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系生物信息学二级学科

点赞:23453 浏览:1072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学科门类(二级类):农业工程(0819)

2016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本科)

团队名称: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任文涛

所在院校:沈阳农业大学

推荐部门:辽宁省教育厅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

二○○九年四月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检测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16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1.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

农业机械化是在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贮藏,运输等生产中使用先进,适用的机械装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技术保障,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物质基础,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本专业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生产和社会需求较强.目前,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正向着以系统控制理论为核心的"机械-电子-液压-气动"相结合,系统化,智能化和以3S技术为核心的"精准农业"与"系统自动导航"等方向发展.

2.本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专业的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改革为突破口,扎实地开展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3.本团队建设的基本情况

制定实施了结合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形成了老中青结合,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团结奋进,是一支具有很好"传,帮,带"氛围的教学团队.本团队由7人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1人.成员的平均年龄是38.4岁,其中50岁以上1人,40-50岁2人,30-39岁3人,30岁以下1人.成员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具有硕士学位者3人.团队中,有1人在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有1人正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3位具有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其中1人将于2016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其余2人计划于2016年获得博士学位.1人将于2016年7月赴日本进修学习.本团队的7人中,有3人主讲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有3人主讲本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1个助教正在准备主讲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团队中有1人成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为沈阳市三八红旗手,4人获校青年教师优秀课一等奖,2人是校十佳青年职工,4人被评为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其余均为良好.

4. 团队带头人简介

本团队带头人任文涛教授,负责团队的总体规划与建设,同时负责专业课师资队伍及相关建设.任文涛老师1983年沈阳农学院农机化专业本科毕业留校任教,一直从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和农业机械化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5年晋升副教授,2001年晋升教授,2002年被遴选为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1997.10-2006.4期间曾兼任沈阳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2006年4月至今任工程学院院长,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辽宁省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农业机械化实验室(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机化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委员会理事,沈阳市政协委员.1985年以来一直主讲本专业主干课程《农业机械学》,曾讲授过本专业的《农业机械试验设计》《专业英语》《机械系统自动控制》等课程.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建设《农业机械学》课程已建设成沈阳农业大学精品课,指导本科生完成的创新设计项目分别获辽宁省第1~6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有8名本科生参与的2个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有3名本科生在校期间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主持完成了6项相关教学研究课题,其中"农机化专业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研究"等2个项目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要完成的1个项目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参编的《农业机械学》教材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和辽宁省优秀教材奖.科研方向是水稻节水种植技术及其机械化.主持完成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水稻纸膜覆盖种植技术及其作用机理"等2个项目经过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纸载体绳播种植技术关键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等5项科研课题.

4. 团队成员简介

(1)赵凤芹教授

赵凤芹教授,在本团队中主要负责本专业的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和《机械工程制图》等基础主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赵凤芹老师1989年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从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和农业机械化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2002年获博士学位,2000年晋升副教授,2005年晋升教授,2003年被遴选为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2006.4-至今任工程学院工程技术教研室主任,工程制图课程组组长.先后获得沈阳市科教文卫工会素质提升标兵,沈阳农业大学先进教师,沈阳农业大学教学名师,辽宁省精品课主持人.1989年以来一直主讲该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工程制图》,曾讲授过该专业的《计算机绘图》,《农业物料学》等课程.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建设《机械工程制图》课程已建设成辽宁省精品课,指导本科生完成的创新设计项目获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三等奖1项,校级竞赛一等奖1项.带领15名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三维数字建模大赛UGS Solid Edge杯技能类辽宁赛区比赛,9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同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主持完成了3项相关教学研究课题,其中"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工程制图课程重新定位的探索,研究与实践",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主编及参编教材6部,其中主编的《机械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材获"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科研方向是农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主持及参加省级以上课题6项.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2)张本华副教授

在本团队中负责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理论力学》和《现代测试技术》等专业基础主干课程的教学和建设工作.张本华1995年本科毕业留校任教,1999-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2002-2007年攻读博士学位,2016年1月起进入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2004年晋升副教授, 2005年被遴选为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2006年获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主讲该专业主干课程《理论力学》和《现代测试技术》等课程.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建设《理论力学》课程已建设成沈阳农业大学精品课,指导本科生完成的创新设计项目分别获辽宁省第1~6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主持完成了3项相关教学研究课题,主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理论力学》,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2部.主要从事农业机械系统动态试验与分析领域研究,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加各级各类课题十余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国家专利2项.

(3)辛明金副教授

辛明金副教授,在本团队中主要负责本专业的《畜牧机械设计》和《农业生产环境控制工程》等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培养.辛明金副教授1992年7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专业,留校任教,1999年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6年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被聘为讲师,2002年晋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农业机械教研室主任.主讲本专业的《畜牧机械设计》,《畜牧工程及装备》,《农业生产环境控制工程》等课程,其中《畜牧机械设计》2001年被评为校青年教师优秀课.参加完成的教学研究项目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指导学生完成的科技创新项目获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校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参加了由任文涛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攻关,沈阳市科技计划等5项科研课题,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参编《农业设施学》,《畜牧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学CAI》等教材.在本团队中负责协助任文涛教授指导孔爱菊助教.

(4)田素博副教授

田素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事农业机械化及机电一体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本团队中主要负责本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主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主讲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获被评为"沈阳农业大学2005年度十佳青年教师优秀课",讲稿(教案)和试卷均获一等奖,该课程被评为校一类课.主持《农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双语教学和《农机化专业创新综合设计的探讨与实施》两项校级教改课题.参加九五攻关课题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完成沈阳市科技攻关课题获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校青年基金1项,参加沈阳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副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指导本科学生完成创新设计作品《自动盖章机》获辽宁省第六届高校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优秀奖.几年来,先后在《农机化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多篇,副主编《机电一体化技术》教材1部,第二主编出版着作2部,参编《农机化生产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着作1部.

(5)崔红光讲师

崔红光讲师,在赵凤芹教授和张本华副教授的指导下,负责《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本专业主干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崔红光老师2003年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从事《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的教学和农业机械化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2005年晋升讲师,2006年9月开始在职攻读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统理论与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2006-2016年期间指导本科学生参加辽宁省机械设计大赛和沈阳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大赛6项.其中获得辽宁省机械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沈阳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代表作品有"谷物计数仪","遥控式提升机模型设计","全自动室内地板除尘器","硬币自动分离包装打捆仪".主持科研课题1项,沈阳农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231)"水稻直播种绳加工装置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纸载体绳播种植技术关键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等科研项目3项.发表学术及会议论文6篇.

(6)孔爱菊助教

孔爱菊助教,在任文涛教授和辛明金副教授的指导下,负责本专业主干课程《机械系统自动控制》的教学与建设.孔爱菊老师2005年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到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任教,现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统理论与设计专业博士在读,拟于2016年毕业.从事机械设计以及自动控制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讲授的《机械系统自动控制》已建设成为沈阳农业大学一类课.此外还协助讲授了《专业英语》《塑性成型原理与模具技术》《机械结构有限元法》等课程.指导本科生完成的创新设计项目获辽宁省第五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三等奖,此项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参加4项相关教学研究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目前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纸载体绳播种植技术关键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等4项科研课题.

二,团队成员情况

1.带头人情况:

姓 名任文涛出生年月1958.4参加工作

时间1983.8政治面貌九三学社民 族汉性 别男最终学历(学位)博士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授予时间1996.6高校教龄26年专业技术职务教授行政职务院长联系地址,邮编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10161办公024-88487115移动13898106292电子邮件地址renwentao1958@yahoo.获奖情况(省部级以上)一,教学成果奖7项

[1] 农业机械化专业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主持),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

[2] 加强农业机械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主持),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3] 农林科本科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排名第四),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

[4] 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及其在高等农业教育中的应用(主持),辽宁省"十五"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04

[5]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建设(排名第二),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6] 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排名第四),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

[7]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整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排名第四),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2

二,教材及课件获奖2项

[1] 主编《农业机械学CAI》,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五届多媒体课件二等奖,2001

[2] 参编《农业机械学》教材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优秀教材奖,2005

三,科研成果奖2项

[1] 任文涛主持. 水稻纸膜覆盖种植技术节水控草效果的试验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2006.6.30

[2] 任文涛主持. 激光平地乳芽直播节水效果的研究.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2006.6.30

四,获得专利4项

[1] 张玉龙,黄毅,邹洪涛,虞娜,任文涛."节点式渗灌管打孔机构".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510047187.1

[2] 张玉龙,任文涛,黄毅,孔爱菊,杨懿,宋明强,张为政,李文明,马杰,王春磊."渗灌管铺管机"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610135044.0.

[3] 任文涛等."作物盆栽试验水分消耗检测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ZL 200520169863.7

[4] 张玉龙,任文涛等."精量增墒施肥播种机"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ZL 200420070757.X

[5] 任文涛等"水稻单株脱粒计数仪",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ZL:200620168605.2

[6] 任文涛等.苹果采摘器.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号ZL:200620168604.8

五,其它获奖2项

[1] 获辽宁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辽宁省人民政府,1995.10.19

[2] 获辽宁省教委,"陈香梅教育奖励基金辽宁省重点学科青年学科带头人二等奖",1996主要学习,工作简历起止时间学习工作单位所学专业/所从事学科领域1979-1983沈阳农学院农机化专业学习1983-现在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院长其中:1997-2006沈阳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1990-1996沈阳农业大学农机化专业读硕士,博士

2.成员情况:成员人数 6人 (根据人数复制,填写)

(1)成员

姓 名赵凤芹年 龄42参加工作

时间1989.07最终学历(学位)博士专 业农业机械化工程高校教龄19专业技术职务教授行政职务工程技术教研室主任

(2)成员

姓 名张本华年 龄37参加工作

时间1995.7最终学历(学位)博士专 业农业机械化工程高校教龄13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行政职务学院专业综合实验室主任

(3)成员

姓 名辛明金年 龄40参加工作

时间1992.7最终学历(学位)博士专 业农业机械化工程高校教龄16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行政职务农业机械教研室主任

(4)成员

姓 名田素博年 龄35参加工作

时间2000.7最终学历(学位)硕士(博士在读)专 业农业机械化工程高校教龄8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行政职务科研与研究生秘书

(5)成员

姓 名崔红光年 龄31参加工作

时间2003.7最终学历(学位)硕士(博士在读)专 业农业机械化工程高校教龄5专业技术职务讲师行政职务教师

(6)成员

姓 名孔爱菊年 龄29参加工作

时间2005.4最终学历(学位)硕士(博士在读)专 业机械设计及理论高校教龄3专业技术职务助教行政职务教师

三,教学情况

1.主要授课情况:(2005年以来)

课程名称授课人起止时间总课时农业机械学任文涛2005-现在54学时机械系统自动控制任文涛,孔爱菊2005-现在46学时机械工程制图赵凤芹2005-现在46学时农业物料学赵凤芹2005-现在28学时现代测试技术张本华2005-现在36学时理论力学张本华,崔红光2005-现在72学时畜牧机械设计辛明金2005-现在36学时农业生产环境控制工程辛明金2005-现在36学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田素博2005-现在46学时农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双语教学)田素博2006-现在48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崔红光2006.3-现在36学时

自动化系生物信息学二级学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大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教材建设情况:(主要教材的使用和编写情况)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年入选规划或获奖情况农业机械学李宝筏

任文涛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评为优秀教材自动控制系统,《机械系统自动控制》课程使用Benjamin c.Kuo

汪小帆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国外优秀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赵凤芹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十一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绘图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赵凤芹兵器工业出版社2002理论力学张本华

崔红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

规划教材现代测试技术李成华

张本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赵凤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畜牧业机械化辛明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农业设施学辛明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机电一体化技术田素博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y in the Networked Enterprise,《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化企业的组织与技术》Kenh C. Laudon, Jane P. LaudonPrentice Hall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六版,影印版传感器与信号检测徐科军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教学获奖

项目名称奖励名称奖励级别时间刘长江,马传普,于长志,任文涛,朱荣华.农林科本科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年任文涛,辛明金,李宝筏,呼汉卫,李竹林.加强农业机械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张玉龙,马传普,张春凯,任文涛,王刚.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张茂仁,任文涛,王刚,耿立明,袁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建设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赵凤芹,李国臣,陈丽君,徐岩,赵萍.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李成华,赵秀荣,赵凤芹.农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任文涛,宋玉秋,辛明金,林静,李宝筏.农业机械化专业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李宝筏,邱立春,张祖立,任文涛,张淑玲.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整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2年宫元娟,邱立春,张本华,杨玉芬,田素博.农业工程类学科产学研三结合教学改革的研究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任文涛,呼汉卫,李竹林.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及其在高等农业教育中的应用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4年王刚,张茂仁,任文涛.高等学校教师素质教育能力提高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年赵凤芹,李国臣,徐岩,陈丽君,赵萍.工程制图课程重新定位的研究,探索与实践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5年

4.教学改革项目:

(省部级以上,2000年以来,如精品课程,教学基地等,限15项)

项目名称经费项目来源起止时间刘长江,马传普,于长志,任文涛,朱荣华等.农林科本科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6万元教育部21世纪教改工程项目2002-2005任文涛,辛明金,宋玉秋,赵秀荣,张本华,徐岩,崔红光,白晓虎,孔爱菊.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应用研究0.5万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2006-2016任文涛,呼汉卫,李竹林,蔡明知,谭树森.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及其在高等农业教育中的应用0.3万元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2001-2003张本华.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0.3万元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2006-2016赵凤芹,徐岩,陈丽君.工程制图系列课程重新定位的研究,探索与实践0.3万元辽宁省"十五"规划2002-2005赵凤芹,徐岩,陈丽君.《工程制图》3万元辽宁省教育厅省级精品课2005任文涛,高连兴,张本华,辛明金,赵凤芹.农业工程产学研教学基地建设1.0万元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性实验点建设项目2016-2016

5.教学改革特色:(团队设置特色,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等)

本团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改革为重点,扎实开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如下特色.

1.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深入系统,成果显着

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注重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工作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相结合,熟悉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紧密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相关研究成果"加强农业机械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整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2),"工程制图系列课程重新定位的研究,探索与实践" 获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方面.探索了"问题式教学,讨论型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教师由单一的"演员型"向"导演+演员+观众型"教学模式的转换,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开发了《农业机械学CAI》课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随"农业机械学"教材出版(2003),深入探索了教学手段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工程制图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 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及其在高等农业教育中的应用"获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

2. 教学团队和教学建设扎实有效

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制定并实施了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形成了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水平较高,团结奋进,具有很好"传,帮,带"氛围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团队.深入开展了有关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途径和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等方面研究,相关研究成果"高等学校教师素质教育能力提高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获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课程建设方面,以本专业主干课《农业机械学》和《机械制图》等为重点,从教材编写与选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课程建设,以此带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目前,《机械制图》课程已建成省级精品课(2005),正在申报国家级精品课,《农业机械学》,《机械系统自动控制》,《理论力学》等课程已建成校级精品课,正在准备申报省级精品课.

在教材建设方面,主编了面向21世纪教材《农业机械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被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和辽宁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教材,全国各兄弟院校普遍使用.主编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2016年评为"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理论力学》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教材,带动了本专业《现代测试技术》等10余部教材的编写.

在实验室和教学基地等专业条件建设方面,积极争取省部共建经费和学校教学经费投入,并加大科研和创收经费对本专业的投入.近5年投入本专业硬件建设经费600万元,实现了实验课开出率100%的建设目标.建成了"辽宁黑山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等3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基地建设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性实验点建设项目经费支持(2016),有力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3.深入实践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课程论文为起点,以师生科技创新小组为载体,以参加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等专业竞赛为目标,把理论课教学与生产实习,社会生产实践和毕业设计相结合,在设计,制造和生产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创建了沈阳农业大学工科类大学生创新中心,成功地承办了三届校级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带动了全校创新教育的开展.承办了第六届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为推动全省创新教育做出了较大贡献.近5年来本专业学生有32个作品获校级竞赛奖励,有25个作品获辽宁省竞赛奖励.参加竞赛学生达341人次,有15个学生设计作品正在由学校组织申报国家专利.相关研究成果"农林科本科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农业机械化专业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农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

根据实验项目更新和实验内容改革的需要,结合本科生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活动,自行研制了15部试验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学校节约经费20余万元.

6.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情况:

主编的农业机械学CAI电子教材与参编的纸质教材一起,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近年来,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15所学校的使用情况表明,该课件及纸质教材内容丰富,题材新颖,针对性强,生动活泼,具有良好的教学辅助效果,受到了同行专家一致好评.主编的《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配套CAI课件及习题指导,被全国十多所农业大学使用,并得到一致好评.主编的《理论力学》教材为全国多所农业院校使用,受到兄弟院校好评.主讲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课程均有相应的电子教案,通过采取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工程制图》,《理论力学》等课程充分利用了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经过多年的试运行,学生反映效果良好.组织创建了沈阳农业大学工科类大学生创新设计中心,承办了学校第一,二,三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推动了全校创新教育的开展.以本团队为主,承办了辽宁省第六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为全省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承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教学团队教师在指导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过程中表现突出,有4人次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组织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指导教师.

本团队指导的科技创新小组获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获奖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参赛学生

奖励等级

获奖时间,届数

1

秧爪运动轨迹的计算机仿真

王 伟

三等奖

2002年第一届

2

畜力大豆精量播种机

高宝强,杨升明,何宇飞

一等奖

2003年第二届

3

玉米增墒施肥精量播种机

杨 懿,韩 双,刘 伟

二等奖

2004年第三届

4

实验用细颈瓶清洗机

李和孝,苗文锋,周立瑶

一等奖

2005年第四届

5

钵体苗移栽打孔机

秦 宇,冯 强,马 荐

二等奖

2005年第四届

6

玉米增墒穴播机

杨 懿,韩 双,刘 伟

三等奖

2005年第四届

7

上肢康复运动仪

张丽华,包 元,赵利军

一等奖

2006年第五届

8

自动跟踪式太阳能空气加热器

孙大雁,陈 召,宋立佳

一等奖

2006年第五届

9

谷物计数仪

李 畅,刘朝聪,李志民

二等奖

2006年第五届

10

水稻单株脱粒计数仪

丁 强,程小平,胡德明

二等奖

2006年第五届

11

苹果采摘器

赵 旭,张 勇,袁志伟

三等奖

2006年第五届

12

大棚开沟铺管机

宋明强,李文明,张为政,马 杰,王春磊

三等奖

2006年第五届

13

折叠式多功能室外晒衣架

张晓冬,刘江涛,张君

一等奖

2007年第六届

14

遥控式提升机模型设计

向权力,张永朋,张明涛

二等奖

2007年第六届

15

多角度瓷砖切割机

崔海利,董竹宁,蒙剑华,王博,王季

二等奖

2007年第六届

16

多功能病床

朱光前,蒋春华,樊长东,丁世雄,王颜

三等奖

2007年第六届

17

全自动室内地板除尘器

蒋宏伟,苗虎,卢丽莉,卢玉峰,宋明强

三等奖

2007年第六届

18

温室大棚自动采光调节装置

徐明,邱长号,柳艳云,刘树根,翟贵韬

三等奖

2007年第六届

19

大棚除尘(除雪)机

王关,赵欣培,李晓东,黄冠 宋慧娟

三等奖

2007年第六届

20

声光双控窗帘

蒙剑华,吴迪芳,李影,唐振

三等奖

2007年第六届

21

简易垃圾清扫车

刘常福 张小丰 王鹏飞 崔永顺

一等奖

2016年第七届

22

水果分级机

刘常福 张小丰 庄妍妍 崔永顺

二等奖

2016年第七届

23

自动开袋机

何建 刘彪 郭超 孙璐璐 孙艺宾

二等奖

2016年第七届

24

湖面清理机

叶园伟 胡冰 张建东 刘金胜

二等奖

2016年第七届

25

卫生间废水再利用自动控制装置

彭胜吉 刘印 任东雷 唐妍妍 袁野

三等奖

2016年第七届

7.教学改革论文(限10项)

序号论文(着)题目期刊名称,卷次时间高等农业教育,20036):55-5720032任文涛 等.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建设高等农业教育,20054):32-3520053任文涛 等.农业机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高等农业教育,20006):46-4920004呼汉卫,张茂仁,任文涛 等.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提升教师素质的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3(8):52-5320035呼汉卫,任文涛,李竹林 等.农业高校教学课件开发制作的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1,6:52-5320016李竹林,任文涛 等.计算机模拟实验在《农业机械学》教学中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农业网络信息,2004,3:39-4120047田素博.多媒体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专):50-5220058王瑞丽,孔爱菊.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机械系统自动控制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8(2):343-34420069呼汉卫,张茂仁,任文涛 等.农业院校多媒体教学深层次发展的思考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8(7专辑):81-83200510宫元娟,王强,田素博.农业工程类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3):328-3302005

四,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工作

1,培养青年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团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1)以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需要为依据,主动开展工作,适当,适时扩大师资队伍规模,同时注意学历,学缘,性别和年龄结构,鼓励和支持现有师资队伍中的低学历人员攻读学位.目前团队中还有3位年轻教师没有获得博士学位,但均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其中田素博将于2016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崔红光和孔爱菊计划于2016年获得博士学位.7人中,赵凤芹已经博士后出站,张本华将于2016年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孔爱菊本科,硕士均毕业于东北大学,其余人员均是本校毕业生.近年来本专业招聘新教工的基本要求是高水平学校的博士,且本校毕业生不留,努力调整学缘结构.

(2)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教师的国内外研修机会,努力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水平与能力.派田素博老师到清华大学进修,且将于7月赴日本进修,张本华等老师到浙江理工大学学习,还有1名专业骨干教师正在加拿大进修.

(3)发挥高水平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继承和发扬本团队的光荣传统.引导中青年教师在教学改革,科研与社会怎么写作实践中锻炼成长.任文涛,辛明金负责对孔爱菊进行业务指导,赵凤芹,张本华负责指导崔红光老师.

(4)以科研和社会怎么写作为载体,创造条件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农业,农村,农民,农业机械化",鼓励教师在授课之余,主动到校内外实习基地锻炼学习.本团队所有教师均参与指导本科生的校内外实习和实验课.经过初步建设,团队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怎么写作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

2,接受教师进修

接受沈阳工业大学的付玉升和田国富老师,河南科技大学的贺智涛和张波老师等,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宋亚明,李林,苏焱,王艳梅,李延琴和王玉军老师,新疆塔里木大学的马少辉老师,徐州农业职业中专庄月芹老师等12名校外青年教师进修.经过培养和指导,这些教师已成为各校教学和科研骨干.

五,科研情况

1.科研项目(限5项)

项目名称经费项目来源起止时间任文涛,辛明金,崔红光 等.纸载体绳播种植技术关键设备的应用基础研究32万2016-20李成华,张本华,赵凤芹 等.铲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数字化设计及动态仿真研究20万2006-201610万2002-20068万2006-2016沈阳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003-2006任文涛,辛明金,张本华,崔红光,孔爱菊 等.水稻种绳直播技术及其装备10万沈阳市科技攻关项目2006-2016

2.科研转化教学情况

团队结合教学和科学研究设计制造的多台实验装置已经应用于正常的本科教学中,既节省了设备投入的费用,又锻炼了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多次受到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1996年研制的水稻插秧机动态模拟试验台应用于本科教学

1997年研制的土槽实验系统应用于本科教学

2000年研制的播种机试验台应用于本科教学

2000年研制的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的测定装置应用于本科教学

2000年研制的弯曲正应力试验装置应用于本科教学

2000年研制的弯扭组合实验装置应用于本科教学

2001年改进的电液伺服拉压疲劳试验机应用于本科教学

2002年开发的虚拟存储示波器应用于本科教学

2003年研制的精密施水播种机应用于本科教学

2005年研制的盆栽试验水分检测系统用于教学

2006年研制的水稻单株脱粒计数仪用于本科教学

六,团队建设及运行的制度保障

本团队建设在校,院两级领导下进行,学校教务处和工程学院对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基地建设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本团队都严格遵照执行.学校和学院主要规章制度包括:

一,有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沈阳农业大学关于录用毕业生的暂行规定

沈阳农业大学教师职务任职条件

沈阳农业大学职工调配规定

沈阳农业大学教师职务聘任暂行条例

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二,有关课程建设方面

沈阳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沈阳农业大学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 沈阳农业大学精品课建设实施规划 七,团队今后建设计划

1. 团队建设的总体目标

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推进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形成一支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水平高,梯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2. 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团队结构,能力和水平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与考试考核方法改革为突破口,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紧密结合,继续深入开展以产品设计和研制为特征的师生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开展教学经验和学术交流,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怎么写作工作中培养,锤炼和优化师资队伍.

3.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

(1)加强队伍建设

通过项目建设,到2016年,使本团队人员全部获得博士学位,学缘结构调整到本校毕业与外校毕业教师的比例为1:1,有1人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成为省级教学名师.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资助2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5篇以上,获省级科研奖励1项以上.

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1)按照学科发展需要,有计划地重点引进外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对本校毕业生留校严格控制在总数的1/3以内.2)继续鼓励和支持现有师资队伍中的低学历人员在职攻读学位,特别是其中的中青年教师,鼓励已获得较高学历的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或科研合作.3)鼓励教师尽快提升外语水平,争取每年派一名以上的教师出国留学.4)继续创造条件,使教师,特别是非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毕业的中青年教师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农业,农村,农民和农业机械化",主动到校内外实习基地锻炼学习.5)活跃学术气氛,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使中青年教师尽快明确科研方向.6)涉及教师业务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等问题上,实行量化考核,切实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调动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继续鼓励实行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业务指导制度,从政策上鼓励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深入开展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与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以现有的《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建立大学生机械设计中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和《自由式考试方法在机械系统自动控制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等教学研究课题为载体,继续深入地开展"问题式教学,讨论型学习","教师角色由演员型向导演+演员+观众型转变"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通过研究,优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整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和期末考试,课程论文,作业等相结合的课程考试考核方法.力争在3年内获得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资助1项,省级2项,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4篇,成果在相关学校和专业推广应用.

(3)加强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

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建设重点,通过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实验室,工程基础实验室和校级大学生工科创新基地的硬件条件建设,增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发挥我校在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和农业机械化工程二级学科的优势,修订再版《农业机械学》等教材2部,主编《农业机械动态试验与检测方法》等专着2部,主编《农业机械系统自动控制》等教材2部.进一步加强《工程制图》省级精品课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学》,《农业系统工程》,《理论力学》,《机械系统自动控制》等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力争在3年内建成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2门,校级精品课5门.

(4)提高学生的创新和竞争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3年内组织学生科技小组90个,组织并承办校级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3次,获校级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奖励60项,省级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奖励15项,国家级竞赛奖励1-2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与图纸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通过典型示范和成果推广,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相关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本科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八,评价,推荐意见

教务部门评价意见

该团队以本校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辽宁省重点学科(农业工程)和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农业机械化实验室)为依托,以我校传统优势本科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改革和建设为平台,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团队成员讲授的均为该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效显着.团队带头人长期从事该专业的教学,管理和建设工作,教学和科研成绩突出,曾兼任我校教务处副处长,现为该专业所在学院的院长,具有很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带领的团队形成了教学经验"传,帮,带"的好传统和团结,融洽的学术气氛.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建设前途,经学校教务处研究同意重点推荐.

(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电子信箱:

(负责人信息将进入专家库,请勿填写公用)

学校推荐意见

(公章)

校长(签字) 年 月 日

教育部门

(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