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点赞:12488 浏览:560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关于规模经济,经济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经济系统层次分别对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阐述.为此,本文综述了不同经济学家规模经济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对影响奶农养殖规模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 键 词 :规模经济 奶牛养殖

一、规模经济的涵义

无论是规模经济理论的鼻祖亚当斯密,还是其后的经济学家,其对规模经济的定义基本上都是围绕成本概念来展开的.微观经济学认为,所谓规模经济又称为规模节约.规模经济最核心的涵义是指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增;反之,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即规模收益(或规模报酬)递减;当规模收益递增时,称作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规模收益递减时称作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规模经济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生产要素在企业的集中程度和投入产出量的大小,可以把规模经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单一产品的规模经济;第二个层次是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第三个层次是多工厂水平(多种产品工厂)上的规模经济,或叫企业水平上的规模经济.本文主要研究单一产品的规模经济.

二、规模经济的理论综述

自经济学成为一个专门学科起,对经济生活中规模经济现象的研究就开始了.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然而,自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创者马歇尔之后,对规模经济的研究则基本放弃了分工理论,转而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这些不同的研究方法为人们更好地认识规模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分析工具.

(一)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在其传世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序言中指出了国民财富增长的两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分工.他认为通过社会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在既定的资源基础上增加社会的资财.为了说明分工能够产生的经济利益,他详细地比较了独立生产与分工组织生产的效率差距.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分散生产、简单协作与工场手工业等不同分工形式的比较,说明在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大规模组织生产带来的生产效率的巨大进步和财富的巨大增长.同时也使人们看到了机器大工业所引起的对工场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消亡.

马歇尔是第一个重视并较为系统地研究规模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根据分工与生产专业化的程度,马歇尔从企业的角度将规模经济的多种形态归结为两类,即: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他认为,内在经济的产生是由分工和机械的使用造成的.企业内部的分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与管理的分工;另一种是生产过程中工人之间的劳动分工.对于外在经济,则主要是从分工与决定工业地点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上来论述.当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时,外在经济就产生了.

阿林杨格发展了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第一次论证了市场范围(规模)与迂回生产、产业间分工的相互作用、自我演进的机制,从而超越了斯密定理“关于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杨格的分工理论被后人命名为“杨格定理”,即:“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分工,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存在于上述条件之中”.

(二)新古典经济学规模经济的思想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是在机制引导下的资源配置.由于规模经济包括内在规模经济和外在规模经济两种情况,而外在经济是与报酬递增联系在一起的,这在杨格和马歇尔的分工理论中都可以看到,但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静态分析无法解释报酬递增的动态增长.因此,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就仅仅研究由技术决定的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尽管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存在一定缺陷,但它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观察和认识的有益视角.

(三)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科斯在《企业性质》一文中提出了有关企业存在的交易费用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企业将倾向于扩张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交易费用理论进一步阐明了企业代替市场交易中管理对规模经济所起的作用.当时正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协调机制能够自发地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科斯交易费用理论的产生恰恰是从研究产业一体化的规模问题中遇到的困惑而引发的.

(四)“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又被称为“短板理论”,指某一事物的发展和成效取决于全部因素中最为不利的一个因素,即“短板子”,其实质是要求对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目的是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制约规模经济的因素分析

规模经济效应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可将这些条件分为内部可控因素和外部不可控因素(能否控制是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概念),而这些因素一旦不能满足或变化,将改变农户的规模经济效应.即影响到规模经济性曲线斜率的变大或变小,左移或右移.如图所示.

(一)外部不可控因素

1.市场需求规模

产品不同,对生产企业的规模要求不同.在发达国家中,市场规模较大的产品要求生产企业必须超过大规模地生产,通过与生产技术相适应的规模化生产来实现低成本,如汽车业、钢铁业的生产规模一般很大.就奶牛养殖业而言,养殖规模的大小与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直接相关.奶牛养殖业所提供的原料奶是乳品行业生产链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奶制品平均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具有很大的消费市场.

2.写方市场

在卖方市场的条件下,只要提高,就可立竿见影提高经济效益,因而降低成本被视作是次要因素.这时,生产经营的目标是迅速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生产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将不被考虑.而在写方市场的条件下,由于出现激烈竞争,企业无法通过降价来获得更大盈利,因此,谈规模经济必须是在写方市场的前提下.就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户而言,他们多是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不能与大市场抗衡,且处于近乎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的被动接受者,无法通过改变原料奶市场获得经济效益,只有通过扩大养殖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来获得更大的利润.

3.行业状况

行业不同,生产企业进入退出的壁垒不同.大企业是以高投入高产出方式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有强大的资本后盾,其高额的资金投入是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壁垒.而对于呼和浩特市地区的奶牛养殖业来说,行业进入壁垒相对较低,95%属于分散养殖,养殖户进出相当自由.
4.饲料供应

规模化低成本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供应是形成规模效应的重要前提.奶牛成本及日常的饲料消耗是影响奶牛养殖户规模效应的主要因素.由于乳制品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奶牛饲养出现“泡沫”,拉动奶畜上升,增加了奶农的投资负担,同时,提高进入壁垒.充足的饲料供应及饲料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影响奶牛饲养的成本支出.完善的、稳定的饲料供应市场,有利于奶牛养殖规模的扩大.

5.政策制度安排

生产企业的规模经济与当时的社会的政策制度安排有着密切关系.不同时期,政府的制度安排不同,企业对生产规模的选择不同.目前,国家很倡导乳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呼和浩特市,要努力打造“中国乳都”,积极鼓励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并为其创造有利条件:对奶牛养殖户的贷款支持,技术培训、完善怎么写作体系等.

(二)内部条件

1.农户素质

养殖人员素质的提高反映在规模效应上,即在相同的投资、生产规模条件下的成本降低.养殖人员素质高,可更快吸收先进的养殖技术,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科学饲养奶牛,减少饲料资源的浪费,还可减少单位产出的工时或提高单产,从而降低牛奶的单位成本,提高奶农收益.

2.基础设施投入

在现代化的生产中,设备要求较高,生产设备的高额投入,固定资产折旧费很高,这就要求规模化的生产以降低单位产出的固定成本分摊.因此,在生产规模不是很大时,设备的投资越少,经济性越高.对于奶牛养殖行业,经营适度的奶牛头数有利于养殖户采用合理有效率的饲养管理,同时也降低了单位牛奶的固定成本分摊,便于提高养殖规模效益.

3.饲料地面积

对于不同的产品,考虑到各个产业的投资要求、资金使用不同,有不同的自制率要求.自制率越低,降低成本的因素越少,产品的规模经济效益越差;反之,产品的规模经济效益越好,投资规模要求越大.对于不同的产业,合理的制定自制率将有完全不同的规模经济效应.对于汽车工业来说,自制率不应低于30%;对奶牛养殖业而言,饲料成本占饲养总成本的70%~80%左右,没有足够的饲料地面积,很难满足奶牛的饲料消耗,容易造成投资收益不明显现象,奶农扩大规模的积极性受到挫折.因此,饲料地面积对养殖户饲养规模有很大的制约性.

规模经济文献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规模经济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4.养殖经验

养殖经验丰富的奶农,饲养管理经验丰富,饲料配置合理,同时可以及时地发现奶牛身体的异常,疾病防御能力极强,能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由于多年的养殖经验,他们已经从养殖中获得了甜头,愿意继续投资,完善养殖中需要的基础设施投资,这样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升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


5.经济效益

养殖投资回报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规模经济性,它主要表现在奶牛养殖的投资收益是否大于其从事其他职业的机会成本.如果养殖的机会成本很高,养殖收益不明显,乳品市场不稳定,鲜奶收购不及时,则会造成奶农屡屡倒奶现象.饲料攀升,而鲜奶的单位基本保持不变,奶农无奈杀牛.低投资、高收益,是奶农继续养殖和扩大规模的主导因素.

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除了上面论及的需求问题和市场条件问题外,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也值得注意.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愈来愈大,在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作用升值已居于最主要的地位.在我国养殖业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也日益递增.

四、结论

由“木桶理论”可得出这样的推论:奶牛养殖户的发展规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发展必须关注“瓶颈”环节,即找到最短的一块木板,只有做长了那块木板才可增加木桶的盛水量.因而,由规模经济内外部条件的特点、复杂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在研究奶牛养殖的经济规模及规模经性时,必须进行详细分析和调查,以免得出错误结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