科学,2006(3).

[3]郭文臣,迟文倩,肖洪钧,等.可就业能力研究:价值与趋势[J].管理学报,2010(5).

[4]Fallows,Steven C.Building Employability Skills into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A University-wide Initiative[J].Education&Training,2000(42).

[5]HARVEY L.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

[6]Zinser,R.Developing Career and Employability Skills:A US Case Study[J]. Education&Training,20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