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点赞:33313 浏览:1552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生长在地质队员之家的我,从小耳闻目睹祖父辈在地勘单位工作长年累月的艰辛,深刻认识到地质勘查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其重要性更加突出.而地勘行业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事业编制行业,其财务核算与管理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在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与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并努力提高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把财务管理放在单位经营管理的中心位置上具有现实意义.本人通过在大学财经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对地勘单位财经管理工作的逐步了解,就当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肤探讨,不当之外,敬请地勘行业与财经管理专业的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地勘单位改革改革、发挥自身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逐步走向市场,相继成立了许多非主业经营实体,多种经营业和工程市场业蓬勃发展,对地勘单位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率不断提升,在财务核算中所占的比例也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地勘单位的事业经费拨款明显不足,从而形成了地勘单位必需靠财政拨款和走向市场对外创收两条腿走路的生存发展局面.这使得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矛盾:地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仍未完全摆脱事业体制的行业性管理模式,对非主业(多种经营业和工程市场业)表现出明显的管理缺失.现行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落后,财务监督功能弱化,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现有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单位经营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勘单位相继成立了各种非主业经营实体,但仍统一由队财务进行核算和管理,事业经费和各类非主业务各自单独设置会计账套进行会计核算,并由地勘主业财务汇总报表上报.这种性质各异的业务仍然采用事业体制的财务管理与核算模式,明显束缚了地勘事业单位的财务运作和管理,使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无法高效开展,难以完全满足地勘单位经营管理对各项财务数据的需求.从而对非主体业务的具体经营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同时,也对地勘单位的财务核算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地勘单位自身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财务管理水平严重滞后: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地勘单位面向市场,开始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营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模式,而财务管理与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只有充分认识其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形成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依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网络,搞好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的控制和管理,防范和减少财务风险,才能真正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当前大多数地勘单位的主要管理者在融入市场经济的同时,由于“事业身份”的存在,并未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仍然以会计核算代替财务管理,有些企业决策者甚至对财务的基本概念诸如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金成本、财务杠杆等都不一定完全了解,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从而造成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严重滞后的现实状况.

地勘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整体偏低,影响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直以来,由于地勘系统内的财务专业为非主体专业,在财务专业人员的引进与培养中没有像主体专业那样受到高度重视,大多数从事财会管理人员多为半途出家、内部培养的非科班出身的人员,如江西某地勘有财务人员21人,其中科班出生的财务人员仅占有量28.5%.自然,专业素质提升相对较慢,专业素质整体偏低.而作为已逐步融入市场经济的地勘单位,若要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运作,首先就需要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及时跟进,在财务管理目标、财务分析指标、财管理重心等方面作出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经营的需要.而当前地勘单位中仍有相当一部分财务人员是只会算账而不会看账的会计.或许有人会说财务工作本来就有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分,而偏重于核算的会计是没有必要具有财务管理分析能力的.其实不然,即使是生产会计信息的核算工作,同样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分析能力,否则是不可能了解管理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的,而不了解需求的生产只能是盲目的生产,其产品也就注定了难有价值.因此,要想做好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没有良好专业素质的财务人才是难以保证的.

当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财务管理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提高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在地勘单位逐步走向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地勘单位是事业与企业的并存体,要生存和发展,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需既体现其公益性又体现其收益性,即当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是要两者兼顾,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针对当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应做好以下应对之策.

实施财务管理创新,实现公益事业活动与经营创收活动相对独立管理,做到既便于上级部门对单位效益进行统一考核,又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用激励作用,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树立现代财务管理意识,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首先、要理清财务结构层级.地勘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内部条件和财务战略来选择结构层级,从而对财务管理的效率进行提高,对地勘单位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以降低内部成本.其次、要不断强化全面预算的约束机制.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就是一个好的企业预算制度;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检验重要的标志,就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产生的管理效益.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且需要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再次、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要加强.地勘单位融入市场,必然面对经营风险.风险在市场经营中无处不在,纵观企业兴衰,导致大多数企业的衰败就是因为我们的一些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不当造成的.所以,地勘单位应当针对财务风险建立起一


下转第033页

上接第026页 套较为完整的控制机制,通过对资金筹措、重大投资、营运资金、债务清偿、资产损失和税收支出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制度,加强风险预警和识别,及时评估、预防、控制和分散财务风险,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力求化解财务风险或实现损失最小化.第四、建立健全评价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全面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地勘单位应该建立起完善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并且要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对奖惩机制要进行全面的建立.

地勘单位负责人要转变观念,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企业单位的领导应高度重视.地勘单位的一把手尤其要倍加重视,一定要树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现代管理观念.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及其正常运行的基础,各项工作的好坏与成败都会最终表现为不同的财务成果.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风险变幻莫测、越来越大,要确保利润最大化,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发挥财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地勘单位转变观念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控制了资金、成本、利润,就等于抓住了地勘单位在生产经经营的各个方面.

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有所作为.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应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体现出管理价值.第一、要积极参与本单位的决策管理,从财务的角度对决策事项提出建设性意见,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财务管理工作者要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极参加重大事项的可行性论证,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二、要正确处理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的关系.地勘单位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并不等于以财务部门为中心.财务管理的工作对象是资金运动,而资金运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财务管理也就贯穿各项工作之中,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财务部门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贯彻和执行者,财务部门要努力协调与其他各个部门的关系,加强沟通与理解,共同商讨工作.把财务管理的理念,财务管理制度贯彻到各个环节,使各部门都围绕财务管理的需要做好各自的工作.

强化财务队伍建设,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地勘单位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地勘单位财务人员首先要认真钻研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业务知识,尽快适应新形势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二是认清当前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除传统的资金管理和财产、物资管理外,还要向资产风险管理、项目管理、税金管理、资本运营管理等方面拓展,增强进行定量预测,风险决策的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以规范化、科学化的财务基础工作,保障在地勘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加大财务信息监管力度,以确保财务管理目标与政策的贯彻落实.五是加强各完善统一领导,实行行分级管理与集中统一管理.地勘单位可对下属各经营实体合理划分各级财务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在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二级财务管理部门,理顺各二级财务之间的关系,明确其职责和权利.

综述,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地勘单位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必须通过创新财务管理模式,确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机制,既需要地勘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高度重视,也需要财务管理者和全体财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扎实有效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使地勘单位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东华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