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

点赞:5101 浏览:191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广东东莞石龙博爱医院广东东莞523320)【摘 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7年5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4例脑卒中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脑卒中后癫痫的总发病率为8.14%,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的发病率最高为22.89%,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的早发性癫痫发病率均明显低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皮质层癫痫发作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皮质层下,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发病部位与癫痫的发作密切相关,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病率最高.治疗原则应在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早期控制癫痫发作.【关 键 词 】脑卒中;癫痫;临床分析【中国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085-01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feature and treatment method of epilepsy secondary to stroke. Methods select in May 2007-August 2011 of our 98 cases were stroke cases,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epilepsy secondary to stroke incidence was 8.14%, among whic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fter the incidence of epilepsy up to 22.89%,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cases early onset of incidence of epileps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ases, cortex layer seizure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below of cortex, the contrast of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P < 0.05). Conclusion type of stroke and stroke onset posit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epilepsy seizures, the site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eak incidence epilepsy. Treatment principle should be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based on reasonable use of antiepileptic drug early control seizures.【Key words】stroke, epilepsy, clinical analysis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文献报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1].而脑卒中导致成年人发生癫痫的常见原因,一些脑血管疾病是以首发癫痫而起病的,尤其是60岁以上新发癫痫病病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可发作于脑卒中后的任何时间,根据卒中后癫痫发病时间可分将其为卒中后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其对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2].为进一步研究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规律,为以后治疗干预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我院选取收治的1204例脑卒中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5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4例脑卒中病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2.6±12.7)岁.其中524例发生于皮质层,680例发生于皮质层下.其中789例为脑梗死,332例为脑出血,83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98例脑卒中病例出现癫痫发作.所有病例均没有既往癫痫发作史,排除由代谢障碍以及电解质紊乱所引发的癫痫发作病例.1.2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同时结合头颅CT、MRI以及腰椎穿刺确诊.脑卒中后癫痫的诊断以及分类标准:参照1981 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发作制定的诊断标准,在首次发生脑血管病后即刻、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间发生2次以上(包括2次)的癫痫发作,且排除其它病因所致的癫痫发作即可确诊.1.3 癫痫发作类型:参照1985年全国癫痫病学术会议分类标准,本组34例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39例为复杂部分发作,13例为单纯部分发,12例为癫痫持续状态.另外根据发作时间可分为早发性癫痫和迟发性癫痫,早发性癫痫发作在脑卒中发病2周内出现,迟发性癫痫发作在脑卒中2周后出现,其中早发性癫痫67例,迟发性癫痫31例,早发性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性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而脑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为全身发作,脑梗死主要为部分性发作.1.4治疗方法 :对于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按照癫痫发作的不同类型合理给予抗癫痫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对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以及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例应及时给予注射地西泮静脉可迅速控制病情.对早发性癫痫病例短期应用抗癫痫药物后,癫痫发作可随脑卒中病情的好转而得到有效控制;而对迟发性癫痫病例,停药后易复发,需长期服药观察控制.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癫痫发病率:本组脑卒中后癫痫的总发病率为8.14%,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的发病率最高为22.89%,依次为脑出血、脑梗死.见表1.表1各种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2.2 癫痫类型分布: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的早发性癫痫发病率均明显低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种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病例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各种脑卒中后癫痫类型分布[n(%)]2.3 癫痫发作与脑卒中部位:皮质层癫痫发作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皮质层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3脑卒中部位与癫痫发作分析[n(%)]3 讨论3.1 癫痫发病机制:很多研究表明脑卒中后癫痫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出血所引发的弥漫性脑血管痉挛使脑部缺血缺氧所导致,颅内高压、血肿、脑水肿及代谢紊乱等刺激使神经元异常放电会导致癫痫发作[3].早发性癫痫发作的机制可能为:脑出血血肿刺激皮层运动区,引发脑局部发生低糖、低氧、低钙以及代谢紊乱刺激神经元放电过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脑出血引发弥漫性或者局限性脑血管痉挛,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脑组织缺血缺氧,会引发钠离子大量内流而改变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而迟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很可能与脑膜脑瘢痕形成以及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有关[4].另外激素水平改变、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的紊乱等均会引发癫痫发作.总之,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与脑卒中早期缺血缺氧、脑代谢紊乱以及改变神经元细胞膜稳定性等相关,而癫痫发作很可能与神经细胞膜生理特性改变、神经元丢失以及神经元活动同步化等相关.4 总结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通过对本组资料结果进行分析显示,相比于其他类型脑卒中,蛛网膜上腔出血后癫痫的发病率最高,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的早发性癫痫发病率均明显低于蛛网膜上腔出血病例,说明癫痫发作与脑卒中类型密切相关,另外皮质层癫痫发作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皮质层,说明脑卒中发病部位与癫痫发作同样具有相关性.对于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有文献[5]报道脑卒中发病后立即短期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可降低早期癫痫发作的可能.所以应在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癫痫发作类型早期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从而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有利于患者康复.参考文献[1]李小龙. 我院623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2010,4(4):23.[2]蔡兴球,蔡兴红.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学,2008,1(2):7.[3]邱金华,裘品丹,等.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5(l7):548-549.[4]郭晖, 邵春香, 常海. 脑卒中后癫疒间86例分析[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6(22):463-464.[5]朱守莲.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1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