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内控融合下的模式构建

点赞:35059 浏览:1599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进程的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也在稳步前进.其中,财务管理工作在推进文化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不断优化文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需要我们切实加强组织内部的调控能力.财务管理需要落实到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人力资源的内部调控,可以以资金支持和多方面考核的方法促进在职提升;而对于固定资产的内控,应从源头,即成本上给予一定的帮助;此外,财务管理还涉及到对财力资源管理的内控模式构建.

关 键 词 :文化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模式构建

随着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包括文化事业单位在内的组织都需要优化自身的财务管理.那么财务管理优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决定财务管理优化的路径取向.笔者认为,从文化事业单位整体发展的视角来看,应实现财务管理与组织内部控制间的融合,或者说,财务管理工作不应是独立存在的,而应促进组织各项事务的开展.

从目前有关文献信息的反馈可知,诸多作者习惯于将财务管理的内容聚焦于资金监管领域.然而,这一主要职能仍可以在配置单位组织资源中发挥作用.所谓组织资源可以理解为,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内的文化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由此,针对组织资源配置的内控,也就成为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一、对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认识

随着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逐步深入,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价值取向也有所转变,渐渐过渡到收敛状态.本文设想文化事业单位依然存在社会公益性目标的情况下,分析当前在组织资源领域内的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通过明确内部控制的具体对象,以及内控行为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深入对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认识.

(一)对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

文化事业单位不同于行政单位,它的定义可以简单地阐述为在教育、科学、文化和卫生等领域向社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一类组织.同时这也表明,大量的专业人才在文化事业单位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内部职工也在其相应的本职岗位上做着必不可少的工作.所以,对于这类群体人员的内部控制可以从集体与个人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究.

首先,从集体的角度来调控.在文化事业单位之内,开展团队工作对加强广大职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纵观我国各类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文化事业单位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集体主义精神上.在单位成员团队合作的方式下,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尤其是某些课题的研究以及一些专业技术工作.所以,针对集体的控制并不会阻碍文化事业单位在财务方面的管理.

其次,从个体视角的控制.就目前来看,文化事业单位在改善对个体的“控制”时,相应的措施还不是很完善,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有效针对个体职工进行内部控制的方式方法,不但应该强化他们的岗位意识与技能,还需要为他们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让职工的发展不断契合单位的发展规划,同时还要满足员工自身的需求.

(二)对内部物力资源管理的认识

文化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的一个典型代表,具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属性,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其内部存在着大量昂贵的设备和器材.这些设备和器材是文化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怎么写作的物质基础,同时这也构成了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投入.在此主要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投入作简要分析.中国的文化事业单位在体制上被定义为一种非营利性的机构,但是,随着中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支持力度逐渐减少,相当一部分的事业单位已变成事实上的产业机构.政府财政拨款机制的变化使得各单位面临着巨大的成本控制压力,由此,文化单位不得不向内涵发展道路进行转变.所以,怎么样对文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进行监管,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成为内部控制机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对内部财力资源管理的认识

财务管理是文化事业单位正常开展工作的核心,也是与各个组织部门联系的中枢.财力资源管理的内部控制应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对资金使用做好预算及对资金流动进行监管;加强资金使用的效果.要发挥财务管理对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对内部财力资源管理所发挥作用的重要性.

二、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中的功能定位

(一)在人力资源内控中的功能定位

文化事业单位在发扬职工集体主义精神方面存在传统优势,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那便是忽视了职工的个体需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把个体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程度划分为五个层次.从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已经算是在较高的层次上了,他们的自我价值已经得到很大程度体现.因此,通过人力资源内控中对技术人员的定位,能够给文化事业单位提供指向,不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还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业务交流和提升的空间.因此,在管理资金预算的过程中,要通过功能定位达成上述效果.

(二)在物力资源内控中的功能定位

针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增量变革管控问题,将成为内部控制所面临的一项关键任务.针对此类问题,财务管理在物力资源内控中的功能定位可以从两点来认识:首先,关于使用效率.以经济学角度看待,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提高了,也就能够降低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因此,财务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跨部协同意识,要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其次,对于增量变革方面.文化事业单位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必然要进行设备和仪器的采购,但是,面对财政拨款和监管不到位的情况,难以避免地会出现采购的盲目性和突击性,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的滥用、设备和仪器的使用频率不高或无人会操作的情况.所以,在面对采购申请时,财务管理相关人员要切实做好监督管理,落实好相关责任和义务.

三、功能定位下的融合模式构建

(一)针对人力资源的融合模式构建 财务部门在对来年的资金进行预算时,要结合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预测.同时还应将在职员工的培训和进修经费纳入考量之中,用以提升和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以及扩大文化事业单位的对外影响力.此外,对于公派人员的业务交流和学术交流活动,需设置专门基金.

人力资源内控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来促进组织的发展.其中,资金监管就是确保合理利用资源的一种手段.为了实现人力资源内控的正面价值,财务部门应对部门内部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方面如:在职人员培训和进修效果、相关职业技能考核、在职提升是否合格等,从而在经费上实现有针对性的调整.

(二)针对固定资产的融合模式构建

第一,有效设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文化事业单位应根据固定资产的具体特点,对业务流程进行合理分析、归纳和设计,找出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确保固定资产安全、高效地运行.针对固定资产的管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要明确各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其次,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交付和使用验收制度.最后,在薪酬分配制度上要更多考虑一线管理人员的贡献.此外,还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造册,便于固定资产的统计、检查和后续管理.

第二,实现动态管理模式.信息技术时代,固定资产动态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实现了对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动态管理模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文化事业单位,以文化馆为例:文化馆往往占地面积大,工作安排明确,在场馆闲置的情况下,可以将部分场馆租赁给社会劳务机构,实现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在租赁过程中应当配备专业人员负责,避免在租赁过程中造成对固定资产的损坏.同时,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动态预算管理时,要充分考虑固定资产的专用性水平.

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内控融合下的模式构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针对财力资源的融合模式构建

文化事业单位的运转以财务部门为核心,其它业务部门围绕其开展工作.针对此种情况,应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信息处理流程.ERP功能设计应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在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构建信息传递模式,实现全程控制,改变传统的控制弊端.

四、结束语

以上便形成了笔者对本文主题的论述,不难看出,所得结论也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