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点赞:33084 浏览:1547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对外汉语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熟练运用双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与专门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人才.本文从改革的背景、人才培养现状、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三方面分析探讨了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的思路.

【关 键 词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

一、改革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语言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我国针对目前形势确立了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新战略,实现了从单纯的对外汉语教学向汉语国际推广的转变,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成为世界与中国交往的重要工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实用价值.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230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截止到2009年,我国有209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但是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严重紧缺.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量,更要重质,要明确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体现国家的总体规划,满足现阶段社会的需求,还要考虑学生的自身发展.对外汉语专业注重双语教学,培养目标是要对中国文学、文化及中外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及体魄的人才.但在对外汉语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本专业教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完成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等一系列问题,都急需解决.

二、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现状与新形势下国家对人才培养需求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培养目标不明确

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汉语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对人才的培养活动具有调控、规范、导向作用.对外汉语专业是为了适应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和响应汉语国际推广战略而设置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具有基础性、应用性、专业性和复合型的专门人才.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到2000年,许多高校及地方院校设立了该专业,但是由于地方高校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管理方案等诸多方面都不完善,在设置对外汉语专业时,把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定位为双语人才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培养定位,与外语专业很相近,就长远来说,很可能会在培养本专业的人才质量上留下问题.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很大一部分高校在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素质上没有足够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专业特色,这是对外汉语人才培养中一个较大的问题.


2.专业特色不明显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本专业提出的业务培养要求来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要能够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要受到中西比较文化的基本训练,还要熟练的掌握英语,最终目标是要具备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现在本科毕业生主要是被派往东南亚国家的中小学,而这些国家的学生群体的汉语是零起点汉语,面对这样的用人市场,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了解和熟悉非汉语国家的文化、风俗等.但是从目前许多高校的培养方案来看,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很大问题.首先,在汉语类课程与外语类课程的比例分配存在偏外语的现象;其次,普遍存在文学文化类课程所占比例偏小的现象.在对外汉语的专业教学中,汉语教学应居于本体地位,但是很多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计划中英语教学所占的时间多过汉语教学.最后,没有开设系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学生只是简单的了解一点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远远不能达到对外汉语教学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3.实践场所不固定

对外汉语是一门侧重于传授知识、强调具体操作性的学科,本专业的教学对象是中国学生,教学目的主要是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养人才,因此,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中外文化对比、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基本知识的传授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做到知识、理论、能力三者的相互统一.但是目前为止,大多数开设此专业的院校都不具备给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条件,很多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都没有实地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过关,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就业.

4.就业渠道不通畅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对外汉语这一专业,本专业本科层次超常规模大批量的培养计划导致该专业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2009届对外汉语毕业生一共73人,真正被学校推荐,由国家汉办派遣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只有15人,占总人数的20%,其他的毕业生进入各种行业工作或者选择读研.另一方面,在对外汉语人才的培养上,很多学校把对外汉语单纯的看为是给外国人教汉语,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毕业后不能很好的顺应社会需求.就业面过窄导致对外汉语人才的极大浪费,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三、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

1.确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认清学界对“对外汉语”的认识,“对外汉语”原本是“中国语言文学”这个二级学科下设置的专业,后来出现问题是在专业的名称认识含混及由此带来的专业定性不清楚、层次不明确和目标失准等因素上.笔者认为,“对外汉语”这一专业的定性应为:以师范为主,对外交流或其他为辅;培养定位为本科;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兼或培养相应的对外交流及翻译人才.所以,在培养方案上要有针对性,首先,必须开设第二外语,特别是小语种.其次,在学习方面,除了学习口语技能,也要加强中英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着手,根据就业需求改进培养方案,实行宽基础、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2.突出办学特色,优化课程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针对汉语国际推广战略来培养人才的,很多地方院校没有足够的实力来与重点高校竞争,那就要依照自身条件突出办学特色,根据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准确定位,特色办学,避免盲目跟风.本专业的课程优化应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目标来开展设计,在专业课程中加入教育学、对外汉语教学法;增开中外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外事工作概论等.根据学校面对的市场需求,学校应开设目的语国家的语言及文化课程,除了学习本专业必学的基础理论课之外,还应增设相关的文化知识课程,比如中国民间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外国文化常识和风俗习惯.除了懂得语言教育、语言学习之外,要更熟悉我国及所教学生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民俗、国情等情况.还建议学校开设文艺课程,鼓励学生学习一门甚至多门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艺术,像剪纸、葫芦丝、二胡、民族舞等,这样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将起到非常大的推动力.

3.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近年来,很多高校陆续招收外国留学生,为对外汉语专业提供了实践机会,针对本专业来说,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平台.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建立文化交流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传播了中国文化.除了学校自身组织安排的活动以外,要开发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例如开设“文化沙龙”“我学汉语”的语言角,便于和外国留学生交流.总之,一定要创建多种形式的实践,以便提升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4.拓宽就业渠道,重视后续发展

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经过本科的学习,即使一时不能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也不代表就再也不能从事专业工作,要有良好的心态.另一方面,积极准备考研,在本科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考研时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比较好的一条出路.就高校来说,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有条件的高校可与政府部门合作,利用“交换生”的方式,选一批海外留学生来本校由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教授,同时选送一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出国为国外学院教授汉语.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已不单纯是传授汉语知识的教学,而是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