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与教学改革

点赞:16885 浏览:718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调查和实践教育的方法,从当前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入手,以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超前的改革发展意识,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关 键 词 :旅游教育 课程体系 优化设置

在高速发展的旅游业背景条件下,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研究已成为一个极具现实和理论研究价值的焦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课程结构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开发出符合旅游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推动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对现行课程体系的整体评价

课程体系是为人才培养怎么写作的,课程体系的完善、合理与否,在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与那些相对成熟的专业相比,旅游管理专业起步较晚, 而且现行课程体系在旅游业大发展态势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目标模糊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主要表现:为旅游行业培养什麽类型的人才(是面向市场的怎么写作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目标定位不十分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二)体系欠缺科学性

课程体系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显得零散而不成系统,反映到课程设置上导致许多课程在内容上或重复,或缺漏,在课程结构上或顺序错乱,或轻重颠倒,课时比例分配不完善,课程时序衔接错位,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

(三)学不致用,能力不强

已成为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面对就业时的最大困惑.由于旅游人才培养(教育)与市场(产业)需求相脱节,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不能有效地对接,有些实践操作技能的实习课程流于形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等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造成旅游人才短缺与旅游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境地.

(四)特色不明

体现在课程设置上的不统一,特色课开设的贫乏.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13门主干课程,在不同院校的开设程度不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存在很大差异,从中反映出各旅游院校之间缺乏统一的体现专业特色的主体课程,没有形成明确的核心学位课程,影响学生专业特长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目前许多高校(包括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少体现地方特色的乡土旅游课程和教学内容,学生毕业后岗位适应期较长.

二、课程体系存在问题成因透析

鉴于对现行课程体系的评价,反映出的问题是急迫的,究其原因可概括为:

(一) 课程设置理念滞后

我国旅游院校教育走的是一条“外延式”发展道路,而非“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大多数旅游院校采用的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基本没有结合本校和本地区的实际状况,人才培养目标的抽象化和模糊化延续到课程体系设置中,使得课程设置抽象和空洞,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现行旅游高等教育已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时怎么发表展的问题.

(二)专业设计口径过窄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多是以专业课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模式来组织教学的,专业课程总量占据的比例较高,但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课程及拓展专业的课程较少,学生选课余地小,加之许多旅游院校都是其他专业、学科转轨而来,因而各校的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都带有所依托专业的痕迹,课程设置十分混乱,旅游专业特点不突出,偏重理论缺乏应用性,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既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就职发展,也难于应对日益变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知识交叉性职位要求,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大多数高校旅游专业仍然困于传统的经院式培养模式,进行的是以学历教育为本位的理论化教育模式.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造成了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基础性知识偏多,应用性知识偏少的不良局面.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采用了通用教学计划和理论教材,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断层脱节现象严重,而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管理能力关注不够,导致学生所学与社会所需发生错位,最终势必影响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实践教学环节弱化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课程来设置,形式化明显,突出表现在:一是实践学时不足,旅游本科实习多为2~3个月,最多半年,二是实践内容不到位.学生到企业实习多是充当劳动力的顶岗实习,无法进行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而且大多数旅游专业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属于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因忙于写论文和找工作,根本无心实习,使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五)旅游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目前国内不少旅游院校的教学依然沿袭“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大班授课,从理论到理论,平铺直叙,苍白无力,专业教材的内容及科目编排未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学习过程中,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对幻灯片、视听、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应用略显不足.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通过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明确定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决定着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从培养目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确保旅游人才的高品质并支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既可以和市场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正确的供给关系,同时也能够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搭建学以致用的平台.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辩证统一的原则,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怎么写作意识的复合型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二) 找准市场需求切入口

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否能适应旅游行业发展,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决定着高校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是旅游高等教育主动怎么写作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社会发展需要、企业经营活动、学生个性特质等因素有机结合,克服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缺乏关联的弊端,从生涯规划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完满性发展,从而形成人才培养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双向互动.

(三) 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是一个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由各相关课程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根据“公共基础课+学科类课程+职业(专业)应用课程”的课程设置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公共基础课是指教育部指定的通用课程,学科类课程是指旅游管理专业所在的工商管理二级学科下,整合本学科涵盖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的可以进行专业转换的背景知识结构课程,职业(专业)应用课程是指针对学生毕业时明确的、实用的职业就业课程,强调实用性、技能性.要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果断删除陈旧、重复的课程内容,防止“因人设课”和“无师不设课”的情况,努力形成结构全面、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课程的设置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前沿性,一方面使得基础知识的传授全面扎实,符合学习规律,另一方面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优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拓宽专业口径,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第三,细化、深化专业方向,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突出不同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突破过去专业方向的单一性、单调性,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内容研究空间.第四,鼓励学生增修人文类课程,拓展专业视野,提升人文素养.第五,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有关课程整合、衔接,使具体的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同步,实现人才培养的“即时适应性”.第六,强化教学管理.对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案内容实施有效的动态评估、监测,使完整、科学的教学布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与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旅游管理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形成多元化的课程实施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它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活动体系.旅游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强的专业,更是一个与旅游业接触紧密的专业.旅游高校主动加强同旅游企业的联系,把课程的安排与当前的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紧密结合,更新教学设备,活化教学手段.授课形式上,以师生互动为特点,灵活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网上论坛、专题报告等多种教学方式的交叉应用.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力使用校园网络信息资源,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课程理论、景区状况和企业案例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互动式教学.


(五)多渠道引进、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学的基本前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旅游人才质量提高的有力而直接的保障,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实施课程体系优化的关键.一方面要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可有计划的委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旅游院校进修学习,鼓励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实习、交流,使他们能深入到旅游实践的第一线,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也可聘请同行中的专家、优秀教师及企业中的技师到学校教学,形成一支专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使行业、企业的信息、案例能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应用.同时,专业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积极构建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加强科研能力培养,以科研促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相长.

基金项目: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