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监控视角下农村财务管理建设探析

点赞:5901 浏览:18776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农村财务问题,是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从尊重和维护农民群众的权利,保护和发展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出发,出台了一系列农村财务管理政策,各地也为强化农村财务管理采取了多种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部分农村干部素质偏低、约束机制不健全及农村财务管理机制落后等原因,当前的新农村财务管理中,收支项目混乱、集体资产流失等财务管理混乱状况依然存在,农民对此意见很大.本文拟就如何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从财务监控的视角进行探讨.


一、监控主体

一般的,内部控制强于外部控制,外部监督强于内部监督.财务监控是财务监控主体基于契约关系下的监督权与控制权的辨证施治.从组织角度看,控制是基于权利的控制,是一种垂直的控制.监督不仅内置于村级内部,更重要的是来自审计市场、政府部门的外部监督.监督不一定存在“物权”的关系,但为实际存在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仅是一种法律制度许可范围内的察看权与建议权,这种权利发挥的有效度取决于组织制度的有效性与监督者的素质和高度责任感.

村级财务监控存在两种监控关系:一是存在于村级内部的监控关系,监控主体是一个按权责和层次划分的监控者群体,主要是村委会、村民;二是存在于外部的监控关系,包括各级经管部门、社会审计等.村委会与村民是委托写作技巧关系,由于村财务内容庞杂,专业性强,对普通村民来说监控有难度,成立专门的理财监督小组会更有效.村干部能否廉洁奉公,按村民意愿办事,主要是靠个人的廉洁自律.村委会是农村集体资产的掌控者,农村会计由村委会直接领导(实行会计委派制的除外),村委会成员之间、村委会成员与会计人员之间形成一个监控网络.目前,在农村理财小组实施监控制度缺失、村干部与会计人员的自律机制未有效形成之前,村级财务监控链条薄弱,村民更多的寄望于外部财务监控.农业经管部门负有管理农村集体经济之责,熟悉了解农村集体经济情况,便于开展审计工作.多年来,对于监督约束干部权力,促进廉政勤政,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农业经管部门既非政府审计,又非社会审计,其独立性与人员素质不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审计市场的呼唤,农业经管部门的这种直接介入审计市场的行政性管理与监督方式应逐步削弱,着重在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培训农村财会人员、督促乡村搞好理财和村务公开、开展村级债务债权摸底清查、做好化解村级债务工作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作为专职财务监控部门的国家审计机关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实践中,均应加强,但由于国家审计力量有限,无法对农村开展全面审计,只能对涉农资金、涉农项目开展重点审计,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给予指导、监督;以市场取向为原则的社会审计通过监督领域的扩大和职能的扩展,逐步进入农村市场,开展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是未来发展趋势.但社会审计由谁来委托是个难题.农村集体资产归全体村民所有,村委会是农村集体资产的实际掌控与运营者,由村民代表去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在农村集体资产制度不规范、审计经费不能保障的情况下是不现实的.解决的办法是在继续发挥农业经管部门熟悉农村情况、具有多年农村审计经验的前提下,逐步变直接审计为对外协调怎么写作,即作为农民的代言人,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财务工作的日常监控,另一方面代表村民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农村开展财务审计和村主职干部离任审计.在农村审计市场逐步规范后,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应完全退出农村审计市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代表作为委托人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者实施审计.

二、监控客体

监控什么即监控客体.财务监控客体是指财务监控的对象或要素,对象与要素的边界模糊,则必然导致监控主体的无所适从.如果将财务监控客体定义为农村的经济活动则过于宽泛,因为只要特定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消失,存在投入、资源消耗、产出过程都可称为农村的经济活动.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客体关系――主体的生成与改造和客体的生成与改造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农村财务监控重在监控利益主体的行为制约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农村内外部财务关系,主要包括村集体资产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独立核算的村民小组及村支部之间的财务关系.具体来看,监控的主要内容有: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及其执行情况;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使用和债权、债务、损益情况;上级部门转移支付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有价证券收益、承包金、租金等收入及其使用情况;农村集体投资项目的账目和损益情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独立核算的村民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费收支情况;借入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一事一议”资金的提取、管理、使用情况;代管的集体资金使用情况;农民的重大问题等.

三、监控手段

从手段上来看,不外乎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从控制方法上来看,不外乎会计、审计、预算、预警、绩效评价、制度控制、激励约束控制、授权控制等.鉴于农村财务监控市场的薄弱性,应从以下方面强化监控:(1)强化新农村财务制度建设.如现行的《审计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均没有对农村审计做出明确规定,各地开展农村审计工作主要依据地方性法规,审计的规范性与权威性不强,应加强农村审计立法,明确农村审计性质、地位、任务,使依法审计的措施全面得到落实;依据《关于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经常化规范化制度的意见》、《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管理制度的意见》、《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村级财务档案制度、财务监督制度等,规范村级财务工作.(2)加强事前、事中、事后财务监控.事前控制由财务预算承担.预算是从价值角度对农村的经营活动事先做出的行动安排.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编制财务预算应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的损益和收入类科目为内容进行编制.主要包括收入类预算、支出类预算、收益分配类预算及固定资产购建、农田基本建设和兴办企业等项目的投资预算.预算方案由村民委员会或“三委会”(村民委员会、党支部、纪检监督委员会)提出,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乡镇农经站审核后公布实施.从本质上讲,预算是基于管理行为的控制,预算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着不可控变量,预算监控的最终效率取决于是否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以及是否严格执行这一制度,要防止预算松弛行为的发生.事中控制的重任自然落在理财小组肩上.理财小组参加本村各种会议,对分配方案和重大投资项目有否决权,监督资金流向,盘点存款和审议财务收支数据,对一切不真实、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开支拒绝入账,参与和监督集体土地转让、宅基地分配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监督集体资产管理,债权债务的结算及经济合同签证、兑现工作,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做好理财日的财务收支审查,监督财务人员定期公布账目.事后监控除常规的执行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布财务收支账表,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的方式外,还应建立绩效评价机制,结合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设立考核指标,以量化打分为主确立集体报酬,然后量化到个人;要形成严格的考评机制;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3)建立信息平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基于财务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农村财务管理新思路.即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环境,实现财务信息迅速、准确、完整的传递和交流,从而保证了财务数据的实时、真实和有效.在此基础上,利用财务制度、预算、业绩考核、财务风险控制等职能手段,来实现全面财务监控.这样,基于不同监控主体角度,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农村的财务收支状况,有效地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性,规避财务风险.在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以上可逐步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法,推动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财务监控视角下农村财务管理建设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财务管理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