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利文献综述:2003―2016年

点赞:5999 浏览:2091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 2003―2012年“专利”目录下检索到的部分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文献,从中选取专利价值评估、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专利技术转移和专利技术预见等四大方面来分析国内外专利研究的学术动态,并对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关 键 词 】专利 文献综述 专利评价 技术转移 技术预见

引言

专利作为技术信息的载体,自20世纪以来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统计,90%-95%的研发成果包含在专利文献中,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有80%以上未出现在其他技术文献中,全世界90%以上的发明创造信息都是首先通过专利文献反映出来.有效运用专利信息,可缩短60%的研发时间,节省40%的研发费用,专利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本研究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3-2012年这10年间的中文核心期刊(不包括增刊)收录的论文,分别以“题名等于‘专利’并且‘指标体系’”、“题名等于‘专利’并且(‘评估’或者‘评价’)”、“题名等于‘专利’并且(‘预见’或者‘预测’或者‘趋势’)”、“题名等于‘专利’并且(‘转化’或者‘转移’)”为检索式,剔除同作者同题的论文、不同作者但内容相同的论文以及专访、知识讲座、文摘等非研究性篇目,获得独立记录(包括篇名、作者姓名、发表刊物、年份、期号等内容)的相关文献34篇,同时检索Web of Science上同期(2003-2012年)论文,分别以“标题等于(patent)AND 标题等于(indicator* OR indicator system OR index system)”,“标题等于(patent) AND 标题等于(evaluation OR assesent OR valuation OR estimation)”,“标题等于(patent) AND 标题等于(prediction* OR foresight* OR trend* OR forecast*)”,“标题等于(patent technology) AND 标题等于(tran*)”为检索式,获得独立记录的全文文献16篇.将国内外共计50篇文献(见表1)作为本文的分析对象并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出其规律和特征.笔者将这些研究归纳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利价值评估研究、专利技术预见研究、专利技术转换研究等四大方面(见表2),力求对10年来国内外专利研究作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概述,以期有利于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专利指标体系研究

关于专利评价体系的研究,迄今也没有国际上公认的通行标准,国外比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是CHI专利评价体系、Ginarte-Park指数法、专利记分牌、洛桑报告专利评价体系、OECD科技指标系列手册等;国内王九云、黄庆、陈洁、李春燕、杨晨等分别构建了不同的知识产权或专利评价体系,而且各个地区也陆续出台了区域知识产权或专利评价体系,如深圳市、上海市、烟台市等等.

2.1 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对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目的的认识是构建指标体系的前提条件,这方面的研究在相关文献中有所涉及.黄庆等[1]认为,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实现:①评价我国在世界上、不同地区或者各个行业乃至企业的专利综合实力;②为制定和实施我国专利战略提供数据支持;③作为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经济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部分,提高知识产权在国家科技、经济活动中的显示度.肖国华等[2]认为,构建目的是:①方便专利信息分析,使专利调研更有针对性,怎么写作于专利战略决策;②优化专利评价;③引导评价对象整合专利资源.

2.2 构建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国内学者对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的认识大体相同.黄庆等[1]认为应该秉承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原则,其中他们对科学性进行了解释,认为科学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备系统全面、注重质量和作用、“量”和“率”合理结合等特点.肖国华等[2]认为设计原则包括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李振亚[3]则就具体指标的选择提出系统性、独立性、可测度性、规范性和实践性原则.

国内外专利文献综述:2003―2016年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3 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关于专利指标体系的设计,国外学者较早便进行了研究,其中M. Reitzig的研究成果比较成功.M. Reitzig[4]从公司的角度提供了专利权的评价方法.他还通过23个关于专利指标和价值的实证研究,分析了13个最著名的用于商业目的的指标变量.表3显示了已知的专利价值指标.

黄庆等[1]、肖国华等[2]、李振亚等[3]根据指标反映数据性质的不同,将专利指标分为数量类指标、质量类指标、价值类指标等(见表3),这是对于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分类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国内早期对于专利指标的研究及运用,主要集中在数量指标上,后来,专利质量指标的研究逐渐成为专利计量分析的热点.万小丽[5]介绍了国外成熟的专利质量指标,并运用“纵向”拉开档次评价的方法,验证了专利质量指标对知识产权战略绩效评估的重要作用.近来,也有学者提出了新的看法,如李海清等[6]将评价指标的层次划分为专业性指标和综合性指标;杨中楷等[7]通过分析有效专利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三项分解指标,即有效专利数量、专利寿命和有效率;李伟等[8]通过Delphi法,确定专利创造能力、专利运用能力和专利保护能力三大项指标;陈琼娣等[9]根据专利文献的内在特性,将专利计量指标划分为数量、质量、科技和速度4个层次.

专利指标的构建和选择是挖掘专利信息的基础.但是,单个指标只能表现专利某一方面的特性,只有将不同层次的计量指标综合使用,才能对专利进行正确的评价和研究.J. O. Lanjouw 和 M. Schankerman[4]的研究发现用综合指标可以消减专利计量的误差,更好地评价专利质量,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利用综合指标可以降低20%-73%的专利质量误差.同样,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应该选择不同的指标以及指标组合,并构建综合指标来全面反映专利的技术和法律信息.黄庆等[1]、李振亚等[3]、李伟等[8]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建立指标AHP结构、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指标权值计算和单层次排序以及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最终计算出每个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学者对权重的取值意见不一,此处不再赘述. 专利价值评估研究

专利价值表达了人类对知识和智慧的高度认可.成功的专利商业化运作(专利资本化、转让、许可等)保证了企业和国家的创新动力,但它必须建立在对专利价值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对专利引进方而言,专利的初始价值评价则直接关系到对未来利润的评估,是技术引进至关重要的一环.

3.1 传统专利价值评估方法

专利价值的传统评估方法主要是指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三种.马忠明等[11]认为这些评估方法都没有考虑到应用专利权进行生产的特点.胡元佳等[12]、张希等[13]认为传统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都是以市场为基准的方法,虽然它们较充分地捕获了市场信息,但是通常耗时费力,主观性较强,有可能出现应用相同的方法评估同一个专利,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结果的情况.万小丽等[14]、李振亚等[15]也分别研究了三种传统方法,从不同方面论证了其不足之处.

3.2比较合理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

基于传统评估方法的缺点,马忠明等[11]分析了专利所具有的期权特征,认为专利权赋予了企业进入专利产品领域的投资机会,因而将专利看作企业的投资机会来评估.他引入技术生命周期的概念,标的变量利润流在专利整个存续期内按照两段不同的几何布朗运动变化,前一段的期望增长率是正值,后一段的漂移率是负值.在这一模型中,首先计算出二维空间中任意时点(t,x) 处的项目价值,再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倒推计算出任意时点的专利期权价值.

万小丽等[14]认为,马忠明等[11]采用实物期权法建立模型评估专利价值的方法考虑了管理决策者在投资生产以及产品研发等问题决策中的选择权,将专利看作企业的投资机会来评估,是一个好的思路.但是没有考虑实施专利投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风险系数不可能是常数,而且预期利润流仍然要通过估算才能得到.

夏轶群等[16]认为已经存在的专利价值实物期权评估模型都只是基于最严格条件的评估模型而放宽某一个条件,但技术专利价值是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同时综合作用的.

李振亚等[15]认为实物期权方法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应用受到较多检测设条件的限制,例如要求专利变化遵循几何布朗运动,不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专利交易是连续的等,而且专利的预期收益流也是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因此,此种方法仍然不能用于实际的专利价值确定,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影子价值.

3.3 改进中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

万小丽等[14]从理论上尝试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专利价值:首先,建立比较全面、系统的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的权重;其次,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比较合理地设计了专利价值的初评值和偏差等级及其分值,以求利用最后得到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计算出专利的实际价值量.这种方法很好地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在一起,为专利价值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夏轶群等[16]建立了一个有可替代性的不确定条件技术专利价值实物期权评估模型,同时考虑了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专利引进方投入的不确定性基于某点的变化越大,专利的期权价值也趋于增大,因此这种不确定性不仅是成本,也蕴含机会,是有挖掘价值的;而专利技术的可替代性和专利的时间贬损会大幅降低专利期权价值,并且与专利价期权价值成反比,因此是必须控制的两个因素,评估时要格外关注.

李振亚等[15]提出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技术、竞争、市场、法律等因素的影响,以技术质量指标、目标市场价值为基础,量化了竞争程度和法律保护强度,通过数学运算来评估专利的价值,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缺乏客观性的弊端.

专利技术转化研究

2005年以来,我国制定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2008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专利技术转化作为自主创新的手段之一,能有效推动区域企业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4.1 国内技术转移研究

4.1.1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利技术转化水平不仅成为衡量其自身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且对于推动地区产学研合作、拉动地区经济增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对国内技术转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上.

某课题组[17]认为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模式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可分为主体系统、支持系统、政策环境系统、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系统、宏观调控系统等5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模式,如图1所示:


宋东林等[18]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转移模式分为高校与企业直接合作模式、专利技术孵化模式、相似度检测平台怎么写作模式、高科技企业创业模式等4类,如表5所示:

张平等[19]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有更加详细的分类,如图2所示:

4.1.2法律政策分析

法律政策的完善度与高校专利转化率存在着密切联系,要想促进高校专利技术转化,必须确保有一个健康、有序的法律环境,即国家需要从战略高度制定相应的科技法律和方针政策.

马忠法[20]指出了我国现有不当专利资助政策的一些负面影响:是成为诱发泡沫专利的直接动因,变相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基于这些问题,他提出完善现有的相关专利政策以提高专利技术可转化率的一系列措施,如不盲目提倡高校必须申请专利,不由国家或政府政策来决定高校的专利申请而由市场来决定;在申请专利前进行严格把关,在源头上提升专利技术质量.

而宋东林等[21]明确提出我国政策法律存在的问题:法律多而杂,难以形成体系;风险投资、科技相似度检测法律体系不完善;人才激励、利益分配、科技投入等落实不到位;产学研合作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进而,他也提出促进专利转化的政策建议:拓宽专利转化渠道,如创办校办企业、国际合作等;健全专利技术转化管理机构;搭建多层次怎么写作平台;理顺各种利益分配关系,借鉴美国高校技术转化机构广泛使用的“三三三制”分配模式,即学校、院系和发明人各得1/3;通过国家专利技术转化基金、民间投资、产学研联盟等渠道完善投资体系. 4.1.3评估体系分析

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评价指标是对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进行评价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它通过一系列科学、完整、系统的数据指标来反映,对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影响极大,因而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张平等[22]认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系统性、客观性、简明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他们通过文献查找、文献调查和专家访谈对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体系的评价指标进行海选,然后通过分析指标本身的可行性、可比性以及指标间的相关性,最终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他们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制定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来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化.

杨峰等[23]也就专利技术转化价值评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4.2 国外技术转化研究

S. Nagaoka[24]通过分析日本公司专利许可合同,从专利保护的角度来研究国际专利技术转移.该研究源于这样一个理论“在专利转移方面采取强有力的专利保护措施,如果绑定的约束是仿盈利,那么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如果是激励许可方进行转让,它也可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此,他们调查了日本公司的专利许可合同,得出如下结论:①专有技术许可(不论是纯专利许可形式,还是绑定的形式)的产生率,在国外专利保护的水平下明显下降.这个结果清楚地表明,专利在促成专利技术许可上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②在专利保护水平下,专利许可人拥有专利所有权的可能性和强度减弱,这表明更强的专利保护在扩大专利技术转移接受者范围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M. O. Sellenthin[25]也在瑞典和德国展开了调查,其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影响研究者决定进行专利技术转移的因素,并尤其强调了专利技术转移办公室的作用.反馈结果表明,接受过公共基础设施支持和有过使用专利系统经验的研究人员,通过以前的专利或与企业的联合申请专利,更容易申请专利.

张友生等[26]也指出国外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工作的特点:①专利技术转移工作的目的主要是怎么写作社会.②收入分配制度合理化,国外高校对技术转移收入分配制度有非常严密的政策,通常是按照校、系及个人类分配.③设立专门机构进行专利经营.这些专门机构具有自主经营、自收自支、拥有一支高水平技术经理人队伍等特点.④在转移技术前后提供增值怎么写作.

饶凯等[27-30]在他们的一系列研究中,根据泛欧技术转移协会(Proton Europe) 的调研,选取丹麦、瑞士、英国等欧盟国家中公共研发机构开展技术转移活动最好的几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发现,这些国家政府都针对公共研发部门向产业界进行技术转移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科研成果转化进行了较好的引导和支持:一方面,要求科研人员和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必须积极参与到技术转移活动中去;另一方面,保障科研人员和所属机构通过技术转移活动获得相应的收益.

同时,他们都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有效地促进了技术转化.丹麦的技术转移中心由公共研发机构的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协会构成.其中,公共研发机构体系主要由7 所具有理工、医药等学科的大学以及政府的两所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医院组成.英国的情况与丹麦类似,在院校层面上,英国大学成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在国家层面上,他们建立国家技术转移协会.瑞士的情况稍有不同,他们建立了国家技术转移协会,所有的大学和国家公共科研机构均加入该协会,不同于欧洲其他国家每个大学都设立了一个技术转移中心的情况,瑞士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组织结构呈现多样化的模式.

另外,技术转移中心的人力资源因素对技术转移获得的绩效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技术转移中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并不是体现在人员数量上,而是体现在人员的质量上.丹麦和瑞士都是以平均约4人的全职工作人员数量完成了高效率的技术转移工作.知识背景的有效互补也是两国技术转移人才体系的一个显著特色.

这些国家都具有强烈的商业意识,建立了有效的专利管理体系:①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具备很强的商业意识,专利申请数量上升的势头明显.②技术转移中心也具备强烈的商业意识,在专利申请前对发明披露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仅挑选出那些商业潜力好,同时又适合专利保护的发明进入专利申请的程序.③即便是在进入专利申请程序后,技术转移中心也一直努力通过技术转让等方式,将其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成生产力,避免了由于专利申请所需的时间较长和专利的维持费用较高等不利因素,实现了有效的商业化管理.他们专利终止的现象很少发生,技术转移中心和科研人员对专利商业化前景很有信心,愿意支付专利维持费用.

不同的是,瑞士大学大多数的专利都授权给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实施.并且,瑞士大学往往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设专门的咨询处,方便他们获取信息和技术,便于大学和产业界互相沟通.

而英国政府为了促进、规范英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除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外,还设立了大量的政府项目以专项支持某一类大学技术转移活动.

李小丽[31]也撰文对“三螺旋模型下美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机构(technology traner anization, TTO)的动态演进”进行了研究.她搭建了TTO作用下的三螺旋创新模式下的互动自反模型(见图3),认为在三螺旋模型下,各参与者形成互动自反的紧密关系,推进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但三螺旋关系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大学TTO的推动.她还指出,美国大学TTO的发展历程促进了三螺旋模型的最终形成.TTO的发展使得官产学有更广泛的互动,同时三螺旋关系更紧密和系统.业务范围从最初协助发明的披露不断拓展,包括帮助申请专利、推动产业界和大学的共同研究合作、实施技术许可并积极参与到衍生企业的重要活动中去.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美国TTO的技术转移也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工作流程.

专利技术预见研究

正确理解专利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研发策略,抓住发展机会.因此,专利技术发展趋势预见日益成为技术管理研究方面的一个热点.尤其是近年来新兴技术的发展速度持续增长,学者的研究重点都放在新兴技术上. T. U. Daim等[32]通过结合使用文献计量学和专利分析的著名的技术预测工具,如情景规划、生长曲线和类比法,介绍了三个新兴技术领域的预测情况,然后证实了其可行性.

B. Yoon 和 Y. Park[33]提出新技术研发的预测算法:基于专利信息的词法分析和联合分析的混合,这种方法通过将组合分析和专利信息引文分析结合起来,增强了语法分析的性能.首先,使用文本挖掘的方法从专利文献中提取关 键 词 ,通过这些关 键 词 识别现有专利的形态.然后,新技术的配置建议使用组合分析的优先次序,随后调查每一个新配置的技术可行性.

C. Lee等[34]提出一个随机专利引文分析的方法,用以评估一个时间段内未来的技术的影响.该方法的核心是帕累托/负二项分布模型,考虑到了技术的动态影响和特殊方面.他们为每一个时间单元建立专利引文矩阵,然后由帕累托/负二项分布模型和gammagamma sub-model推导出未来专利的影响.

J. Yoon等[35]提出了一个使用基于属性功能方法的系统――TrendPerceptor.设计该系统是为了能够协助专家做以下工作:①通过专利确定发明概念的发展趋势;②为专利技术预测演示发展进行趋势分析.该系统包括三个模块:一个模块使用文本信息的语法分析来自动提取属性和功能,显示一个给定技术的创新方向;一个模块基于网络分析进行发明概念分析;一个模块基于TRIZ进行发展进程趋势分析.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专利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专利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步.文献的数量渐渐增多,开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同时,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既有人从逻辑的角度,探讨构建专利指标体系的目的、原则、方法;也有人从时间的角度,研究传统的、比较合理的、改进中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还有人从空间的角度,比较国内和国外的专利技术转化行为.总之,研究者们不仅从宏观上进行专利研究探讨,也在微观上进行了深入探析,提出的建议与措施对推动专利研究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研究过程中出现了新的专利战略研究方法,不再局限于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实证研究等,而是将数理统计法、层次分析法(AHP)、计量经济学、博弈论、计算机分析软件等应用到专利战略研究中,灵活地运用其他学科(如经济学、数学、统计学、法学、信息学等)的知识来分析专利战略.

但是,作者在尝试检索“专利技术水平评估”方面的文献时,检索结果都是实证分析,且研究对象集中在RFID、纳米、半导体、OLED、生物和医药等领域,基本未涉及其他.从专利研究文献的整体来看,国内相关文献宏观研究比较多,微观研究比较少,研究内容也有雷同和重复之处,创新理念和理论成果比较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专利实证研究应加大对我国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现状分析,如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技术领域的现状、问题研究、建模以及相应的对策探讨,特别是对专利发展较成熟的案例进行研究,可以为专利的实施发挥更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庆,曹津燕,瞿卫军,等.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一)――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构建[J].知识产权,2004(5):25-28.

[2] 肖国华,王春,姜禾,等.专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08(3):96-99.

[3] 李振亚,孟凡生,曹霞.专利三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科学,2010(10):1569-1573.

[4] Lanjouw J O, Schankerman M. Patent quality and research productivity: Measuring innovation with multiple indicators[J]. The Economic Journal,2004,114(495):441-465.

[5] 万小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中的专利质量指标及其作用研究[J].科技政策与管理,2009(11):69-74.

[6] 李海清,刘洋,吴泗宗,等.专利价值评价指标概述及层次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2):281-286.

[7] 杨中楷,沈露威.试论有效专利指标[J].情报杂志,2010(11):35-38.

[8] 李伟,陈青蓝.基于知识产权能力的企业专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科技管理研究,2011(12):146-154.

[9] 陈琼娣.专利计量指标研究进展及层次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99-103.

[10] 汪雪锋,刘晓轩,朱东华.专利价值评价指标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6):115-117.

[11] 马忠明,刘康泽.应用实物期权方法评估专利价值[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3):59-63.

[12] 胡元佳,卞鹰,王一涛.非市场基准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探讨――以Harhoff等人的实证研究为例[J].软科学,2007(4):17-20.

[13] 张希,胡元佳.非市场基准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和挑战[J].软科学,2010(9):142-144.

[14] 万小丽,朱雪忠.专利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科研管理,2008(2):185-191.

[15] 李振亚,孟凡生,曹霞.基于四要素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研究[J].情报杂志,2010(8):87-90.

[16] 夏轶群,陈俊芳.有可替代性和时间贬损的不确定条件技术专利价值评估[J].情报杂志,2009(15):128-130.

[17] 课题组.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体系构建和评价标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41-55.

[18] 宋东林,付炳海,唐恒.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3):95-100.

[19] 张平,黄贤涛.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1(7):13-15.

[20] 马忠法.完善现有专利资助政策为提高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率创造条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