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参考

点赞:30762 浏览:1430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二、长江中下游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长江中下游麦区包括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沿长江区域的麦田.本区域当前的苗情特点是:苗情总体良好,安徽、湖北稻茬小麦长势均衡,群体适宜;江苏晚播稻茬小麦面积较大,但是由于播种至越冬期气温偏高,特别是11月份气温显着高于常年,土壤墒情充足,促进了晚播稻茬麦田弱苗转化升级,目前苗情与常年一致.本麦区春季小麦管理必须抓住早春小麦返青期,因苗制宜进行分类管理,控旺苗转壮、促弱苗升级;重点施好拔节肥;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清沟理墒.

(一)施好壮蘖肥,促弱转壮

对于基肥施用量不足、又未及时施用苗肥,群体过小并已经脱肥发黄的麦田,返青后及早亩施10-15公斤三元高效复合肥,促进弱苗转壮、春季早发,提高分蘖成穗率.对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如麦苗发黄严重,应尽快施用速效复合肥,并增加尿素促僵苗转化.对于目前还是一个叶片的晚播独秆小麦,只要基本苗足(每亩25万左右),应控制苗肥施氮量,重施拔节肥即可.对于晚播苗弱、基本苗又偏少的麦田,要尽快施用速效复合肥或氮肥促进苗情转化.长江中下游麦区的旱地麦田和稻茬麦田中,墒情差的地块,也应在返青期追肥浇水,抗旱促苗壮.

(二)重施拔节肥,壮秆大穗

大面积生产中,春季管理的重点是施好拔节肥,对群体茎蘖数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时追施拔节肥,有利于培育壮秆大穗,一般亩施尿素和三元复合肥各7-10公斤.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要做到叶色不褪不施肥,以防止倒伏.对群体过小、穗数不足的三类苗和脱肥变黄严重麦田,可适当提早施用拔节肥.

(三)清沟理墒,防御渍害

2016年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参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麦田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拔节至孕穗期,小麦需水量虽然增加,但此期长江中下游麦区降水量开始增多,防御渍害尤为重要.在小麦拔节以前,对未开好排水沟的麦田,要抓住晴天及时开好麦田三沟,并要求开沟泥土均匀散开,不损伤麦苗.已开好沟的麦田,出现部分坍塌,要及时疏通,保证排水畅通,要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麦田外三沟亦应该畅通,以有效降低春季小麦次生根发生期的土壤含水量、促进春季次生根发生,为后期增粒、增重创造条件.对发生渍害的黄僵苗,拔节肥提前追施并应适当增加三元复合肥施用量,以促进苗情转化.

(四)防御冻害,及早补救

早春气候多变、低温寒潮、春霜冻害时有发生,特别是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中旬,北方常有寒潮南下,此时如气温下降到0℃以下,持续6-7小时,已经拔节的麦苗就会遭受到冻害,植株幼穗发育到雌雄蕊分化期至孕穗期的麦田,最易受冻,发生越迟冻害越重,对产量影响越大.在小麦春季冻害发生后,一是要在低温发生2-3天后调查幼穗受冻的程度;二是对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以上的麦田要及时追施恢复肥.一般茎蘖受冻死亡率在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4-5公斤,超30%的麦田茎蘖受冻死亡率每增10个百分点,需增加尿素2-3公斤,上限值也不宜超过15公斤,可以争取受冻轻的分蘖和后发生的高位分蘖成穗,以减少产量损失.

(五)防病治虫,化学除草

重点加强病、赤霉病、纹枯病和锈病等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2011年,秋季本区化学除草的面积较小,春季化学除草尤为重要,各地要根据杂草种类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同时,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麦田,应适时镇压控旺或化控防倒.

三、西北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西北麦区包括山西中部和北部、陕西北部、甘肃、新疆等地,旱地小麦面积较大.本区域当前的苗情特点是:秋季雨水较多,墒情适宜,10月份和11月份气温偏高,冬前苗情好,壮苗比例大;由于播种期雨水较多,播期拉长,形成部分晚播弱苗.旱地小麦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季节性干旱和土壤贫瘠,尤其是春季干旱.春季麦田管理要以保墒、提墒为重点,辅之顶凌期趁墒追肥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确保旱地小麦稳产高产.

(一)顶凌耙耱,保墒提墒

顶凌耙耱是旱地小麦保墒的一项重要措施.“春耙麦梳头,麦苗绿油油”.顶凌耙耱能松土,切断毛细管,使地表形成干土隔离层,从而有效地保住土壤水分,特别有利于小麦返青生长.同时耙耱还有清除枯叶、杀伤杂草的作用.各类麦田都进行顶凌耙耱蓄好墒,保住水,建立丰产苗架.

(二)顶凌追肥,促弱转壮

对底肥不足、苗黄苗弱的弱苗麦田,可结合顶凌耙耱或小雨后趁墒追肥,每亩4-5公斤尿素,或顺垄沟灌稀茅粪,促其尽快转化升级.对冬前群体过大、土壤肥力较高的旱地麦田,返青期不宜追肥,防止旺长,可在起身至拔节期借雨酌情追肥.

(三)碾压提墒,预防倒伏

早春小麦返青前后碾压可促进小麦根系发育,提高小麦自身的抗旱能力,并能抑制小麦主茎旺长.“三月里的磙子,提水的桶子”.碾压麦田可压碎土块,弥合裂缝,沉实土壤,减少蒸发,提墒保墒.对部分因播期偏早、播量偏大而生长过旺、后期有倒伏危险的麦田,于起身期碾压,是一项有效的控旺防倒措施.碾压要和划锄结合起来,一般是先镇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的目的.应注意碾压的时间要在晴天中午前后,切忌在寒冷地湿的早晨进行,因此时麦苗脆弱,容易压折检测茎和损伤叶片.

(四)划锄松土,除草增温

小麦起身至拔节期封行前锄一遍麦田,能消灭杂草、松土保墒、提高地温.“锄头底下有水、有火、有气”.据测定,春季早锄地比晚锄地的麦田耕层土壤含水量高4.1%,比不锄地的高5.3%;3-5厘米地温比不中耕的提高1.5℃左右.划锄时要注意因地、因苗制宜.对晚播麦田、弱苗田宜浅划锄,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弱苗转壮,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对播种过深的麦田,返青后要及时清垄和退土清棵,使分蘖节变浅,以利提温、发根、增蘖;对于旺苗麦田,应在起身期适当深锄断根,控旺长苗,减少无效分蘖,促根下扎,变旺苗为壮苗.


(五)水浇地麦田管理技术 参考华北、黄淮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六)防治病虫,化学除草

要做好小麦条锈病、纹枯病、麦蚜等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注意在返青期化学除草.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的预测预报与防治,继续大力推广“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经验,早发现,早防治.

(七)护膜护苗,严防啃青

山西和甘肃地膜覆盖的面积较大,春季风大,如果地膜覆盖不严,就达不到保墒的目的.发现覆盖不严的地膜要及时压土盖严.春季畜禽啃青将严重影响小麦光合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造成减产,严防春季畜禽啃青.

四、西南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西南麦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本区域当前的苗情特点是:基本苗充足,分布较匀,土壤墒情适宜,长势良好;杂草发生较重;气温偏高,部分麦田苗旺.春季小麦管理要控旺促弱,防治病虫草害,防御渍害.

(一)控旺转壮,施好拔节肥,管好稻茬小麦

对于旺长稻茬小麦,应以“控”为主.一是小麦拔节初期喷施矮壮素.以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株高,控制倒伏,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生育进程,避免在遭遇低温冷冻天气时遭到严重危害.二是推迟灌水追肥.稻茬小麦一般在拔节初期灌水追肥.对于旺苗,推迟到拔节中后期进行.

(二)开沟追肥,促弱转壮,管好丘陵旱地小麦

播期较晚的丘陵旱地小麦,叶龄较小,普遍在4叶1心,通过肥水管理不仅可以增加分蘖,使其在拔节时群体数量充足,而且还能促进穗分化,争取形成大穗,增加穗粒数.目前土壤比较湿润,应尽快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进行追肥,亩施5-10公斤尿素或纯氮量与之相近的碳铵或磷铵等速效肥料.如果土壤偏旱,可将肥料对粪水或清水浇施.

(三)早查早治,防治病虫草害

对于条锈病,当前正是防治条锈病中心病团的关键时期,要趁大面积还没有发病,及时防治出现中心病团(病株)的点和片.2月至3月中下旬,对发病田块进行喷药防治,控制病害,以防出现大流行.4月份,小麦进入扬花灌浆阶段,应对病情较重的田块进行喷药防治,确保植株和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赤霉病,小麦抽穗扬花阶段春雨较多,易感染赤霉病危害,应在扬花期做好防治工作.要重视丘陵旱地小麦的病防治.对于蚜虫,应加强监测并及时发布区域性发生发展动态,加大技术指导和统防统治力度.

(四)沟系配套,防御渍害

平原和丘陵的稻茬麦田存在不同程度的湿害,特别是拔节至抽穗阶段是小麦湿害的敏感时期.若土壤过湿,根系活力下降,吸肥功能减弱,严重田块分蘖大量死亡,成穗率降低.因此,要在春雨来临之前,开好边沟、围沟、排水沟,强化清沟排水工作,降低地下水位,排除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