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的评价标准问题

点赞:5173 浏览:189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刚刚有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杂志的群中发出一条信息:学生想说心里话“不容易”,并附上他的以此为题的新浪博文的链接.

我循着链接认真看了这篇文章,感觉作者的思考的确有道理.它反映了一个普遍问题,即我们的学生不敢在高考作文中“讲真话”“讲心里话”的情形.其实,学生不敢讲心里话,是学生在几乎所有的考试和日常作文中的一种普遍心态.

这里面牵涉一个如何评价考生或学生的日常作文的标准问题,即优秀作文的评分标准问题.

现在,高分作文流行两条标准:一条是“真实性”或“文采”,一条是“高尚性”或“激励性”.

所谓“真实性”或“文采”,就是指一篇高分作文,必须具有一定的可读性,要有声有色,要有细节,要有情节,要有写作技巧,要有逻辑性,要蕴含适当的情感,读起来有种“真实感”和感染力.

所谓“高尚性”和“激励性”,就是你的文章要给读者一种积极的启迪意义,或者给读者以健康的情感陶冶,或者增长读者的智慧.要使读者有所获,而且这所获必须是健康的、进步的、良性的.

而上述群友在博文中引用了如下一个例子:

据一位资深语文教师回忆说,很多年前曾看过一篇中考阅卷老师写的高分作文秘笈,至今印象深刻.他以1996年上海市中考命题作文《变了》为例,说到当时一个考生写他爸爸原本性格和蔼,积极向上,后突然遭逢国企改制,不幸下岗,从此消沉,总是和不三不四的人打,对家人的态度也越来越坏等考生最终感叹:“爸爸真是变了!”老师点评这篇作文虽然“感情真挚,文笔流畅,中心突出”,(博主批:这难道不是作文题的要求吗?)但因为“太负面”而拿不了高分;如果改写成他爸爸以前在国企里混日子,下岗后奋发图强,自主创业,收获人生第二春,那就一定能拿高分了.

好作文的评价标准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教师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从这个例子看,老师点评这篇作文“感情真挚,文笔流畅,中心突出”,这个其实是老师对这个考生作文的“真实性”和“文采”的肯定,而这个只是符合好作文的一个条件,但它却跟我国好作文的“高尚性”和“激励性”的标准不合,因此,老师没有给高分.我认为按照我国流行的好作文的标准看,这个老师的判断并没错.

而按照这位博主的观点,这个老师不给这样一篇写心里话的、有文采的文章高分,就是给我们的考生写心里话出难题、设障碍.这是导致我国学生作文不敢写真实的心里话的原因.

而我认为,关键其实还不在这里.因为,如果我们认定现在流行的好作文的标准是对的,也就是好作文必须同时具备“真实性”和“激励性”,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否定例子中的老师不给那篇作文高分的行为.

因为文章仅仅是写实地表现和记叙一位家长因为改制下岗,就一味变得消沉,变得懒惰,变得浑浑噩噩、不务正业,这只是对生活的机械的“记录”,而且记叙的是一种生活中的“消极”现象,虽然这种现象很多、很真实.但是如果我们的作文只是如实地反映真实就可以给高分,那是不是也太容易了些?

当然,“消极”的生活现象也不是不可以写,笔者就一贯喜欢写消极的东西.但是这种写恐怕不能仅仅停留于机械地“反映”和记录上,还得表现出作者对这些消极现象的一种思考,一种批判,一种鞭挞.就拿上述的例子来说,作者在记叙了父亲的一系列消极变化之后,如果能适当地进行意义提升,譬如,从政府和国家的角度提出如何采取措施避免这些下岗工人走向沉沦;从个人修养角度建议下岗工人要勇敢直面挑战,勇于开拓自己新的劳动就业之路;也可以在文章末尾慨叹,父亲是一个大人,为何如此经不起一点外在变化的考验呢等如此等等,则文章就可化腐朽为神奇,绝对可以算得上高分作文了.


我国自古有“文以载道”的传统,今日“道”已经濒临失传,但是文章还是得对读者起一点积极作用,这应该不算一种苛求吧.

因此,我们不能一味指责我们的教师评卷存在问题,而要反思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指导和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本身缺乏深度和反省,是学生作文走向肤浅和“检测大空”的重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