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出口对经济影响的文献述评

点赞:13608 浏览:584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总结了关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法和结论.

关 键 词 :外贸出口;经济增长;文献述评

一、引言

长久以来,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能否促进一国经济增长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早在15世纪,重商主义学派就开始强调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极力倡导政府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对外贸易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数据显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出口年均增长18.1%,比经济增长快8.3个百分点,出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众多学者利用中国现有的统计数据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开展实证研究,本文就将这些研究综述如下.

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研究综述

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理论”学说.“绝对成本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拥有自然优势和获得性优势.国家之间按照各自所拥有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其结果是商品的产量增加了,消费也增长了.

外贸出口对经济影响的文献述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对外贸易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一国以相对优势或劣势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交换使得产品总量比分工前增加了,两国的消费和福利都会增加,核心思想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约翰穆勒第一次明确区分了国际贸易带来的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间接利益方面.间接利益为通过贸易分工推动国内生产过程的创新和改良,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进口造成新的需求,刺激和引导新产业的成长.

20世纪30年代,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了要素禀赋学说.该理论主要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资源禀赋论)和国际贸易的影响(要素均等化).

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当商品劳务输出时,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从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

20世纪30年代,罗伯特逊首次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 for Growth)的命题.巴拉萨提出了出口导向经济增长(ELG)检测说,认为出口扩张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巴拉萨等人对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许多回归分析,并且得出了“外贸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E哈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从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来寻找其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出口需求扩大,刺激技术创新,从而导致新技术和新管理方法的采用,结果出口数量和质量得到提高,最后使整个国民经济实现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卢卡斯和斯文森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把技术变动作为推动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因素.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通过“技术外溢”和外部刺激促进一国的技术变动和经济增长.

赫尔普曼、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强调规模递增是贸易的基础,将以规模递增为基础的劳动分工与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劳动分工相区别.他们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都是一国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通过国家贸易会使边界市场的总额规模加大,所以国家贸易会使生产率和产品种类数同时增加.

二、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

英国的塞尔沃(Thirlwall)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出口、资本流动和贸易条件,由此建立了对外贸易乘数扩展模型.Jordan Shan and Fiona Sun通过分析出口、工业产量、能量消耗、劳动力、进口和资本支出等变量的关系,得出了中国的出口与实际工业产量之间有一种双向的因果关系.

赖明勇、雷京、徐亚娟利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出口额增长率、出口贸易依存度、外汇可得率几个变量建立模型,引用1980~1995的数据,发现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很小的,认为我国出口贸易还远没有起到“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

沈程翔对1977~1998进行分析,以扣除了出口的GDP作为产出增长的衡量指标.先在一个双变量(只包含出口与产出两个变量)的框架内,然后在一个引进了进口、投资和政府开支等因素的多变量框架下对出口导向性检测说进行格氏因果检验.发现在双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中,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与产出增长率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而协整检验表明出口与产出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孙焱林治用贝扎德亚格麦安和雷萨戈拉西建立的数学模型对1984~1996进行分析,并加入了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作为变量,发现经济增长与出口基本没有关系,而受产业结构、资源结构、投资收入比率影响很大.

许和连、赖民勇以1978~1998为对象,引入GDP、出口总额和贸易条件三个变量,采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出口总额与GDP之间是一种正向的关系,贸易条件与GDP之间是一种负向关系,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

杜江、刘用明基于哈罗德的贸易乘数模型以及塞尔沃的对外贸易乘数扩展模型,以1978~2002年为样本期,采用同样的方法,发现出口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对出口的作用并不显著但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

林毅夫、李永军考察了出口与消费、投资和进口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以净出口在国民收入恒等式中的表现来衡量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方法很可能低估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为忽视了出口通过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对经济增长造成的间接影响.他们建立了包括支出法国民收入恒等式和消费、投资、进口函数四个方程的联立方程模型,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贸出口每增长10%,基本上能够推动GDP增长1%.

周阳首先考察了1978~2005年的GDP与最终消费总额、资本形成总额、外贸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的线性回归方程.发现我国每增加1元的出口商品,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加e元.利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发现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时滞,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我国的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王博对1978~2004的贸易扩张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别考察了以GDP和扣除出口后的调整GDP作为产出增长的衡量指标的情况.其次还考察了出口、进口对GDP、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综合评估贸易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只有在用调整的GDP的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时,存在实际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二者之间也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廖涵、张鸿武采用出口扩展的C―D生产函数,分不同时期对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分析.发现1979~2005期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形成、劳动力及出口总额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1952~1978期间,出口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李占风、袁知英使用二阶最小二乘法,对1978~2006进行分析,测度国民收入、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投资、净出口之间的关系.为刻画自变量的动态影响,作者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进行脉冲响应分析.采用渐近解析法计算响应函数的标准差,发现短期内,消费、投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逐渐增强且长期来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

1
11这篇论文:www.tjhyzyxy.com/cankao/378871.htm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