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平面构成”教学改革的

点赞:18898 浏览:833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我国平面构成课程的滞后性;彰显高职特色的平面构成教材紧缺;平面构成针对不同的专业应设置学科侧重性;倡导主题性命题作业引导创新思维;平面构成作业表现手法的多元化和材料的综合应用.

【关 键 词 】平面构成 高职 创新思维 主题性 侧重性 材料

包豪斯开创了独立的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构成学使原先各自独立的各种专业设计拥有了同一基础平台,使传统设计进入了科学化的时代.我国在70年代末引进了包豪斯体系,80年代已经成为我国设计教育的必修课,在我国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它给传统的“绘画”加“图案”式工艺美术基础教学体系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变革,并迅速扩延到全国各个艺术设计院校.至今,我们的“构成”教育已经经历了20余年,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和体系,缺乏平面构成一些专项课题和主题设计的基础实验研究,思想观念层面仍停留在20年前引进构成教育的水平,与飞速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相比是相对滞后的.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艺术基础课教育如何能在时代的飞速变化更新中,跟上发展的步伐,为艺术设计各学科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学生在专业基础与专业设计之间构筑一座有机的桥梁,这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一直研究和关心的课题.

一、高职特色的平面构成教材紧缺

师资队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技能职业型应用人才需求倍增,中国高职教育异军突起,艺术设计专业逐渐被重视,但由于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模式定位不清,办学又刻不容缓,很多院校都还来不及进行全面调研和策略定位,办学盲目性和投机不可避免.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纷纷效仿本科院校,无形中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版,在课程的设置甚至教材的使用上都和本科雷同,未建立高职职业教育观念,缺乏教育服从市场的理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面向地方、行业和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生产、治理、怎么写作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以在教材编写上应重视高职高专特点,在教材内容上,应强调在应用型教学的基础上,用创作性教学的观念统领教材,注重各章节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淡化传统美术院校讲究的“美术技能功底”,即单纯技术和美学观念,建立起一个艺术类和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共享平台.针对高职特色的平面构成教材紧缺的问题,各高校教师应该加大投入力度,编写适合自己特色的专业教材,这是当务之急.

二、同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应有侧重,不能以偏概全

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专业基础必修课,各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往往设置多个方向,如图形图像方向、多媒体设计方向、游戏和动漫设计方向、室内设计方向、服装设计方向等等,各高职院校的专业领域都在不断扩展,以适应社会紧缺性人才的培养.以平面构成课程为例,在课程设置时,应该有针对性地侧重培养,不能把不同专业的平面构成课程大纲都写得一样,不能不分方向,不分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专业特色,最终落实在学生的作品上.比如,可以让他们在平面构成作业中,融入该专业的一些特点和主题元素,使基础课程提早进入专业培养状态.有位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她在做平面构成大大小小的作业时,总是能够融入服装设计的元素,哪怕是一颗扣子的重复、一条裙子的渐变.而针对室内设计专业,可以布置家居背景墙的构成设计等等,使基础课与专业迅速搭起桥梁,能够用构成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设计.所以作为一名从事设计基础教学多年的教师,在叹服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设计作品时,最应该思考的就是如何把单调乏味的基础训练转换为生动、情趣、符合现代设计观念的教学模式.

对高职院校“平面构成”教学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设计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以“主题性命题”作业引导创新式思维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平面构成教学的核心.日本著名构成教育家朝仓直巳先生说过:“一位优秀的设计艺术家,需要有敏锐的美感及丰富的创意,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思维.”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觉》中强调:“一切知觉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 我国的设计水平还未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虽说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创意上的不足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平面构成,主要是对艺术思维的训练,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正确审视美、灵活创造美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艺术创作中一般的艺术思维规律、形式表现规律和艺术的基本表现语言.如何使画面具备美感,如何创造美的形式,如何在平面上创造出“有意味的形式”,是平面构成研究的主要课题.


当前的关键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去激发创造思维,引导思考,这是教学过程中比较困难的环节.我认为,在信息和方法急速发展的今天,新的平面构成教学的意义在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提供答案,这就是“主题性设计”教学的基本思路.主题设计是包豪斯基础课程取得巨大成功并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德国仍是如此,老师给学生一个课题,然后师生一起去实现一种互动的主题性设计教学.笔者曾尝试从实际作业中,推出“主题性命题”作业,例:用“点线面”表达一组心情:“快乐的精灵”“忧伤的小鸟”“鱼的世界”等用抽象的符号化的点、线、面来表达一种情绪、一种比喻、一个主题,这样带创作意味且有“范围性”的创作思考,比学生自己漫无目的地思考更有帮助.且对于点线面这个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三个元素饱含着着理性与感性的分析,与之后的设计作业在思维上有个传承性,使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这类作业的同时脑中就会开始有目的地思考,而不是死记理论和套用图式.且从点线面开始就进入主题性创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那么有很多知识盲点就会在之后的几大构成的学习和形式美的法则中得到相应的解释.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里,可以前后呼应地让学生重新修改最初的创作,这时他们的思维是一定会更上一层地否定之前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会有更多的灵感出现,而到这个时刻,他们的作品是一个由主题命题引导的创新思维的一个过程,一个科学的双向思维过程和引导过程.

四、材料的多元化在平面构成课程中的灵活应用

设计基础课中,手绘、电脑、粘贴、拓印、浸染、烟熏、刻刮等多种制作手段都可运用,尽量绽放想象的花絮,以兴趣为切入口.手上工夫不能缺,现代工具也不能不用.过程中给学生看大量的图片资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