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合理化建议

点赞:6073 浏览:190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9-171-01

摘 要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单位会计机构和人员不够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不善,国有资产流失,专项资金未单独核算,单独的监督机制并不健全,缺少内部监督机制的制约和监督,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 键 词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合理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措施,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我国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对政府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所进行的计划、领导、组织、控制、协商和监督即是政府筹集、使用和管理资金的过程.伴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预算管理体制和收入、支出管理方式也逐渐完善,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分析和改进,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单位会计机构和人员不够完善.

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受单位编制的限制,很多没有受过会计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专职或者从事会计的工作,这部分会计人员缺乏起码的会计专业知识,对核算内容及会计科目的应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会计人员无证上岗.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都没有会计证,都没有做到持证上岗.

会计人员更换频繁.很多单位的会计人员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频繁更换,会计人员变动后没有办妥会计相关资料和档案移交手续就走人,造成了会计资料不齐全,会计处理也就不连续.

会计人员年龄老化.特别是近几年开展的会计电算化,会计人员由于年龄老化,学习计算机很困难,导致会计电算化难以推广.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当前大部分行政单位的预算编制以及执行都是粗放型的,行政单位财务工作者几乎没有理财意识,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也较为薄弱.

强化预算观念是前提.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是有效手段.制定详细的内部审计制度是行政单位审计人员开展工作的需要,也是对财务人员的约束.同时,我国现行的财政收支分类范围偏窄,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所有收支活动.我国预算编制中,各级财政对财政支出的管理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特别是预算编制方法,多数地区包括本级一直采用基数法编制预算.预算执行情况一般不很到位.

3.资产管理不善,国有资产流失,专项资金未单独核算.

目前,总体上来讲我国的政府财力规模狭小,财政支出能力低下,但与支出总量不足相对应的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支出管理不善,资金损失浪费严重.行政事业机构重复设置、设备重复购置、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国有资产流失很惊人.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比较粗放,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资金使用的预算方案时,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内部资金使用的预算申请不够严谨,另一方面,很多财政的资金项目分工管理比较难以平衡.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合理化建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4.单独的监督机制并不健全,缺少内部监督机制的制约和监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显现出一些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内部监督制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二是会计人员对所在单位的高度依存关系,使会计职能发挥受到一定限制,因而不能很好地抵制和揭露虚检测会计信息,三是内部约束乏力,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四是监督链条松动,各监督环节衔接不紧密,会计缺位,监督越位,牵制失灵,

二、合理化建议

1.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会计业务素质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加大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水平.

(2)财务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对会计人员持证上岗专项检查工作,加大处理力度,逐步消除无证上岗的现象.

(3)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促使会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积累经验,优化知识结构,以适应会计岗位的需要.

(4)改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任用与撤换单位说了算的现象,要经过财政部门的审批.

2.进一步完善公共预算管理制度.

尽快取消预算外政府收支,改革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积极推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实行统一核算、统一支付,取消所有单位的银行账户和会计,由财政部门集中财政性资金的收付,逐步建立总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两者合一的政府会计制度.对工商、质检、等执法部门实行财政供给经费的制度,废除收费养人的体制,并不得再建立预算不列经费、靠收费供养的政府行政执法机构和纯粹公益性事业.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健全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建立财政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和财政绩效考评制度.

3.专项经费不能属于随机性支出,其支出标准主要视项目的性质和项目建设规模及方法逐一审定.专项经费预算的安排,必须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确定,按人员和定额确定了正常经费后,剩下的财力再根据需要安排个单位专项经费.

4.完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的制定除了要做到详实、完备以外,特别要注重制度的统一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以形成制约有力,控制有效,环环相扣的控制机制.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规定.加强内部控制,就要克服机械的、僵化的教条主义,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和会计动态,多开展内控机制长远适应性研究,并注重控制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形势需要对内部控制做出动态调整,通过动态调整来完善机制,通过完善机制来推进控制创新,力求内部控制与时代要求相吻合,与改革相适应.

5.按照公共财政要求,正确界定公共支出的供给范围.结合改革的进程和财政职能的转变,有的支出需要强化,有的支出需要弱化,有的支出需要取消.同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行政人员和经费的膨胀.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隶属于上次建筑,纯属非生产领域和消费性质,所以对单位的经费要进行严格的总量控制,所以,要推进行政改革,精简机构,从而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和压缩行政经费.同时还应该建立有效的人员竞争机制,把动力和压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