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独立)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

点赞:5144 浏览:17109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民办高校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办(独立)高校主要的财务风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民办(独立)高校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关 键 词 :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

民办高校财务问题关系着国家、学校和个人的利益,“财务稳,则学校稳;财务乱,则学校乱”,可以说,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与运转,民办学校就没有发展的根基;没有良好的财务管理,民办学校就没有发展的保障.一所民办(独立)学校(以下简称民办高校)财务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存亡,决定着学校能否稳定、可持续发展.民办学校存在着各种政策风险、经营风险、质量风险、信用风险等,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不但是民办学校面临的首要风险,也是办学中最主要的风险.

一、民办高校的主要财务风险

1.筹资领域的风险

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主要靠学生的学费,但目前高校生源呈现持续下降态势,随着生源变化的下行曲线延续,高等教育将从“卖方”市场转向“写方”市场,高校将会面临招生压力,未来五年,部分民办高校甚至可能面临招不到生的局面,没有了资金来源,学校随时面临倒闭.为了生存和提高竞争力,不得不借贷大量资金用于提升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水平,加之在通货膨胀下,筹资成本不断提高,学校支付借贷本金和利息的能力下降,随时会发生债务违约.更可怕的是,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外部筹资十分困难,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支持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

2.投资领域的风险

部分民办高校由于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资金使用不规范,存在着严重的挪用资金现象.如部分高校紧随社会热点,利用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进行房地产开发,随着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投资面临巨大风险,如江苏金山桥教育集团就是由于资金随意挪用拆借而导致整个集团的倒闭.

有些民办高校的举办者过分高估自身的发展空间,对办学风险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基础建设,投资决策失误.在办学过程中,因招生成本越来越高,招生越来越困难,最终导致有效支付能力不足,逐渐陷入过度举债的泥潭.在民办高校重新洗牌的过程中,重组并购是不可避免的,但盲目的重组并购,会给并购方产生目标高校价值评估风险、流动性风险、融资风险、支付风险及整合风险.

3.营运风险

部分民办高校管理不善,造成教学资源浪费严重.学校社会公共怎么写作功能欠缺,设备利用率不高,资金周转困难.

民办高校普遍缺乏基本固定的教师队伍,连正常的教学秩序都无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差,少部分民办高校有较稳定的师资队伍,但其整体素质和水平不高,教学效果差,学科建设后继乏人,学生流失或拖欠学费严重,致使民办高校的发展缺乏后劲.也正因为如此,导致一些民办高校办学缺乏特色,毕业生难以就业,自身形象不佳,社会声誉不高,办学达不到国家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所规定的办学标准,最终被勒令关闭.学校经费本来就紧张,在当前高通货膨胀下,经费支出增大,对民办高校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民办高校财务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

1.全面预算管理不科学

目前大部分院校采用增量调整预算的编制方法.编制预算时只是简单的按上年基数再加一定的比例调整,上年的项目无论今年是否需要都会安排,而今年新增需要经费不易解决.导致高校出现预算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导致在实际运作中为了保证项目的有效进行,预算投入不断增加.预算管理的不科学,容易滋生民办高校某些部门一味的增加预算,使财务管理中预算这一环节缺少制约.预算权威性受损害,容易造成预算的编制和调整的随意性很大.

2.学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院校已经脱离了单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办学状况,步入了多渠道筹资的办学模式.高校自主权的增加,民办高校资金的使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到从教学科研领域到后勤保障等方面.部分高校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由于缺少长期的规划,盲目增加贷款项目,使得高校超出了其经济承受范围而承担了很大的财务负担.这样由于债务负担过重而不能按期偿还到期贷款本金及利息的可能性,不仅会影响学校的正常财务运行,而且由贷款所产生的风险可能会贯穿于资金运营始终.

3.资金支出缺少绩效评价

部分民办高校在资金的使用上,由于缺少成本管理意识,在资金的使用上缺少合理规划,进而造成资金的浪费;在实施货币管理上,部分民办高校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对货币的认识只局限在的概念上,忽视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现在很多民办高校每年都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非常规的、突发的资金的需求.而实际上,在执行预算时,支出随意性大,非生产性开支占按预算支出的比重性相当大,而满足不了对教学科研的需求.也就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考虑金融机构借款的偿还问题.

三、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1.拓宽融资渠道

根据中商经济研究院对民办高校行业的调研,我国民办高校大约有40%左右存在融资需求,平均每个学校的资金需求量为5000万左右,以2011年统计的760所民办高校计算,我国民办高校行业大约存在152亿的融资需求.由于民办学校是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举办的,因此,国家对民办高校几乎没有投入,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应的经费来源只有四种渠道:一靠股东自掏腰包,二靠银行贷款,三靠吸引社会资金,四靠学费收入.在以收费为经费来源主渠道的同时,民办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资金突破口,根据自身学校独特的风格建立创收模式,高校通过创收可以充实自身的资金,会帮助学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教职员工的福利也会大幅提升,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整个学校一直在这种良性循环中运转,对学校发展非常有益.

2.推行财务公开制度,将学校的收民办学校决策权应多元化并相互制衡

在重大投资、并购决策中,举办者必须吸纳校长、教职工等人员进入董事会并听取他们的意见,进行集体决策,这样做出违规或违法决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设备,提高资金营运能力.对各项资产进行定期清查,掌握资产情况,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对暂时闲置的资产进行整合盘活,并加强监管,落实责任,增加经济效益.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可以接纳、承办各类会议,在检测期向社会培训机构出租教室、宿舍等;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合理分班、编排课表,充分考虑教学设备的使用率.进一步合理编制预算,可以促进学校规划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增强学校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学校内部各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减少冲突与矛盾,提供学校绩效的评价标准,便利考核,强化内部控制.


3.树立特色精品意识,提高办学质量

民办高校应进一步树立特色精品意识,提高办学质量.生源逐年下滑,而高校录取率攀升,招生供求关系失衡直接导致激烈的“生源争夺战”.加上港澳台高校和海外高校也投入其中,致使生源竞争又“再生枝节”.在质量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生命线的背景下,民办高校要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观念,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只有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才能赢得学生、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尊重,出口顺了,进口也就旺了.民办高校要有前瞻性,要有创新思维,在办出水平、办出档次、办出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办学层次.同时,依靠新的思维和新而活的机制,变起步晚、办学规模小、水平不高的劣势为“起点高、发展快、有特色”的相对优势.

四、结语

《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于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问题有较为详细的规定,由于许多民办高校财务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尤其是财务监督体系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导致财务风险严重.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和化解民办高校财务风险,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