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与企业效率:一个文献综述

点赞:30872 浏览:143105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熊彼特创新理论出现后,创新及其理论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企业模仿的研究始于最近半个世纪,对模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在传统的以R&D为基础的标准经济增长模型中,模仿及其导致的竞争削弱了创新回报,从而损害了企业从事创新的积极性.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文献表明,模仿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效率,还可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中国企业从模仿转向创新的发展路径选择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问题.

关 键 词 :创新;模仿;企业效率;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3-0127-06

创新和模仿是影响企业效率和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20世纪以来,对创新的研究不断深入,创新的理论不断演进,创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创新从个人行为逐渐发展成为企业和国家的行为.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创新已成为企业获得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二战结束后,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国家迅速崛起,技术模仿带来的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模仿成为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技术赶超的有效途径和理性选择.


一、创新与企业效率

(一)创新理论及其发展演化

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最早将创新的概念引入经济学范畴,他试图用创新理论来描述和解释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性和世界经济的不均衡发展问题.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系统,通过“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函数”获得潜在利润.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突出了企业家的作用,在他看来,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也就是创新,这种创新活动正是经济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动力.熊彼特着重强调了技术与生产领域的创新,但他提出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的供货来源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将创新囿于生产过程之中,这也是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熊彼特之后,诸多西方学者对创新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扩展,该理论逐渐发展为两个分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学派和以制度变革和制度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学派,也就是所谓的“新熊彼特派”.前者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同微观经济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周期理论、市场理论和创新政策体系;后者将制度变革引人经济增长过程,认为组织和管理上的革新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因.新熊彼特派从不同的角度对熊彼特理论进行了更加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为技术创新理论构建了理论框架.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技术创新理论得到迅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多视角、多层次的探讨,对技术创新的内涵、范畴和类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更加丰富,包括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动力、技术创新前期发展系统的研究、技术创新的策略和管理体系等.

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本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自身的投资来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力的价值体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20世纪末期,世界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各地区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外生的技术进步理论已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卢卡斯(Robert Lucas)将外生的技术因素转化为内生的人力资本因素,提出新增长理论,试图解释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创新作为知识资本的核心内容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对知识创新的研究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狭义的知识创新,即通过科学研究推动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Rabbinge,Eveleens,1996;Manield,1998);另一种是广义的知识创新,是为了社会和经济利益将知识进行演化、交换和应用,使其成为市场化的产品和怎么写作.

、模仿与企业效率:一个文献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技术创新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创新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熊彼特指出,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组合,也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这种破坏导致落后的企业被时代淘汰,新兴的、具有创造力的企业迅速成长,这个优胜劣汰的动态过程就是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同时强调了企业家的作用,他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对超额利润的追求能够推动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从管理视角出发,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为系统性的知识进行探讨,认为创新能够促使企业家从单纯谋取利润转向为客户创造和提供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得成功(黄群慧,1997).庄子银(2005)继承了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观点,提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持续创新,具有强烈企业家精神的经济比企业家精神微弱的经济有更高的增长率,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真正源泉.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资本投资收益呈边际递减,长期的经济增长只能来源于技术进步,劳动者通过教育和培训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从而提高企业效率.新增长理论认为,内生的专业化知识和人力资本能使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收益递增,从而促进经济的整体收益递增.林毅夫(2003)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三个方面的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条件——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当资本积累出现投资报酬递减时经济将陷入停滞状态,新兴的、高附加值的产业也不会出现.

大量经验研究证明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效率的主要影响.从企业实践来看,创新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创新能够获取有利的发展空间,率先积累市场经验,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从消费者视角来看,创新者的优势来源于消费者熟知品牌和形成偏好的过程,这种过程有助于阻碍潜在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W.T.Robinson,C.Fornell,1985;Cr6pon,Duguet,Mairesse,1998;Criscuolo,Haskel,2003;Robinson,Min,2002;Hall,Lotti,Mairesse,2008;Aiello,Cardamone,2009).Scherer(1982)将R&D投入引入创新生产函数中,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行业内部的R&D投入还是购写其他行业的间接投入,都对生产效率有持续的促进作用.Griffith等(2006)比较了欧洲四国(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企业创新活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国R&D投入在推动创新和生产力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谢洪明(2007)测量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路径系数,测量结果显示,管理创新对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大于技术创新,我国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竞争优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更需要建立成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运营模式.魏守华(2009)从产业维度和区域维度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遵循内生增长理论,内在创新努力与创新绩效存在较强的因果关系,长三角地区应大力加强R&D活动.陆国庆(2011)认为,产业创新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的系统集成,他以我国产业创新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群体——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得出产业创新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的结论.吴延兵(2011)将创新活动细分为独立创新与合作创新,对制造业非国有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企业间、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是提高企业效率的最佳途径,这种模式将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向集约型增长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