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对毕业生未来职业的导向之

点赞:9303 浏览:3495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就大多数毕业设计来说,其主要考察的是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多年努力所形成的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发现事实的能力、了解事物运行规律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的全方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他们之后的工作的良好展开都有重要的作用.接下来,笔者将就本科毕业设计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本科毕业设计对毕业生未来职业导向的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并联系实际设计过程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关 键 词 本科毕业设计 模式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Guidance of Graduate

Design to Graduates' Future Career

WANG Jianguo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Anhui 243032)

Abstract For most graduate design, its mainly on the period of undergraduate study at the school formed through years of efforts perception of things, the ability to find the facts,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how things work regular, hands-on skills, knowledge of the whole bearing applications and innovative ability, etc., these capabilities for a good job after they he launched an important role. Next, I will graduate many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design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design career-oriented model for the future graduates some research and contact the actual design process proposed solutions to problems.

Key words graduate design; mode; solutions

1.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的自我问题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由于其水平和专业层次的不同,所出现的情况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是上学时的最后两个学期.而在进行毕业设计的同时,很多学生也面临找工作和考研等诸多问题.学生要将精力大部分都投入到现实状况和学术研究的平衡当中.社会现实状况是,就业需求不符合应职人数,招聘要求过高等等问题都造成了学生本身就业压力较大,考研竞争的激烈给想继续深造的学生造成了诸多障碍;而在毕业设计方面,学生还面临着毕业设计不通过就无法毕业的压力.总之这些情况都使得实际设计情况不容乐观.

1.2 指导教师的问题

由于近年来接受大学教育人数的增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本身是十分固定的,因此就出现了一个指导教师带多个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现象.而且每个教师本身还要完成固定的教学、班级管理、科研任务等等,所以他们经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些内容上,也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也较少,毕业设计的整体水平也就无法保证.

1.3 校级的管理问题

校级管理问题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就时间安排来讲,很多学生需要在实习的同时专注于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虽然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现实工作和实际写作的相互结合,但是学生在面对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双重压力,本身又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进行论文撰写的情况时,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其次,关于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很多学校无法有效地衡量管理标准.这主要指的是,学校如果实行严格管理,一些学生就很有可能无法毕业,其之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受到影响;但是管理不严格,学生的能力又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所以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

2.本科毕业设计对毕业生未来职业导向之模式研究

2.1 联系毕业实习与职业方向,增加就业指导课程

学生进入大学接受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选择.但是近年来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让更多的学生在校期间陷入找工作的恐慌之中.因此,学校可以针对这一情况,增加就业指导课程,利用现实资料为学生进行就业分析,让他们明确学习的方向和学校教育的真正目的,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也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就业方向,给他们的毕业设计提供一定的选择空间.

2.2 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相结合,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针对性

很多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大部分都已经开始找工作或者已经开始工作.针对这一点,学校和指导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其自身就业实践之间的相互结合.即学生可以将自身在工作过程中所得出的经验或者自己将要寻找的工作以及今后的奋斗方向毕业设计之间相联系,增强其毕业设计的针对性.

2.3 提前进行毕业设计,给学生充分时间作准备

很多学校的毕业设计都集中在第七学期末和第八学期,这段时间内有的学生可能还需要准备考研、找工作、各种类型考试等等多方面的问题,多种问题的叠加可能造成时间上的冲突,因此学生真正专心于毕业设计的时间会较少,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综合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提前进行毕业设计,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准备,比如将毕业设计的时间提前到第七学期开始.这样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设计的完善和修改,提高整体的设计质量. 2.4 毕业设计与教师所进行的课题方向相结合

很多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的同时也在进行相应的科研工作.而且这些课题研究大都与教师的工作经验相关.为了达到有效指导的目的,教师可以将自身所进行的课题研究和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相互结合,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量,也相应地提高教师指导的实际可行性,学生还可以从指导中学到相关的工作经验.

本科毕业设计对毕业生未来职业的导向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就业指导课程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本科毕业设计对未来毕业生职业导向之具体方案

3.1 选定题目阶段,多方查找资料,结合自身实际

选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根据多年学习经验和自身所查找的资料确定毕业设计将要研究方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一,要将题目和指导教师意见相结合.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虽然对题目有了一定的把握,但是与学校要求可能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在教师意见基础上对题目做一定修改.第二,所选题目和学生自身的实践经验要具有一定的联系.大部分学生是在毕业实习期间进行的论文选择.因此他们都可以选择与当前职业相关的内容,增强自身毕业论文的指向性,同时也借助于所查找资料为今后工作积累一定经验.

3.2 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阶段,根据题目确定提纲结构

题目选定之后就可以进行相关的资料查找,并确定提纲结构.因为这一过程不仅关系到学生所确定的题目是否具有可研究性,还关系到他们的论文写作的创新度体现、知识综合能力体现等等,因此应该被给予高度重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论文文献,综合多方的资料,力求让所撰写的提纲逻辑性较好,框架也较为合理.

3.3 具体写作阶段,尽可能全面地利用理论和实际经验

当论文题目和提纲都已经确定之后,接下来就进入实际的写作阶段.首先学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正视自身的写作内容.这也就是说,学生需要调整好自身的态度,尽可能积极、认真地对待毕业设计.其次,毕业设计的主要要求是具有较大的指向性、能够体现学生的联系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习经验来进行写作,比如自己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所采用的解决方法对自身有什么启示或者通过资料查找寻求到了相关问题的其他解决方法等等.这样不仅增加了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储备,而且有助于发挥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探索和总结.


3.4 论文修订和答辩阶段,加强与导师联系以及对自己写作内容的理解

在论文初稿完成之后,主要就是结合教师的指导进行论文的修改并准备最后的答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加强与导师的联系.实际的论文写作当中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学生整个写论文的过程与导师都没有及时联系,这就可能导致学生所写内容与教师要求不符,论文的修改需要多次反复,甚至还会影响其答辩过程.所以,学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和修改过程中都应该注意与指导教师及时联系,多听取教师的意见,结合自身的体会,让整个论文撰写过程较为圆满,同时也为答辩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语

学校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观察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是否已经具备迈入社会的能力.因此,毕业设计的模式需要结合对学生未来职业的导向性进行相应的转变.学校、教师和学生本身要有将实习工作和毕业设计工作相互结合的意识,尽可能增强毕业设计的目的性和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