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125例的CT与临床

点赞:33502 浏览:1568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270-01

【摘 要 】目的:通过CT诊断结果和患者临床表现,分析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易发病年龄及部位等临床特点,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2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CT检查结果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患此病者男性多于女性;60~79岁的老年人最易患此病;最易发病部位为基底节区,其次为半卵圆中心区.结论:对特定人群要进行重点防治,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结合CT检查,提高诊治效率和准确率.

【参考文献】腔隙性脑梗塞;CT;临床分析

脑梗塞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其致死率及致残率都很高.其中,腔隙性脑梗塞是临床脑梗塞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1].由于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病灶较小,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不明显,有些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甚至缺乏定位体征,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以前腔隙性脑梗塞的相关资料多为患者的病理报告.但是,随着近年来CT等先进的检测设备在临床中的逐渐应用,使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诊断成为可能.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了12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现将其CT诊断资料及其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腔隙性脑梗塞125例的CT与临床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脑梗塞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了腔隙性脑梗塞患者125例,其中男75例,女50例,年龄47~93岁,平均年龄64.8岁,病程2h-30d不等.

1.2 临床表现:本组12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疲乏等临床症状.出现腔隙性脑梗塞的体征表现形式:纯运动性轻偏瘫42例(33.6%),无体征的腔隙性脑梗塞13例(10.4%),构音障碍一手笨拙综合征22例(17.6%),感觉运动性卒中17例 (13.6%),腔隙状态9例 (7.2%),共济失调性轻偏瘫12例(9.6%),纯感觉性卒中10例(8.0%).

1.3 仪器和方法:采用GE-Brightspeed型CT机,常规横断面扫描,患者仰卧,下颌内收,平行于听眦线,层厚5 mm,层距5 mm,从听眦线平面连续向上扫描至头顶,观察脑组织窗宽85 HU,窗位35 HU.

2结果

2.1 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发病年龄情况:患者按年龄段统计40~49岁者3例(2.4%),50~59岁16例(12.8%),60~69岁34例(27.2%),70~79岁62例(49.6%),80~89岁9例(7.2%),90~99岁1例(0.8%),其中60~79岁的患者共96例,占了所有患者总人数的76.8%,表明60~79岁的老年人最易患此病.

2.2 CT检查患者发病部位情况:患者发病部位统计结果:发病部位为小脑者4例(3.2%),额叶者4例(3.2%),颞叶者5例(4.0%),枕叶者9例(7.2%),顶叶者8例(6.4%),基底节区者59例(47.2%),半卵圆中心区者36例(28.8%),结果显示最易发病部位为基底节区,其次为半卵圆中心区.

3讨论

3.1 发病原因:经长期临床研究认为腔隙性脑梗塞可能是长期性的高血压导致的,有资料表明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有47%~90%[2]的患者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性疾病,轻微腔隙性梗塞大多是由于血管脂质发生透明变性而导致的,而较严重的腔隙性梗塞则大多由于血栓或较大的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除此之外,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还有:过度劳累、脱水、低血压、高龄等因素[3].本组患者大部分都是出于60岁以上的高龄阶段,因此,出于高龄的人更应该注意对腔隙性脑梗塞的预防.

3.2 发病部位:本文对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CT检查并对发病部位进行了统计,其统计结果为:发病部位为小脑者4例(3.2%),额叶者4例(3.2%),颞叶者5例(4.0%),枕叶者9例(7.2%),顶叶者8例(6.4%),基底节区者59例(47.2%),半卵圆中心区者36例(28.8%).结果显示易发病部位依次为: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区、枕叶、顶叶、颞叶、额叶和小脑.由于腔隙性脑梗塞容易发生在大脑深部行程较长且较细的穿通动脉等供血区域[4],例如: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前动脉的前后组穿通动脉供血的丘脑和内囊,就是大脑的基底节区.其次易发病的部位就是各大脑动脉的末梢软脑膜动脉深达大脑皮质深部的穿通动脉,例如:为髓动脉供血的半卵圆中心区域就比较容易发生腔隙性脑梗塞.


3.3 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由于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病灶较小,患者临床表现特异性不明显,有些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甚至缺乏定位体征,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以前腔隙性脑梗塞的相关资料多为患者的病理报告.仅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很难作出诊断,而且往往导致诊断错误,因为无论是发病部位还是临床表现其均与脑内少量出血类似[5].而应用CT检查则可清晰的分辨出小斑点状高密度脑出血灶与点状低密度的腔隙性脑梗塞灶,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因此,CT检查是本病确诊的主要手段.对于腔隙性脑梗塞,如果想预后良好,就需要引起病人和医生的足够重视,进行有效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