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体会等

点赞:6256 浏览:204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微创手术方式.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10月38例行小切口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8例手术成功,无尿潴留、无阴囊积血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符合微创手术原则,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有效、简便.

【关 键 词 】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切口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3-1940-01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需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我科于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对3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前入路小切口手术,术毕皮肤切口行生物胶粘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33例,女5例.年5个月~12岁,平均6.5岁.其中双侧2例,均为男性.

1.2术前准备:常规术前准备.血、尿常规化验,胸片,心电图检查.术前禁食6小时,常规肌肉注射术前用药.

1.3手术步骤

1.3.1麻醉方式:5岁以下患儿取基础麻醉,5岁以上患儿可行基础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麻醉.

1.3.2手术步骤:取腹股沟斜切口长1~1.5 cm,切口中点正对腹股沟内环,即耻骨结节与髂前上棘中点以上1.5 cm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腱膜下分离暴露提睾肌、血管.钳钝性分开显露疝囊,横断疝囊,7号丝线贯穿缝扎疝颈部,远端疝囊彻底止血,挤出疝囊内积液,若疝囊较大,疝囊底部戳创口便于阴囊组织吸收积液,复位睾丸、附睾.顺次缝合提睾肌、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生物胶粘合皮肤.

2结果

术后6~8小时患儿清醒后可进食,下床活动.术后无鞘膜积血,无尿潴留,无剧痛.全部患儿随诊无复发.

3讨论

3.1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常见病.腹膜鞘状突未闭是其发病主要原因,加之哭吵、咳嗽、便秘等因素所致的腹压增大,导致疾病发生[1].小儿腹股沟肌肉薄弱,术后发育中的腹肌逐渐强壮可使腹壁加强,因而仅需高位结扎术,因手术越早越有利于腹肌的发育,故认为手术宜早.

3.2本组切口长度1~1.5 cm,小于传统切口,因此切口定位是关键,手术切口选取切口中点正对内环,减少过多解剖组织分离.便于术中寻找疝囊及处理疝颈,达到了高位结扎疝囊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对精索的过多骚扰而损伤的可能,减少术后水肿疼痛.

3.3术毕切口用生物胶水粘合,无需拆线,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术后瘢痕小,美观,愈合快.

3.4目前腹腔镜下经后路疝囊高位结扎因创伤小、可同时处理双侧或探查对侧疝环[2],为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增加了新的选择,但在麻醉选择范围宽、费用低廉、操作简便等方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切口手术符合微创原则,创伤小,切口美观、层次清楚、便于操作,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