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点赞:18967 浏览:835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事业单位单位逐步步入市场经济,资金投入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一方面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和会计核算体系,使其财务管理工作趋向市场化、企业化,另一方面要适应国家对财政性资金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的要求.

关 键 词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经济效益

市场经济观念以及法律意识均十分薄弱,这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明显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影响,造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意识的保守和落后,财务管理工作也仅仅停留于传统的算账和报账等一些微观的经济活动范畴内.尤其从管理层面讲,领导层过于强调职能的实践和任务的完成,对付出成本的多少则很少考虑,加之管理者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不足、自身市场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更弱化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宏观功能的发挥和监督调控能力的降低.

一、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现有问题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不够科学.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上存在较多问题,一则单位内部预算管理意识弱化,重视预算、轻视管理的管理方法,直接割裂了单位内部资金使用和预算编制之间的紧密联系;二则预算编制方法落后,零基预算过于形式化,近些年来,预算体制改革所推行的零基预算并未在实践中得以有效落实;三则预算编制的不科学、不合理,导致了事业单位内部精力分散,最后带来应付预算的不断调整和追加;四则预算执行阶段缺少分析和考核,事业单位自身的特性使之不得不考虑社会整体效益,但这又使之过少地考虑单位资金效益,致使单位未能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执行分析考核制度.

资金使用效率偏低,这是当前事业单位存在的又一大问题.在国内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因管理手段不科学、控制方法不得当而导致单位预算和实际发生较大偏差的现象比比皆是,其进而又导致预算约束力的弱化,甚至发生经费严重超支、预算调整很不合理等问题.同时,我国事业单位在对经费实施管理时,往往立足于事后预算,这便造成了资金使用前预测控制的丧失,使得单位内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此外,较多事业单位通常还只考虑单位经费账面收支的平衡,较少考核资金使用效能的高低和用途的必要性,其会造成事业单位内部经费紧张、资金使用效率偏低的双重特征.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缺少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当前,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上缺少有力的监督制约,单位领导对财务人员具有任免权,这使得财务人员难以真正客观、有效地财务监督和制约.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有效手段,此种核算制度将单位内部监督责任转移到会计核算中心,其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督,但事实上,会计核算中心只能对事业单位内部票据合法性、合规性的事后监督,对单位内部具体事项则很少实施事前预测控制和事中监督.


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漏洞较多.事业单位内部账务处理活动大多只在会计中心进行集中核算,难以实现及时、准确的账实核对.还有些事业单位,缺少完善的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没有专人进行财务管理,单位内部所涉及的采购、使用、维护和检修等活动手段不完善,单位内部登记不认真.

二、我国事业单位完善财务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策略

以人为本,强化单位内部财务队伍建设.为了提升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事业单位应在内部展开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财务培训,推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和完善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会计核算水平.同时,事业单位还要重视领导财务管理意识的革新,加强单位内部效益管理和依法管理等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和革新,不断强化财务人员科学理财意识的提高,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秩序化.

新时期事业单位应重视内部财务预算工作的展开.对我国事业单位而言,应充分重视财务预算的有序开展,其一要加强单位内部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更新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观念,严格执行预算方案,以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有效制度和机制执行预算;其二要将预算管理融入单位内部整体系统中,促进单位内部各项资源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内部系统性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使事业单位在领导重视下、员工配合下,发挥财务管理的战略性和系统性管理作用.

构建规章制度,并监管其执行过程,这是事业单位强化财务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事业单位要致力于财务制度的建设和实践,编制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财务制度,构建相应的支出约束机制,确保单位内部领导和财务人员开展工作的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单位内部开支的计划性,妥善安排单位内部项目经费,合理调配单位内部可用资金,使资金满足单位职能和事业发展所需.同时,事业单位还要强化经费支出管理,避免挥霍浪费等现象的出现,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各项经费有指标和控限额;事业单位更要重视原始票据报销传递程序的管理,具体程序上,一张票据应通过三人以上经手和审核的监管,预防任何票据查重的现象.

事业单位应加强财政监管,建立健全稽核制度.在强化财政监管方面,事业单位应着力加强收入的监缴,确保单位内部预算外收入及时、足额地上缴至财政专户,并根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任何执收单位截留和坐支预算外资金的现象;事业单位要严格监管会计核算中心工作,认真处理任何有疑问的票据活动,依照预算、合同以及验决算审计报告,核查单位所涉及的大项购置和基建维修项目,坚决拒付任何实事不清的票据;事业单位还要针对财政拨付的资金,建立起追踪问效、资金运作监督的制度和机制,确保大项开支有事前论证、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保障单位资金的专款专用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

事业单位还应强化自身财务管理绩效的考核.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怎么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严肃分配纪律.二是以促进提高公益怎么写作水平为导向,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三是分级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强化地方和部门职责.四是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

三、结语

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逐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日益创新,在事业单位规模明显壮大的过程中,国内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处环境也随之发生极大变化.如此一来,事业单位应着眼于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开展和改善,深入探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对策,以最大程度上提升单位内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