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建高校内部质量文化的认识

点赞:28346 浏览:1308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编者按: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一直是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教界志士仁人共同努力的方向.4月30日,在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起、举办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高层论坛”上,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价专家们热议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纷纷为高等教育质量 “把脉”、“号诊”,旨在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理论与评价体系.在此,我刊本期特从中撷取6篇,主要围绕“质量文化”、“教学质量”、 “质量评估”等方面组成笔谈之一,以飨读者,期冀业界更多专家学者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4-0046-12

2009年7月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大会公报“高等教育与研究在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新动力”明确提出:质量保障不仅要求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模式,而且要求促进机构内部质量文化的发展[1].这一认识视角对于审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政府、高校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各种质量保障的政策举措也出台不少,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各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等,无疑对保障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毋庸讳言,这些质量保障的政策举施并未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尽管这些政策举措使得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制度性“刚性”约束大为加强,但这种“刚性”约束并未达到预期目的,甚至有离高等教育的质量本质越来越远的现象.比如,近年来教育部和各高校都有相关规定,明令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如“教授必须完成一年400学时的任务”.“教授连续两年不承担教学任务,不为本科生上课将转为研究员,不能做教授”.之所以规定教授要为本科生上课,从其初衷而言,首先在于高校的基本职能就是培养人才,因此教学是所有高校教师的职责,教授概莫能外;再就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让这些刚入大学不久的大学生领略一些学术大师的学术思想,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学术情操和培养其学术素养,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学科专业视野,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这一政策规定在许多高校实际上却是难以实施的.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教授尤其是一些学科带头人、知名教授并没有真正到本科教学的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当然这些教授也没有因此而“不能做教授”.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要教授上本科生的课是一种高校“人力资源的浪费”,因为它不能给高校的一些关键性指标带来显性的提升.在一些高校看来,与其让这些知名教授花费时间和精力上本科生的课,倒不如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学校“上水平、上层次”作贡献,而所谓“上水平、上层次”,就是由种种制度性学术平台构成的关键性指标,诸如博士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等等,这些关键性指标也常常被认为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和标志,政府的资源配置也往往以此为主要依据.实际上,这是一种类似经济“GDP”的高校“GDP”现象,这些高校“GDP”也同样被视为高校“政绩”的表征,人们常把这些关键性指标称作为高校的“政绩GDP”.教师,尤其是教授们则是高校“GDP”的主要产出者和承担者.就个体发展而言,教授自身也承受着求生存、谋发展的压力,其面临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以及职位晋升,主要是以科研项目的承担、科研成果的获奖、学术论文的发表等指标作为评判依据,而这些都是与高校“GDP”密切相关的,甚至高度一致的.所有这些,都是导致高校和教授们“重科研轻教学”的重要原因.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相对于科研投入和科研成果所带来的丰厚回报而言,教师在教学中的付出以及他们的教学成果,都未能给其带来相应的回报.正是由于整个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GDP”功利导向,也促使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科研方面而疏于本科教学,因此出现教授鲜见于本科课堂就不足为怪了.

由此可见,仅有“刚性”约束是不够的,特别是如果这一“刚性”约束背离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则会因其所拥有的强力导向作用和个体的趋利行为而对高等教育质量带来摧毁性的影响.

对创建高校内部质量文化的认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高校质量亟需形成一种“软”约束,而这种所谓的“软”约束,实质上就是一种高校内部质量文化的形成,也就是说高校质量建设更需要文化引领,并通过文化的力量使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从一种被动的外部要求规约,转变为一种主动的内部需求动机.要实现这一转变,则需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个是高校质量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引领,实质上这涉及到高校质量文化观的问题;另一个是高校如何建设这样的内部质量文化,也就是内部质量文化建设的途径.

对于高校内部质量文化观问题,我们必须从高校作为教育机构的教育属性来认识高校内部质量文化的基本立足点,并回答什么才是高校的质量.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终归要落实到人的培养,尤其是必须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这便决定了教育决不能过于功利化,教育质量决不能仅以某些狭隘的、短期的功利目标为标准.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也是如此,必须从根本上转变高校“政绩GDP”质量发展观,确立高校发展的“绿色GDP”质量发展观.所谓“绿色GDP”(可持续收入)的基本思想是由希克斯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它指的是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后的计算结果.“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在高校质量文化中引入“绿色GDP”这一概念,旨在强调高校的质量管理和评估除了要关注可量化的产值外,更需要关注高校全面的、长效性的、可持续的发展(如关注高校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底蕴、专业特色、教学风格和人才培养质量等).由此可见,高校“绿色GDP”质量发展观的一个核心就是着眼于高校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在高校质量观方面还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是一些高校逐渐成为追名逐利的“名利场”,比如近年来出现的“大学排行榜”热,就是“名利场”在高校的一种典型反映.目前有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形形色色的“大学排行榜”,对高校办学行为和社会心理导向的影响很大.一些高校热衷于学校排名,把办学的目标与行为紧盯在排行榜上,似乎学校是为“排行榜”而办学,而不是为培养人才办学,甚至有的高校完全被“大学排行榜”所绑架,以至为了提升学校在排行榜上的排位而不择手段,这实际上还是“政绩GDP”在作祟.学校如此,学校里的人(管理者、教师、学生等)自然也不能免俗.当前,一些高校急功近利、追名逐利已然成为一种常态,正如刘道玉先生所言,“我们的高校生病了,犯了狂躁病”;另一个问题是高校越来越成为培养适应学生求职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等素质的“加工厂”,而对学生精神的、心理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等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养成却相对忽视,正如近日钱理群先生尖锐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对于高校内部质量文化的构建途径问题,首先从高校内部质量文化系统的角度,它通常是由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层面来构成,因此我们对高校内部质量文化系统的构建也必须从这三个层面着手,来实现从“政绩GDP”到“绿色GDP”的根本转变.具体可从高校特性和当前高校质量误区等方面,来认识和寻求构建良性的高校内部质量文化的思路:一是高校内部质量文化应当体现以人为本,即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专业成长来构建质量文化.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高校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怎么写作于人才培养,如建立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机制等.二是高校内部质量文化应当体现宽松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是高校的本质属性,高校内部质量文化的构建必须充分体现这一本质属性.如高校教学、科研评估考核制度应充分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学术发展的规律和教师劳动的特点,始终坚持教学的“百年树人”和大力倡导科研的“十年磨一剑”.三是高校内部质量文化应当体现宁静致远.高校内部质量文化构建需要首先从“安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开始,特别是面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高校要做到神定气闲,坚守大学精神,而不为眼花缭乱的功利需求所迷惑以至急功浮躁、失去自我.同时,高校不能只培养“关注脚下”的人,更要培养经常“仰望星空”的人,而培养“仰望星空”的人,这同样离不开一张“安静的书桌”.四是高校内部质量文化应当体现个性创新.高校内部质量文化应当是异彩纷呈,不同高校都有自己的内部质量文化;克服“千校一面”,有赖于构建各具特色、彰显个性的质量文化.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高校内部质量文化的构建应不单单是高校自身的事,而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政府从政策制度层面为构建良性的高校内部质量文化创设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这也是关键性的外部环境,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而言尤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