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

点赞:18460 浏览:817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要以怎么写作地方区域经济为切入点,以培养怎么写作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为主要的方向,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改革等多方面全方位的进行改革,教学中要突出职业性特点,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强化,实现学生毕业就业的零对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改革

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包括700多种专业,涵盖一、二、三产业和新兴产业,高职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在新型工业化、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办学规模上看,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很多高职院校正在努力通过打造品牌专业来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这一转变也正是高职院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之路.

二、高职教育存在的不足及根源

(1)办学目标与办学理念存在偏差.某些高职院校不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性质,仍沿袭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和思路,将高职办成本科的压缩型和中专的放大型.某些高职院校办学存在浮躁心理,在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上,向本科院校看齐,没有把高职教育办学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2)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重学术轻应用,重学历轻能力,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职业教育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学生们不愿上,家长们不支持,用人单位不重视,社会认可度低,使得高职院校招生难,制约了高职院校的正常发展,阻碍了尊重技术应用型人才社会氛围的形成.(3)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教师主要来源于普通高校毕业生,这部分教师多半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缺乏在企业或生产一线工作的经验,难以对学生进行实操指导,无法胜任技能培训工作.加上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高职院校很难长期稳定地聘请到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作,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也很有限,都阻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制约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原因

(1)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部分高职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相比,没有体现实践应用能力强的竞争优势,究其原因与现行的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投入、研究、管理的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对于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不具备毕业后直接上岗的过硬的岗位基础技能及业务能力,与本科生相比其职业发展潜力也相对较差,导致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2)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不完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分类定位更加精细化,对于人才的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还有待加强,很多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定位模糊,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过于理想,好高骛远导致在日常学习中厌学、最后在人才市场屡屡碰壁.(3)人才需求反馈机制不健全.企业与院校之间联系不紧密,沟通不及时,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不能第一时间反馈到学校,导致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与需求变化不同步,也是导致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矛盾的根源.比如一些行业的办公软件的教学滞后于其更新速度,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最新的岗位应用技能.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对策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教学模式要注重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级技术或管理人才的职业岗位,就必须具备这一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技术技能,毕业后能顶岗工作.因此,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实习实训工作等,都必须瞄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行业岗位作为基本目的,紧紧围绕职业工作需要,突出职业性.教学中广泛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等,以强化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3)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针对本地区经济结构布局与发展规划,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专业的调整,使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一致,才能最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人荒”的双重矛盾.(4)拓宽专业口径,延伸专业内涵.高职院校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点,就必须在专业能力培养的深度和宽度上下功夫,塑造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横向上要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拓展学生的就业面.纵向上要延伸专业内涵,提高专业层次,建立专本硕博体系,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5)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专业见习(实习)模式和实践考核保障体系.鉴于目前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要改变“放羊式”的现状,就必须改革现行的模式.对于专业见习可以采取实战演习和专题调查的形式.在考核体系上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建立不同的考核体系.鼓励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和社会行业实践经验编写与专业定位相一致的、遵循“理论以够用为度、重视实践教学”的原则,体现高职特色的教材.(6)课程建设必须以职业标准为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必须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把职业标准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入相关的课程教学大纲中,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证书标准有机结合,以证书来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过程必须以实践环节为核心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实践导向,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7)建立和深化“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根据企业的利益点来设计合作模式.例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院校与用人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的同类院校中已经有很多成功经验.目前,国内部分院校也开始了对于这种模式的尝试和探索,涉及的领域也由工程技术领域向经济管理领域扩散.(8)实行开放式办学.高职院校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实行开放办学.这样有利于学校了解社会的需求,以便自己开设的专业、制定的教学计划为市场所需、为社会所急;有利于行业专家反向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帮助论证专业设置、帮助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开发建设教材、帮助实施实践教学等等;有利于普通本科院校节省实训基地的建设,将职业技术训练和岗位技能培训直接放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第一线去实施;有利于吸纳企业资金,改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9)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步伐.高等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中外合资、合作办学、师资、学员的交流等,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制度等,促进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教材、教法等逐步与国际接轨,争取其学分、资格证书为国际所承认,以此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面实现教育就业的双重国际化.

五、结论

随着区域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高职教育的定位和改革将继续不断的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日趋国际化和精细化,产业集群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愈加明显,现代职业教育也必将伴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向特色化、集群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